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蜀漢要是統一了天下﹐諸葛亮奪權的機率有多大﹖

蜀漢要是統一了天下﹐諸葛亮奪權的機率有多大﹖

  諸葛亮之所以受後世景仰﹐除了他傑出的才能之外﹐更顯可貴的是執掌大權多年﹐一直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卻從未有過異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誠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年僅二十七歲的青年才俊諸葛亮﹐是蜀漢政權的重要締造者之一﹐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輔佐﹐劉備很難成就帝業。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年僅二十七歲的諸葛亮語出驚人﹐詳細分析了天下大勢﹐讓事業陷入低估中的劉備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假如諸葛亮北伐成功﹐滅曹魏後又滅東吳﹐統一中國﹐諸葛亮也不會篡位奪取﹐這是諸葛亮本人性格以及他的政治理想決定的。
  當年諸葛亮尚未出山時﹐就以管仲、樂毅自比。管仲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樂毅助燕昭王建蓋世功業﹐他們二人一文一武﹐終成千古佳話。而諸葛亮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管仲、樂毅這樣的人物﹐既能像管仲一樣為相、又能像樂毅一樣為將﹐文能治國武能統兵﹐輔佐明君﹐建萬世之功。
  到了白帝城託孤時﹐劉備對諸葛亮說過﹕「若嗣子無能﹐君可取而代之」﹐這樣的話﹐先不討論劉備說這番話時是否出於真心﹐而諸葛亮若有篡位之心﹐日後完全可以憑此話正大光明的篡位奪權﹐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在諸葛亮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只可為人臣﹐不可為君王」。
  在後來給劉禪的《出師表》中﹐諸葛亮寫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可以看出﹐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言辭懇切﹐句句肺腑之言﹐感人至深!這樣一個深受忠君愛國傳統思想影響的人怎麼可能做出篡位奪權之事﹖更何況他一生的理想抱負就是振興漢室﹐恢復劉氏天下﹐以大漢為正統。自己則以管仲、樂毅自比﹐一片肝膽之心早已天下皆知。而大凡謀權篡位者必然要培養自己的勢力﹐在重要崗位安插自己的心腹﹐但是諸葛亮從來沒有這樣做﹐他向來都是按照能力與政績來任免官員﹐好比李嚴被革職﹐但是他的兒子有能力﹐一樣得到重用。
  從諸葛亮寫給家人的家書來看﹐他是一個非常重視品德修養的人﹐對家人的要求甚高﹐並沒有因為自己位高權重而對家人有所放縱。尤其是寫給兒子的《誡子書》﹐包含著智慧與理性﹐成為後世修身立德的名篇佳作。也正是因為這些書信是私人物件﹐並不是刻意留給別人欣賞的﹐所以更加真實﹐說明諸葛亮的確是一個不求功名利祿的高尚之人。
  諸葛亮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當然沒有《三國演義》中描述的神乎其神﹐但他為蜀漢政權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是被歷史銘記的﹐他的赤膽忠誠與聰明才智是人所共知的﹐因此﹐整個三國中最不可能篡位的人就是諸葛亮。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