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外夷傳奇] 明治維新之後為何走向軍國主義?

明治維新之後為何走向軍國主義?

  中國馬上都要閱兵了,看看日本還在幹啥,日本政要拋出「侵略未定論」,在國內外散布淡化軍國主義侵略性質的言論,日本政府還出台包括解禁集體自衛權在內的一系列安保法案,使得防止軍國主義復活的「和平憲法」第九條名存實亡。任何一種行為,都有其歷史原因。日本對於軍國主義侵略罪行及戰爭責任反省的歷史性退步絕非偶然,今天就請大家跟思響哥一起來看看,近代日本為什麼會走向軍國主義?
  任何國家採取任何內外政策,都不可避免地打上其民族文化的烙印。從鎌倉幕府到江戶幕府,歷經700多年,「武士道」傳統是在江戶時代最終定型的。何為「武士道」?「武士道一言以蔽之,就是『騎士道的律條』,武士階級的『與高貴身份相伴隨的義務』」。「義勇奉公」是武士的最高原則,捨生取 「義」,「勇」猛殺敵,報答主君的「御恩」,成為武士追求的目標和律條。武士的美德體現在正直、堅毅、簡樸、膽識、禮節、大義、廉恥、誠實、忠誠等方面。明治維新以前,在日本社會「士、農、工、商」各階層中,武士成為身份的象徵。他們大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氣概,在成為「楷模」的同時,他們試圖加強自身修養,不斷地豐富著「武士精神」。武士道就是這樣,在七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潛移默化到每個日本人的 血液中,成為大和魂的重要組成部分。
  武士道、國家神道、軍國主義在近代日本是如何銜接並影響著日本乃至亞洲社會的?明治維新後武士階層的作用被新的徵兵制所取代,武士的特權被剝奪。起於19世紀70年代的「民權」運動逐漸被「國權」呼聲所淹沒,落魄武士及其後裔以「浪人」的形象出現,形成下層社會民族主義土壤。這批人有國粹主義者、亞細亞主義者、日本主義者,他們倡導天皇主義、國粹主義、亞細亞主義、日本主義,他們反資本主義、反社會主義、反共產主義,對政府與西方列強搞「協調外交」耿耿於懷,他們排外、尊皇、主張向亞洲擴張利益,並準備與俄美決一死戰。這些人是形成日本右翼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日本「國家主義」運動的「生力軍」。
  進入20世紀後,我們看到了武士道精神的復甦。在戰後和平主義的微風細雨中它散發的是鮮花的芳香,但是,在戰前軍國主義的狂風暴雨中它帶給人間的卻是血雨腥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的殘忍殺戮以及對自己性命的輕視讓人們看到了武士道精神的再現。「不要命」和「要人命」可以說是武士道精神最直白的表述,而這些在日本軍人的身上得到充分體現。日本軍人不僅不尊重別人的生命,也拿自己的生命不當回事,這在「神風敢死隊」身上已經得到驗證。
  日本武士崇尚像一夜之間香消玉殞的櫻花那樣在片刻耀眼的美麗中達到自己人生頂峰的精神境界。當武士道經過國家主義而與軍國主義銜接時,其在傳統文化的支撐下會釋放出巨大的政治軍事能量。石原構想的核心就是實行軍事經濟,或者說經濟軍事化。
  20世紀30年代前半期,日本輕、重工業以及農業發展基本平衡。進入後半期,產業結構偏向重工業。作為軍人石原深知,不論是對美持久戰還是對蘇軍事優勢,要達成這一戰略目標都必須有強大的經濟作為後盾。而要想使經濟在短期內快速發展並適應軍需,捨棄計劃經濟別無它途。軍國主義政府實施的「戰時經濟」是這樣,「石原構想」也是這樣。所不同的是,「石原構想」更注重經濟能力與生產能力,而不是單純地追求短期生產數量。不容否認,在軍事優先這點上二者是相通的。
  石原軍事戰略思想的出發點是想通過「整個東亞的革命性變革與一體化」來實現與美國所進行的「高層次的革命式的持久戰」,但現實卻向著與他設想相反的方向發展。面對東北日蘇軍事力量對比的逆轉,石原的「亞洲革命戰略」思想開始降調。1941年3月,由於他與陸相東條英機之間在軍事戰略以及作戰方式的選擇上產生重大分歧,而被編入「預備役」待命。日本在政黨勢力凋零、國內經濟蕭條、軍界內部戰略思想不統一的狀態下迎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陷入中國抗日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軍國主義者發動的侵略戰爭不僅給被侵略國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同樣也給自己的國家帶來毀滅性打擊。大川周明在其《大東亞秩序建設》一書中提出了他的「東西對抗」理論,並得出了戰爭創造文化的結論。
  從上述大川周明的東西對抗理論看,第一,他的戰爭觀明顯地受到霍布斯理論的影響。即戰爭是國家之母的理論。第二,他的文明觀是建立在「衝突」理論基礎之上的。即早在戰前,大川周明就已經開始運用「文明衝突」理論來解釋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異文化之間的矛盾現象。「文明衝突」理論以及「東西對抗」理論,在「只許歐洲放火,不許亞洲點燈」的近代,無異起到了為亞洲啟蒙的作用。
  但同時,這一理論的提出也為日本任意發動戰爭提供了理論依據。另外,大川周明對戰爭的正義性與非正義性、道德性與破壞性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區別,只是一味地強調戰爭對文化傳播的意義。尤其是他把戰爭放在東西對抗的天秤上進行價值判斷與衡量,這對軍國主義分子發動侵略戰爭的正當性給予了錯誤的肯定,同時也為後來日本人在所謂「大東亞戰爭」問題上形成不正確的歷史認識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如果說石原莞爾為日美開戰準備好了物質基礎,那麼,大川周明就為日美開戰準備好了精神食糧。但不論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都與剝奪中國密切相聯。當下日本軍國主義連同其獨裁軍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就已經土崩瓦解了,戰後日本實行的是文官管理制度,防衛大臣由作為國會議員的政治家擔當,軍隊也只能以「自衛隊」稱呼。
  但是,在安倍內閣的領導下,日本正在實施並走向戰後第三個國家戰略目標「軍事大國」。目前,新安保相關法案正在參議院審議, 如果該相關法案獲得國會通過,日本將實現「違憲立法」的舉措,「和平憲法」將名存實亡,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將做出重大改變。
  維護亞洲的和平與安全是包括中 國以及日本在內的亞洲各國的共同責任和義務,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責無旁貸。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