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社會] 扣除額調至20萬 受薪階級更有感

扣除額調至20萬 受薪階級更有感

中時電子報2017年9月2日 上午5:50
財政部昨公布稅改方案,將提高薪資所得扣除額,且營所稅確定上調至20%等。民進黨財政政策小組召集人吳秉叡表示,台灣受薪階級壓力大,如能拉高扣除額,減輕稅負壓力,「我個人覺得非常好。」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認為,薪資所得扣除額從12.8萬調高至18萬,還有往上調的空間,吳則希望到20萬。

曾銘宗認為,營所稅從現行17%調高到20%,薪資所得扣除額從12.8萬調高至18萬,都還有往上調的空間。

另外,標準扣除額從9萬調到11萬,他認為太低,因為將近3至4成民眾都適用標準扣除額,應進一步提高。

對於綜所稅從45%調到40%,曾銘宗表示贊成,綜所稅40%相對全世界來說是較合理的水準,也會讓企業較願意留在台灣,否則企業落籍香港或新加坡反而收不到稅,得不償失。

吳秉叡則試算,如以年薪(包括本薪、獎金)60萬元的受薪階級來看,依照財政部的方案,約可減少3600元的稅金,所得稅將從年繳1萬4000多元,變成年繳1萬2000多元,會很有幫助。

談及稅改對蔡政府的影響,吳秉叡認為,增加企業投資、擴大就業是解決台灣低薪的關鍵,希望降低邊際稅率後,可增加企業主投資意願;而政府短期拉高薪資不容易,但至少可以減稅,令受薪階級有感。

針對提高薪資所得扣除額所致的稅損,民進黨立委王榮璋表示,以結果而言,稅損將會將近60、70億元,以目前國家財政狀況,應盡量避免,才會增加外資稅率,以拉近內外資差距,如再加上調高營所稅,至少是損益兩平。

不過立委賴士葆則說,此次稅改表面上看大家都減稅,「但大戶都減得很多很多很多」,初步看來有向富豪傾斜、圖利的疑慮;針對內外資平衡的部分,大家可以再討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