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空軍] 湛藍天空的紅色"劍客"—蘇-30 戰鬥機(全文完)(票選年度優良發帖第四名) [打印本頁]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3-27 15:39     標題: 湛藍天空的紅色"劍客"—蘇-30 戰鬥機(全文完)(票選年度優良發帖第四名)

原文大部分载于中国大陆2004年8月出版的《军事力量》丛书,因原文为很老的文章,本人在此重新加入了一些最近几年的内容予以重新编辑。因此文中内容难免有所遗漏和不准确的地方,望大家加以指正,我好加以更改。请着重他人劳动成果,要转载请注明。

原文作者:贝德勒.普耶洛夫斯基


      1982 年 6 月 9 日,以色列空军突袭贝卡谷地,在战斗中,叙利亚空军的苏制米格-21、米格-23 战机被以色列空军装备的美制 F-15A“鹰”式和 F-16A“战隼”等型战机打得落花流水。空战的结局使苏制战机的性能被打上了问号。叙利亚人在战后直言不讳地抱怨苏制飞机和导弹的性能低劣是其战败的主要原因。

一时期,在远东地区与美国人进行的几次较量中,前苏联防空部队的表现也只是差强人意。号称世界上第一种装有不受地面背景于扰下对空中目标进行搜索和跟踪雷达并用远程导弹作战的米格-23,和防空军主力截击机--苏-15/21 在针对美国入侵军用飞机的拦截作战中根本毫无优势可言。即便是前国土防空军总司令耶夫根尼·萨维茨基元帅寄予厚望的“形象工程”,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迷你空中防御指挥中心米格-31 型远程双座截击机,也因为配套设施不完善而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力量的天平眼看着逐渐倒向了西方的一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更让人担心。苏军总参军事情报部(GRU)关于美国战略空军和海军开始大量装备具有精确打击能力的“战斧”巡航导弹的消息不断传来,这一技术兵器的作战方式是全新的,既不同于传统的轰炸机和攻击机也不同于弹道导弹,这种能够从空中、水面和水下发射的远程高亚音速导弹能够以超低空掠袭方式对敌方纵深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这一新式武器的出现更加使得莫斯科感到如芒在背。

  前苏联航空工业部部长兼航空兵器发展委员会主席卡扎科夫在那一时期几乎每天都要接到克里姆林宫的电话:“党和国家为发展航空工业提供了你们所需要的一切,现在美国飞机却像刚被割去子孙根的公牛一样在我们的天空横冲直撞,真是岂有此理”!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催促着航空工业部门尽快拿出新飞机来。

  1983 年,第一批米格-29 试装备空军航空兵部队,第二年首批苏-27 试装备空军,三年后国土防空军驻远东捷姆吉基地的航空兵部队开始接收苏-27 飞机(苏-27 于 1985 年完成国家联合试飞)。最高统帅部希望用这两种新型战斗机取代日益陈旧的米格-23 和苏-15/21 而成为未来空军和防空部队的主战装备。相对于米格-29,技术更为先进、性能更为强悍的苏-27 更受到空军前线航空兵飞行员们的欢迎。



米格-23战斗机是70年代前苏联空军用以取代米格-21的主要制空战斗机。该机采用了70年代火红一时的变后掠翼布局,相对以往的苏联战斗机而言,能够更好的兼顾高低速飞行性能。其火控系统和武器装备与米格-21相比有了质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全天候超视距能力。但由于该机的装备服役时间远远晚于其瞄准、针对的敌机目标——美国F-4战斗机,且综合性能上也未能超越F-4,使得苏军战斗机部队在质量上与美军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mig23mf_2.jpg[/IMG]

尽管米格-23 出口到许多国家,但其胜少败多的战绩令米格飞机的声誉受到极大的影响。就这些空战的结果来看,米格-23遭受了惨重的损失,这说明米格-23的设计理念是错误的,然而这个结论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从另一种视角来看,米格-23只不过是晚服役了 10 年罢了。考虑到对手是西方生产的马力更强、更复杂、更昂贵的战斗机,以及苏联往往不愿意(往往他们也没有这种能力)向盟国提供最先进型号的飞机,这一切都使米格-23扮演了“失败”的角色。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229.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3.jpg[/IMG]

