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12
發新話題
打印

[特種部隊] 軍用腳踏車 (瑞士陸軍-腳踏車營)

軍用腳踏車 (瑞士陸軍-腳踏車營)

              


軍用腳踏車    (瑞士陸軍-腳踏車營)

                  
1940年,日本為了錫、橡膠、和石油等重要戰略資源,決定擴大戰場,發動東南亞戰爭。日軍的戰略重點是奪取英屬馬來半島和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堡壘城市--新加坡。1941年初,長年在中國作戰的日軍軍官遷政信上校奉命在台灣研究叢林戰。遷政信瞭解堡壘般的新加坡是不宜從海上正面進攻的,只能從半島北邊泰國附近登陸,然後向南進攻。這對遷政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日軍習慣寒冷的天氣,從來沒有在熱帶叢林裡作戰的經驗。
           
馬來半島的聯軍防守部隊有13萬人,其中英軍佔一半。雖然日本陸軍部撥五個師團給負責進攻的主將山下奉文,但是山下奉文知道這個漫長的補給線只能供應3個師團的軍需,所以他只能用六萬軍隊,並且要速戰速決。經過仔細研判後,遷政信建議山下奉文大量使用腳踏車作為部隊快速行動的交通工具。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軍在泰馬交界處登陸,迅速突破英軍防線。1942年1月7日,吉隆坡失手。1月30日,日軍抵達馬來半島的南端,隔短短的海峽南望新加坡。日軍在54天內,前進了幾乎一千公里。新加坡已垂手可得。2月15日,新加坡城破,英軍投降。

日軍出兵的前一年,德國軍事將領曾經對山下奉文說攻佔新加坡需要五個師團的軍力和18個月的時間,但是日軍只用了三個師團和兩個月零一個星期就完成了任務。這場戰爭,日本的祕密武器就是腳踏車 。腳踏車給了日軍速度和機動力在熱帶叢林中快速南進,把聯軍打得措手不及。對英國人而言,新加坡落入日本之手是二次大戰最黑暗的日子。邱吉爾說:「新加坡的淪陷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也是英國簽下的最大的投降之約」。      
                                                                           
富強如美國也沒有小看了腳踏車部隊。兩次世界大戰美國都在軍隊裡大量使用腳踏車,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國防部訂購了一萬七千輛腳踏車,第二次世界大戰增加到六萬輛。腳踏車大量使用在傘兵、傳達兵、和空軍基地。美國是個講求科技的國家,她為戰爭,特別是為傘兵,設計了一種高科技、有24個變速、可以摺疊、又可以空投的山地腳踏車(mountain bike),取名就叫「傘兵」(Paratrooper)。
可惜這樣優秀的部隊,在現代化的壓力下,竟然也遭到淘汰的命運。2001年4月,瑞士國防部進行精簡和現代化,宣佈撤銷這個聞名遐邇的「腳踏車旅」。瑞士這支有著優良傳統的部隊,也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腳踏車部隊,終於在2003年消失了,享年112歲,是歷史上最悠久的腳踏車部隊。其所擁有的「金屬驢子」目前成為愛好者的收藏品(圖12)。
                                                                           
每個國家地理環境不同,政治環境也不同,而國防需要是隨著政治環境而調整的。所以,即使瑞士陸軍淘汰了腳踏車,並不表示腳踏車在台灣的防禦上沒有可取的優勢。以目前的國際形勢,我認為與其花鉅資購買不切實際的愛國者飛彈(我曾經寫過兩篇文章說明它是毫無用處的浪費,效費比幾乎是0),不如花百分之一的錢組建一個腳踏車部隊更具有實戰意義,可以達到突襲和遲滯敵軍的效果。台灣的地理環境與瑞士有相似之處,山地多,平原少,河流橋樑多,不適於重裝備部隊的運作,輕裝部隊反而有優勢。
                                                                           
在多年以前,當時的國防部長李傑不是說要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嗎? 如果國軍的戰略是擾敵待援,那麼腳踏車部隊就是最適合的了。根據實際作戰的資料:一個士兵,背負50磅(23公斤),每小時3英里的速度(5公里/小時),每天可以行軍25英里(40公里)。一個腳踏車士兵,負重50磅(23公斤),以每小時10英里的速度(16公里/小時),每天可以行軍75英里(120公里)。一個騎兵,負重100磅(45公斤),以每小時15英里的速度(24公里/小時),每天可以行軍100英里(160公里)。
我最喜歡的是瑞士陸軍腳踏車,後輪兩側各有一個鐵籃子是它的特色。它就像聞名全球的瑞士陸軍小刀,美觀又實用。
                                                                           
