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皮膚癌防治》初期症狀不明顯 望診留意特點能發現

《皮膚癌防治》初期症狀不明顯 望診留意特點能發現

《皮膚癌防治》初期症狀不明顯 望診留意特點能發現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具有保護身體、排汗、感覺冷熱和壓力的功能,可阻隔外在環境對人體可能造成傷害的不良刺激,也因此不論臉部、軀幹、手腳、頭皮甚至是指甲床及口腔都有可能產生皮膚癌。

中醫認為皮膚為人體臟腑外鏡,皮膚癌是體內病變的局部反應,「毒積臟腑,發露於外」,五臟耗損均能致病,因為肺主皮毛,脾主轉輸精微、榮養肌膚,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肝主疏泄,情志不暢,熱毒拂郁也能注於皮膚導致癌變,腎陰陽失調,相火偏亢也可誘發癌,尤其是黑色素瘤。

皮膚癌在古代中醫典籍就有相關的紀載,例如「黑疔」、「石疔」、「翻身瘡」、「石疽」、「翻花瘡」等,都屬於皮膚癌範疇。

中醫師楊謦伊表示,初期的皮膚癌的症狀不明顯,時常不痛不癢,沒有症狀,但皮膚是位於人體最外表,容易觀察,因此中醫會使用「望診法」來做觀察,檢視是否有如下皮膚癌先兆警訊,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一般而言,皮膚出現以下特點就必須特別留意──皮膚結節或腫塊持續長大、容易流血或形成潰瘍;皮膚出現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的色素病灶;原有穩定色素病灶突然開始出現變化,例如表面出現局部突起不平、病灶擴張速度快,超過0.6公分;出現濕疹樣發紅脫屑病灶,邊界鮮明且逐漸變大;濕疹或皮癬樣病灶,藥膏治療不見改善或時好時壞,經久不癒。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