米格-23战斗机是苏联1973年开始装备部队的单座变后掠翼歼击机。它的最大载弹量达3吨,最大作战半径达1160公里。机上配有“高空云雀”型火控雷达,具有搜索目标85公里的能力。1989年7月的一个早晨,美丽的莱茵河上空晴朗而宁静。一架有故障的米格-23“鞭挞者”在飞行员斯库里金启动了跳伞按钮他被弹出了飞机的座舱。在没有飞行员的情况下,却旁若无人地开始飞过了波兰、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的领空,一直飞行了900多公里!坠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西80公里的一座小村庄里,造成一名村民死亡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77247_50aa08a5b5c204e.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vr0908 於 2010-1-4 03:28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3-27 16:02

    苏军飞行员在美军威力强大 F-15 阴影下活动的日子终于结束了,红色帝国的捍卫者们在苦等了近 10 年之后终于有了能够克敌制胜的利器。然而,一直到 1985 年末才有相对较少的苏-27 在科拉、佩宁苏拉的一些基地飞行,很显然它们主要是用于鉴定和发展工作。从 1986 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苏-27 装备空军前线航空兵,但依然有抱怨说装备的飞机数量太少。甚至出现了飞行员为了能驾驶苏-27 而主动要求调往偏远地区战备机场的情况。

  与发生在空军部队的情况相反,苏-27 在装备国土防空军的过程中屡屡出现问题。作为前苏联第一种装有电传操纵系统(四余度)的飞机,其高度综合化的机载火控系统是飞行员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由于无法掌握苏-27 上的新装置,飞行员在空中打靶训练中连续失误。另外与空军有所不同,国土防空军长期以来基于国内防空作战,飞行员更习惯于依靠地面指令完成任务。特别是飞惯了米格-25 远程截击机的飞行员对于操作苏-27 这样的高机动性飞机一时感到难以适应。有鉴于此,国土防空军总司令部下令推迟部队接收飞机的时间。这一消极态度使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一直到 1990 年 8 月 23 日才签发了苏-27 正式装备部队的命令书(这时已经有 500 多架苏-27 服役于前苏联军队)。

  虽然如此,最高统帅部还是在一开始就做出了用苏-27 同时装备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决定。这是自米格-23 以来第二种同时装备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战斗机,也是苏霍伊设计局研制成功的第一种同时装备空军和防空军的战机。而且,装备两个军种的苏-27 均为同一机型,没对飞机做任何特别的改动。相比之下装备空军和装备防空军的米格-23 在火控系统和武器配置方面都有着很大区别。

  在前苏联的军事体制中,国土防空军是独立于空军之外的一个军种,专门负责国家的国土防空和要地保护之重责大任。这支部队除了装备有数量庞大型号繁多的地空导弹和高射枪炮等防空武器外,还配备有大量的防空截击机和歼击机。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土防空军受重视程度甚至超过用于进攻的空军,拥有单独发展作战飞机的权利。由于和空军是竞争者的关系,国土防空军更愿意使用他们“自己”的飞机。

  当前苏联空军开始装备米格-21 前线战斗机的时候,国土防空军则着手苏-9 截击机的接收工作,尽管总的来说这两种飞机在性能上没什么大的区别。西方国家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搞不懂前苏联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如果说是因为国土面积过于广大而特别开发出图-28/128 这一类的大型截击机,那么米格-21 和苏-9/11、米格-23 和苏-15/21 这样的“重复建设”就显得没有必要,相比之下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争执似乎还有一定道理可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空军装备了米格-29 战斗机而防空军则装备有米格-31 截击机。苏-27 则成为四代(俄标)战机中唯一一种能够有效完成空军前线战斗机和国土防空军截击战斗机任务的飞机


在SU27没服役以前,前苏联防空军的主力截击机是苏-15, 苏-15是第一架两侧矩形进气口的苏霍伊战斗机,也是前苏联最神秘的战机之一,苏-15 只用于苏联防空军,也从不出口,只有一小队苏-15 曾在埃及使用,由苏联防空军人员操纵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5a.jpg[/IMG]

