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確診者突然解尿不順 細究是攝護腺肥大

確診者突然解尿不順 細究是攝護腺肥大

確診者突然解尿不順 細究是攝護腺肥大

近期有五位年長男性在衛福部彰化醫院泌尿科門診自訴確診新冠肺炎或打完疫苗後,出現頻尿、尿速慢等後遺症。泌尿科醫師蔡卓榮檢查後發現,這些長者都是攝護腺肥大,因時機之故,才會與新冠肺炎連結,經過攝護腺雷射剜除手術或服藥後,重現尿速;他也呼籲年長男性,尿速變慢最有可能是攝護腺肥大,建議就醫檢查。

泌尿科醫師蔡卓榮表示,七十八歲王先生在確診新冠肺炎康復後出現頻尿、小便力道減弱等情況,他直覺是確診所造成,一進診間就抱怨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經過「尿流速儀」檢測,解尿時間五十七秒,流速只有每秒六.一毫升,再以超音波測量出解完尿的餘尿量二三一毫升,而正常排尿時間是二十一秒加減十三秒,流速每秒十五毫升以上,餘尿量應小於五十毫升。

蔡卓榮表示,王先生的數值都不正常,很明顯其症狀是攝護腺肥大擠壓尿道所造成,而且攝護腺肥大是隨著年紀慢慢增生而成,不太可能因為新冠病毒造成短時間肥大,雖然有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會影響泌尿系統。

蔡卓榮醫師表示,另一位五十七歲的陳先生情況類似,也是自認為確診後才尿速變慢又頻尿,經過檢查說明後,陳先生不敢相信他不到六十歲竟會攝護腺肥大。另外,還有三位老先生在七十歲左右,都自認為在打完疫苗後引發泌尿系統出問題,才出現頻尿、尿速慢、尿不乾淨等問題。

「囝仔放尿泉過溪,老人放尿滴著鞋。」蔡卓榮表示,這句俗話凸顯出男性年紀大之後常見的身體變化,而這種變化最可能的毛病是攝護腺肥大,可視為男性老化的生理現象,年紀愈大,發生的機率越高,五十歲以上男性約百分之五十有攝護腺肥大,八十歲以上高達百分之九十都有此問題,症狀也越明顯,雖然大部分不至於危及生命,卻對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

蔡卓榮表示,在公共廁所常見到男性長者尿了好久,久到雙腳站立不住,還要一手撐著壁面,這種畫面最可能是攝護腺肥大的情況,最主要的狀況是力道減弱、尿速變慢、有餘尿感等,若長期不處理,易造成膀胱結石、泌尿道感染,甚至惡化成尿毒症。

年長男性如果發現解尿變慢,超過三十秒以上者,最好到泌尿科門診做健保的「尿流速儀」量測小便流速,此檢查沒有侵襲性,只需一次解小便的時間即可當場得到報告,還可進一步以超音波檢測尿餘量及攝護腺的情況。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