我非常喜歡瑞士的腳踏車部隊,從裝備到訓練,它是我們國軍模仿和學習的對象。瑞士是一個非常重視腳踏車部隊的國家,她的腳踏車部隊聞名遐邇,是我最喜歡舉的例子。我們今天就來述說一點它的歷史。

遠溯到1891年,在騎兵的反對下,瑞士組建了她的第一支腳踏車部隊,於是腳踏車很快就成為瑞士國防力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瑞士腳踏車部隊不斷地擴張,最後形成一個三千人的腳踏車旅(Bike Brigade),下面有五個完整編制的腳踏車營(Bike Regiments )。現代的瑞士陸軍腳踏車是一種重48磅、身穿綠色迷彩、有七個變速的山地腳踏車,士兵們戲稱它為「金屬驢子」。這個「金屬驢子」可以負載160公斤,包括火箭筒、迫擊砲、手榴彈、和各種彈藥,它下山衝鋒的時候幾乎可以達到每小時65公里。一但有戰事發生,這個腳踏車旅的任務是負責防守從日內瓦湖到康斯加湖的山谷而且迅速增援山谷的兩側要地。腳踏車旅的主要優勢就是可以迅速出發。

TOP

這對台灣沒什麼用處吧 連瑞士這種山地國家都不再用了
台灣的精華地帶都在平原 在這些地方 摩托部隊都還比腳踏車來得有用
中國人自己就產石油 他們應該不會有石油缺乏的問題發生
(戰爭打到這個地步 他們應該已經沒有補給斷絕的顧慮了)
如此一來 腳踏車根本比不是摩托車或是軍用卡車
若是需要用到腳踏車的時候 應該已經快是台灣要投降的時候了吧

TOP

腳踏車承受160公斤? 有什麼用?

以前我高中同學是胖子 又在一個胖子 少說加起來有170KG

結果後輪輪圈整個歪掉 報廢


腳踏車只適合後勤安全維護

台灣反而成立摩托車旅比較好

全台灣摩托車應該有比腳踏車多

TOP

長行軍騎腳踏車總比步行強許多吧!

::48:

TOP

引用:
原帖由 s100104 於 2009-6-12 14:48 發表
這對台灣沒什麼用處吧 連瑞士這種山地國家都不再用了
台灣的精華地帶都在平原 在這些地方 摩托部隊都還比腳踏車來得有用
中國人自己就產石油 他們應該不會有石油缺乏的問題發生
(戰爭打到這個地步 他們應該已 ...
引用:
原帖由 chu1112 於 2009-6-12 19:15 發表
腳踏車承受160公斤? 有什麼用?

以前我高中同學是胖子 又在一個胖子 少說加起來有170KG

結果後輪輪圈整個歪掉 報廢


腳踏車只適合後勤安全維護

台灣反而成立摩托車旅比較好

全台灣摩托車應該有比 ...
請問以上大大知道:
胡志名小逕上的交通工具是啥嗎

TOP

高油價也害到了瑞士陸軍嗎

TOP

全付武裝,爬坡應該會累死吧,哪還有體力對付敵人,不過在山區off road 用登山車秘密巡查,搞不好是可行的。

TOP

腳踏車輪圈負重會歪,應該只是材質問題吧
不過我覺得中長程用摩托車,小城鄉守備用腳踏車比較實在

TOP

以腳踏車當做輔助交通工具
訓練得宜
很適合偵查

TOP

還個角度想瑞士因有在想要是被封鎖時要什麼辦
所以才建立的把,因戰時可沒哪麼好拿到石油用的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這些腳踏車好復古喔!
台灣應該不適合軍用腳踏車,
因為台灣高山多,且陡峭,
還是多練練腳下功夫吧!

TOP

用腳踏車最好的好處在於行徑數度高於徒步!!  且易於保養與修護!!  而腳踏車強度與韌性能在材質上下功夫^^"    小弟見解   這樣的見解  不知正不正確^^"

TOP

瑞士不錯喔
提早節能省炭
我們現在才做
是不是有點慢阿

TOP

鐵驢子怎麼跟30年前阿公牌的鐵碼幾乎一模一樣呢?
騎鐵馬真的很環保啊.

TOP

這種東西在外國是好東西
但如果在台灣就不是好東西了
可能就要扛這腳踏車左去又回或者扛這腳踏車跑山頭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殺手無名 於 2009-6-12 23:32 發表




請問以上大大知道:
胡志名小逕上的交通工具是啥嗎
那請問美越雙方死傷比例?

如果台灣當越方 是否可以承受這麼大損失?

TOP

等那些特種兵騎到戰場可能累死一半了........

TOP

軍事設備真的很難與環保聯想在一起

TOP

那不是傳說真的鐵馬,阿公時代常騎的腳踏車,現在都可以空投戰鬥車了,速度更快了。

TOP

 24 12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