双发使苏-15 的可靠性相对于同时代的苏联战斗机要高。苏-15 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但尴尬地上过几次头版头条。1978 年 4 月 20 日,一架从巴黎经安克雷奇飞往汉城的大韩航空波音 707 突然偏离航线,向北方舰队的基地摩尔曼斯克飞来。防空军的苏-15 奉命拦截。在波音 707 两侧反复示意、要求迫降,机上乘客惊恐地看见这架涂有红五星的战斗机在两侧翻飞,但机长没有反应,继续向芬兰方向飞去。苏-15 奉命开火,导弹打掉波音 707 的一段左机翼和左外发。波音 707 从 9,000 米高空剧烈地掉高度,最后在 2,000 米高度上稳住了。这时另一架苏-15 再次接近,要求迫降,这一次机长服从了。但飞机飞不到指定的防空军机场,最后在离芬兰边境 30 公里的一个冰湖上成功地迫降。110 名乘客和机组成员中,有 2 名被导弹的弹片击中丧生,其余幸存。1981 年 7 月 18 日,一架伊朗(也有说是阿根廷的)CL-44 小客机从伊朗进入格鲁吉亚上空,防空军的苏-15 奉命拦截,要求迫降未果之后,苏-15 把入侵飞机撞了下来,飞行员跳伞生还。苏-15 最“出名”的一次是 1983 年 9 月 1 日,韩国航空公司747客机偏离航线数达到 400 公里,深入苏联领空 2.5 小时,航迹飞经绝密的堪察加半岛苏联核潜艇基地的上空,在防空军的战机开炮警告之后,大韩航空 747 依然不加理睬,而不是听从命令迫降,直到被击落,扣扳机的就是一架苏-15。机上 269 名乘客和机组成员全部丧生。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4a.jpg[/IMG]


苏-15 生涯的终止相当突然,不是自然退役,而是由于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根据欧洲裁军协议的对新成立的俄罗斯容许拥有战术飞机总数的规定(俄罗斯为了取得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在欧洲裁军协议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自然更新的米格-29、苏-27 得以保存,而较老的苏-15 只有送废金属回收场的命了。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15later.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15_b.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3-27 16:15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3-27 16:56

新的起点——苏-27PU

  “没有一只雄鹰能飞到第聂伯河的中间”,这句话是俄罗斯作家果戈里在一首抒情诗中为赞美第聂伯河的宽广而作的。前苏联的飞行员在驾驶米格-29 之后把这首诗改成:“没有一架米格飞机能够飞到第聂伯河的中间”,米格局的设计师们在设计这一机型时为了飞机的机动敏捷性而牺牲了飞机的燃油携带量,米格-31 的情况则相反,为增大飞机的燃油携带量使飞机的机动敏捷性大为降低。特别是前苏联的电子科技落后于美国,其自行研制的 R-33 超远程空空导弹性能很不稳定。这样在与美国 F-15 一类的大型空中优势战斗机相遇时,米格-31 几乎毫无胜算可言。

      第一批苏-27 出厂后不久,当时的航空工业部部长伊万·西拉耶夫和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兼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米哈伊尔·彼得洛维奇·西蒙诺夫以及苏-27 项目总设计师科尔钦和柯内舍夫被国土防空军航空兵司令 N·I·莫斯科维杰列夫上将和空军副总司令叶夫列莫夫上将召到萨瓦斯列依卡的空军飞行员战斗使用和改装训练中心。他们在总结了 70 年代以来苏制战斗机与西方战斗机进行的历次空战经验教训后得出了一致结论,目前的重型远程截击机已经不能应付现在和未来的美国战斗机所带来的威胁,必须为国上防空军研制一种更加灵活机动的远程截击战斗机!

  1986 年 4 月,设计师叶梅利亚诺夫和武器系统设计师维克多·加卢什科接到一项研制任务,在现有的苏-27 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全新的远程截击战斗机。对于新型截击机的要求是接近米格-31 的航程和不低于现有苏-27 的机动敏捷性。之前维克多·加卢什科正在积极准备苏-27M 也就是后来的苏-35/37 的研制,这一型号的飞机是具备对空中和地面目标的精确探测和打击能力的,而且一开始就计划用相控阵雷达装备这一型号。新的截击机也被要求安装新型雷达,但不要求多功能。设计小组被告之重点是增加飞机的留空时间以及飞机对空中目标的侦测和截获能力。

  设计小组将在一架单座的苏-27 和一架双座的苏-27UB 教练战斗机上进行改进工作,包括为这两架飞机改装空中受油探头在内的所有工作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莫斯科试验牛产厂负责飞机的改装任务,后来这一任务被转移到远东地区。

