發新話題
打印

[外夷傳奇] 二戰中德軍入侵蘇聯失敗的原因

二戰中德軍入侵蘇聯失敗的原因

  二戰中﹐德軍在東線戰場發動的對蘇戰爭﹐可謂是當時世界上最殘酷的戰場。從水銀瀉地般的狂勝﹐到後來的一潰千里。到底是哪些因素讓德國功虧一簣﹖
  德國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由希特勒制定。其目標是要在短時間內迅速征服蘇聯﹐以便為「雅利安人」提供足夠的生存環境和資源。為實現這一目標﹐希特勒計劃將德軍分為北方集團軍群(攻佔列寧格勒和俄羅斯北部)、中央集團軍群(攻佔蘇聯中部和莫斯科)和南方集團軍群(攻佔烏克蘭和高加索)﹐從三個個方向對蘇聯發起全面進攻。
  1941年6月22日﹐德軍發起攻勢﹐開啟了殘酷的蘇德戰爭。起初德軍的進展十分順利﹐贏得了斯摩稜斯克會戰、基輔會戰等著名勝利。巴巴羅薩計劃也於1941年11月德軍圍攻莫斯科時達到高潮﹐希特勒甚至認為可以在克里姆林宮度過聖誕節。然而﹐德軍的攻勢在1941年12月初時也達到了極限﹐莫斯科戰役也以蘇聯軍隊的勝利告終。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也標誌著巴巴羅薩計劃的徹底破產。
  一般認為﹐導致巴巴羅薩計劃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希特勒嚴重低估了蘇軍的戰爭潛力和抵抗決心。相較而言﹐蘇聯具有更大的戰略縱深和更強的戰爭潛力。蘇聯在國土面積、人口數量、軍隊數量和坦克數量上都佔有明顯優勢﹐可動員人數更是德國的2倍之多。雖然蘇軍由於缺乏準備和高估自身戰鬥力的緣故﹐在戰爭初期屢遭失敗。但他們仍然能在短時間內動員大量部隊投入作戰。蘇軍的頑強抵抗也進一步消磨了德軍的銳氣。總之﹐蘇軍在前期遭遇失敗後逐漸積累了作戰經驗﹐從而能夠利用熟悉地利和軍隊數量的優勢穩定住戰線﹐遏制住德軍推進的步伐。
  二、德軍的戰爭準備和作戰計劃均不夠完善﹐戰線過長也加大了德軍的後勤壓力。從巴巴羅薩計劃的內容來看﹐想在短時間內佔領像蘇聯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無異於癡人說夢。另一方面﹐德軍在具體實施巴巴羅薩計劃時也缺少延續性。希特勒對德軍的過度干預﹐更是影響了德軍的正常部署。比如﹐在侵略蘇聯的計劃和主要目標的設計上﹐希特勒就與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有著嚴重分歧。最高統帥部認為應該直接攻往莫斯科﹐希特勒卻認為應該先奪取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地區的豐富資源。雙方的爭論也導致作戰的準備工作推遲延緩。更重要的是﹐隨著戰線的推進﹐德軍的實力已經由於佔領區域的過度延伸﹐後勤補給難以跟上進攻速度等因素有所削弱。另外﹐德軍在裝甲部隊和航空支援方面的不足也影響了它的進攻效率和推進速度。
  三、惡劣的天氣和地理條件對德軍產生了不利影響。由於希特勒對速戰速決的可能性過度自信﹐導致他並未充分考慮德軍在冬季作戰的情況﹐對秋冬季節時蘇聯惡劣的道路和天氣狀況都缺乏準備。德軍雖然能夠在夏季時取得戰果。但當理想季節過去﹐寒冷的秋冬季節到來時﹐德軍就無法取得足夠的冬季裝備。一些武器裝備甚至無法正常使用。惡劣天氣和較差的道路狀況同樣影響了蘇軍的作戰行動。但本國作戰的蘇軍有著更為充分的準備﹐從而使他們能夠將這種不利影響降至最小。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不可忽略。從1941年年底開始﹐美國的參戰讓蘇聯獲得了大量的外部增援。大量的飛機、坦克、卡車和補給品﹐乃至軍隊前進所必須的燃油。都是美國和英國從外部直接輸入的。不僅有著名的北海航行﹐還有通過巴列維王朝的波斯來進行輸入的南方線路。當德軍在戰爭中逐步耗盡資源﹐蘇軍卻在同盟國的滋養下﹐迅速擴軍。否則﹐很難想像失去東歐大部分領土的蘇聯﹐能夠撐過1942年。
  所以﹐德國在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時﹐就已經讓自己的一隻腳踏入了失敗的境地。而同盟國的物資優勢與蘇聯的地理、人力優勢結合﹐更是一個小小的德國所無法抗衡的。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