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槍械] 中國造航母 2012年前難完成

空警200指的只是空中预警控制系统全称,也就是通俗的说法“平衡木系统”
而运载空警200空中预警控制系统的载机“特种运八”,在大陆称为“高新五号”机
而不是什么空警200,预警控制系统和载机是分开命名的,空警200只是我们这些军迷的称谓
以色列的“费尔康”空中预警系统就可以装在不同的平台上,但预警控制系统总的名称还是叫“费尔康”
空警200系统经过小型化改装,配合运7等特种小机型,上航母并不是什么难事
对大陆军方关于武器系统的命名,请了解一点再去做客观的评论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117703_1acf1ee52527d03.jpg[/IMG]

再说了,经过改装后运八在理论上也是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
和空警200系统的载机在大小与重量级别都相近的--美帝C—130型运输机系列里的KC—130F型空中加油运输机,在46年前(1963年)就在美帝航母上进行过成功的起降试验。 据统计,KC—130F型运输机先后进行了29次着舰后立即起飞试验(无弹射自动力)、21次全制动着舰试验和 21次独自起飞试验(无弹射自动力)。试验表明,该型机着落时比较容易,只需在最后进场时让螺旋桨反转即可。空载,只需80多米的着舰滑行距离即可停下来。如果运载一定重量的物资,起飞滑行距离约为 240米,着落滑行距离约为150米。最后,美国海军得出结论C— 130运输机是完全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不仅如此,该型机还可运载约11吨的货物或人员在航母上起降,航程可达4000公里。

不过,试验虽然成功了,但C—130型运输机最后还是没有成为航母上的运输机。原来,美国海军航空兵官员认为,如此吨位的大型飞机在航母上起降也有不太现实之处,可能会对航母本身造成损伤,还影响其它战机在航母上的活动。最后,美国海军还是放弃了C— 130型运输机在航母上使用的计划,而改用比较小型的C—2A型运输机。

TOP

引用:
原帖由 aegin 於 2009-11-6 17:15 發表
感謝指正
沒錯
即便運七、運八都如老美的C-130成功以自身動力在航艦上起降
但是如果是要以其為預警機之機體還是過大
艦載機除了要能在航艦上起降外
還要能存放至機庫維護
這也是為什麼老美改用跟E-2相同機體的 ...
我个人很认可您的看法
大陆要发展自己的大中型航空母舰,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是不可或缺的标准配备
在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发展领域,大陆完全是一片空白,所谓第一步走的是最难的
但随着大陆自己在军用雷达和相关电子技术领域不断进步,预警控制系统问题不大了
但要发展舰载固定翼预警机,载机是个很大的难题
大陆现有的運七、運八机体都不合适在航母上日常使用
根据现在流传出来的一些消息,大陆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研制基本上是与KJ200的研制同步
有人说机体很有可能是在运七的技术基础上结合新的技术重新研制的
也有人说大陆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在机体上借鉴了前苏联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部分技术
因现在透露出来的消息太少,大家也很难有个相对正确的看法


不过谈到前苏联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
使我想到了前苏联90年代初昙花一现的雅克一44E“鹰眼”舰载预警机和安-71“狂妄人”(现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
下面这张图片有点说明其中的问题,至少说明大陆在自己的舰载预警机是可能借鉴雅克一44E“鹰眼”预警机的技术



再补一点雅克一44E“鹰眼”舰载预警机试验时的图片,注意最后一张是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






再补几张1985年7月12号首飞的在安-72基础上研制的安-71“狂妄人”舰载预警机
安-71预警机是在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OKB Antonov,现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的短距起降运输机安-72的基础上研制的,该机是为海军设计的一种舰载式空中预警机,西方称之为“狂妄人”(Madcap)。该机于1985年7月12日首次试飞。最初的安-71是准备在“库兹涅佐夫号”号航母服役的,但因一系列问题被迫终止了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1-11 22:52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