      经过改进后的单座机被称为苏-27P,双座的苏-27UB 被改造成为苏-27PU(工程编号 T10PU)。从外表上来看飞机的改动不是很大,这是因为在设计中并没有采用简单的固定式受油探管,而是一种装置在风档下面左侧的位置可以完全收起的探管。当受油管收起时部分可以被整流舱盖遮住,完全与机身的表面齐平。这一设备是由 K-36 弹射座椅的研制单位,位于莫斯科地区托米里诺镇的“红星”科研生产企业研制生产的,总设计师是谢维林。

     飞机如需空中受油,必须放出伸缩式受油管,将其与加油机的标准加油吊舱锥套准确对接,锥套牢牢地抓住受油管之后开始进行空中压力加油。空中加油可以由装备有标准加油吊舱的同型号飞机进行,也可由悬挂有同一吊舱的苏-24M 飞机进行,还可以由伊尔-78 空中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设备使一些系统和设备不得不重新布置,最显著的是光电红外搜索跟踪装置被从中线移到风挡的右侧。

为适应长航程的飞行,飞机的座舱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为飞越前苏联辽阔的边疆和最无显著地标的地区,飞机必然需要有新的导航系统。梅利亚诺夫领导的设计小组按照苏联民航的国际班机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罗兰导航系统、奥米伽导航系统和飞行姿态主参考系统设计了新的导航装置,并成功加以小型化使之能够用于战斗机。为了使飞行员能够掌握并操作这一系统,先后进行了三次简化工作。

  从外形上来说的另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尾锥的末端位置被设计得更高,以减少大迎角着陆时擦尾的危险。截面不变的圆桶形尾锥改用更流线型的整流罩,前面变得更粗而且加长了弧形的部分,在尾锥内装置有重新设计的油箱。


前苏联防空军因为国土面积过于广大而特别要求开发出象图-28/128 这一类的大型截击机,图-28/图-128前苏联图波列夫(TUPOLEV)设计局研制的远程全天候截击机,设计局编号为图-28P(后改为图-128),北约给予其绰号“大提琴手”(Fiddler)。和图-22一样,该机是在图-98超音速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截至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空中格斗战斗机。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TU128.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1071_bff5d6812acbec5.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1071_344fd32b8d12bfc.jpg[/IMG]

50年代末,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开始研制升限30000米、3倍音速的YF-12高空高速截击机(后因各种技术难题放弃研制),即SR-71侦察机的前身。为对抗具有上述划时代性能的YF-12截击机,米高扬设计局从5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米格-25高空高速截击机。米格-251964年首次试飞。1973年服役,Π型是高空高速截击机;Ρ型是高空高速侦察机;У型是双座教练机;MΠ型是改进型高空高速截击机。该机绰号“狐蝠”。是世界上第一种飞3倍音速,上30000米,突破“热障”的实用性战斗机。也是米格设计局第一架“腿不再短”的飞机。成为前苏联防空军的截击作战的主力机种。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mig25pd_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5.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3-27 16:58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3-27 17:02

因这篇文章太长,大约估计有10万字左右,要重新编辑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希望大家耐心等待,同时也希望大家能给我支持.使我能坚持编辑完成这篇文章,我也尽量把文章的内容更直观的解说清楚(用图文).


回贴就是动力
作者: tomahawk2819    時間: 2009-3-27 17:11

需要動力 那就回個帖 給你加持一下
請繼續努力  期待下一篇
作者: raker    時間: 2009-3-27 21:51

真是好看極了,感謝費心,推一下
期待繼續
作者: bergamot1987    時間: 2009-3-28 01:18

這種戰鬥機好像大多數是共產黨在用的 但已經是老戰機了 好想看看還有後面的持續
作者: mirage9999    時間: 2009-3-28 08:21

推推推
加油
很期待續集
作者: gn2157308    時間: 2009-3-28 17:25

大大又來分享好文了~
感謝大大精心分享
期待續集~
::26: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3-28 18:22

感谢大家的支持,但也请大家耐心的等待,为了保证质量,我在更新文章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找资料图片以方便我做详细的说明,敬请谅解。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这篇文章原文作者是在2004年完成的,我要加入很多新的截止到2008年底的有关内容,因此速度不可能很快,我尽量做到每天更新2篇。总计划分28篇(计划大纲是这样的),到今天为止才完成七分之一的内容编辑。

