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經期水腫》主因脾腎陽虛引起

《經期水腫》主因脾腎陽虛引起

《經期水腫》主因脾腎陽虛引起

月經常令許多女性覺得很不舒服,甚至有些人經期中身體還會浮腫,浮腫部位和程度因人而異,但外觀而上眼瞼較為明顯,上眼瞼腫脹,有些油亮,患者上眼瞼有沉重感,嚴重時上眼瞼甚至好像只蠶寶寶,令愛美的女性無法忍受。

中醫針灸康復臨床醫學博士黃怡說,女性以血為本,女性成長重要的幾個階段,經、帶、胎、產、乳,都是以血液來濡養或轉換來孕育新生命,月經是將子宮裡內未受孕的舊血除去,預備為迎接新生命而準備新血做準備。

婦女在月經時期出現身體浮腫的情形,中醫稱為經行浮腫,主因是脾腎陽虛,氣化不利,水濕不運,或因肝氣鬱滯,血行不暢。因為平日就已脾虛濕困,時常感到疲倦,又有腎虛,冬天容易感覺手腳冰冷,在月經時就較容易因身體在除舊佈新而加重脾腎陽虛的症狀,而造成經行浮腫;加上女性感性,有時情緒較容易波動,在月經時又容易因生活起居或工作的不方便而鬱悶,就容易使肝氣鬱滯,肝藏血,肝氣鬱滯就容易影響肝藏血的功能,肝木容易克脾土,所以肝氣鬱滯就容易壓抑脾的運化而水濕凝聚,形成浮腫。

正常而言,經行浮腫,一般在月經過後就會改善,不用太擔心,但有此情形的民眾,飲食保持注意清淡,減少鹽的攝取,就能減少水分的儲留,減少經行浮腫的可能,另外平日也可吃能利水的食物做為食療,如車前子、紅豆、綠豆、冬瓜湯、茯苓、大腹皮、砂仁、蒼朮、白朮、薏仁、陳皮等。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