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人物討論] 我不了解嚴長壽,可是這些話很合我

年輕人競爭力不足?太寵年輕人?
嚴長壽先生說的這番話,我不太認同。
因為事實證明,不是年輕人不想努力,而是就業環境真真是太過惡劣。
我現在最反感的一句話就是“先求有工作,不要計較薪水”
講這些話的人,基本上都是享受過過去台灣經濟起飛的福利,而現在的年輕人呢?
好啦!先不計較薪水多不多,就拿工作的前途來說,現在每一家哪個不多多少少的再用派遣工?派遣公司為何如此猖獗?為什麼這一塊就從來沒有人說過?政府和企業都是對此話題寶持沉默的,且過去報的相關新聞,也都是由民間來發言,然後勞委會派個小咖出來講一下而已。政府為何不重視呢?

也因為如此,倒置工作的升遷管道,幾乎沒有,你就是不管做幾年,薪水就是這樣啦!試問這樣是否會讓人有積極的上進心?還不是最後大家都差不多就好,反正對的起這份工作的薪水就OK了。

此外,政府的22K政策,真的害死了許多社會新鮮人,我以我工作的公司為例,十年前我公司對於大學生員工的薪水,是35K起跳的,但現在,卻只有30K,值接縮水了5K。這是老員工跟我說的,且公司是有賺錢的,並不是說每家公司會因為景氣不好,就不賺錢,但是資本家本來就是有著邪惡的本質,在政府開出了低薪政策之後,每個資本家還不高興死了。

現在在工作的年輕人,幾乎都是窮忙族,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誰會願意有什麼工作上的上進心,對的起這份工作的薪水就好了不是嗎?與其在沒前途和沒錢途的工作上努力上進,到不如多提升自己的實力和知識,想辦法在正職之外賺錢或是準備考試之類,還比較實在。

我們台灣的企業,基本上就是一群只會唯利是圖和沒有社會責任的群體,或許大家會覺得,如果能有著每月3.4萬的工作,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我們國家的企業家們,利潤都吃的非常重,能少給員工薪水,就盡量少給。並且不只如此,許多所謂的國產品,其價格那是怎樣,和進口的都差不多ㄟ,阿政府又沒抽進口關稅之類,怎賣的那麼貴?然後再標示就是因為是MIT,所以才貴。偏偏國人又吃這一套。

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精英,一群只會拼命在老百姓身上插著吸塵器,不斷著吸取,然後再一邊說喔!現在的年輕人喔!真是有夠不耐操或是沒韌性之類,不值得給太高的薪水〈挖靠!不到30K也叫高喔!〉。我就不相信,如果時空倒置,換那些大人在年輕時,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是能有多強?他們似乎忘記了,所謂的草莓族,最早是用來形容那些4.5年級生的。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