     1987 年 6 月 6 日,试飞员萨多夫尼科夫和沃金采夫驾驶着 T10U-2 在国土防空军部队苏-27 的护航下完成了到俄罗斯最北面的机场弗兰查·伊奥西法群岛上的格列姆·别尔机场的转场飞行。这也是世界上最北部的供喷气式飞机起降的机场。之后又于 6 月 16 日完成了从莫斯科到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 飞行,6 月 19 日返回。6月 23 日,试飞小组完成了“莫斯科-共青城-莫斯科”航线不着陆转场飞行,总航程 13,440 千米。在此次历时 15 小时 42 分钟的往返持久飞行中,共进行了 4 次空中受油(地点是新西伯利亚空域和赤塔空域),一架苏-24M 和一架 伊尔-78 加油机先后提供了空中加油服务。

      改进后的飞机被证明是可以用于执行长时间空中巡逻任务的,受油装置没有增加飞机的阻力和影响机载雷达的工作。但单座型苏-27P 被认为不适合执行这一任务。这并非是飞机的问题,而是试飞员在如此长时间的飞行中感到疲惫不堪,无法保持正常状态。加之现代空战带给飞行员的工作量很大,大航程产生的长时间留空飞行加上高机动产生的高过载,使飞行员在单独应付复杂的作战情况、机载电子综合设备和机载武器时手忙脚乱。

      只有两名飞行员才能胜任一次长达 10 个小时的巡航飞行,这期间当一名飞行员进行休息时将由另一名飞行员负责驾驶飞机和操作雷达及火控系统。这也排除了在苏-27PU 上设置一名飞行员和一名武器操纵员的方案。设计小组决定直接在教练型座舱的某础上进行修改,新型飞机的前后座舱配置将是一样的,在长续航时间的飞行中两名飞行员在任务的任何阶段都能控制、操纵飞机或操纵雷达和武器系统。从两个座舱都能进行启动发动机、选择武器系统、输入和校正航行数据的工作并决定是否弹射跳伞。

      当设计小组热火朝天地投入到新型远程截击机的研制任务中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国家和军方的一些领导更加青睐米格-31 而不是苏-27PU 这样更为灵活的飞机。米格-31 相对苏-27PU 显得笨重但航程更远,不过其机动和敏捷性完全无法与后者相比。有一种理论认为在导弹时代刻意追求飞机的机动敏捷性是没有意义的,米格-31 出色的高空高速能力能够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该机装备的威力强大的超远程空空导弹使它根本没有必要进行近距离空战。米格-31 利用其雷达和信息网络指挥其他 4 架战斗机进而形成能够战斗的“防空指挥中心”的特性使某些领导人对该机始终情有独钟!

      “米格-31 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最有效的远程截击机,没有任何必要再开发新的武器系统,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更多地生产和部署米格-31 而不是其他!”从克里姆林宫到国土防空军总司令部,双方的争执几乎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1985 年底开始换装初期生产型 Su-27P的941 联队,是当时最早配备 Su-27 的 2 大联队之一,该基地位于临巴伦支海和白海的科拉半岛,距摩尔曼斯克市西北 30 公里处,离北方舰队最大的核潜艇基地和试验中心仅一步之遥。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27941.jpg[/IMG]


1987年9月13日,前苏联西北部在靠近摩尔曼斯克市北方舰队核潜艇基地巴伦支海的空域,出现了一架属于挪威空军美国制造的P-3B反潜巡逻机在沿苏联海岸线约90公里的航线由西向东飞行。苏联防空军立即派出了一架最新型歼击机苏-27进行拦截监视。当苏-27靠近那架飞机时,发现该机是常常被用作侦察的飞机。苏-27急速向P-3B冲去。后者无奈,只得改变方向朝与苏联海岸线相反的北方飞去。苏-27见状也不追赶,调头返航。不料P-3B又恢复原航线,继续向东飞行,苏-27也立即返回,跟踪监视。又过了十几分钟,P-3B一点也没有返航的意思。因为此时不在苏联领空内,苏-27无法发射武器攻击,驾驶员感到十分恼火便驾机从P-3B机下掠过,用其两个垂直尾翼中的一个,像手术刀那样将P-3B右翼外侧的发动机割开一个大口子,使该发动机立即停车,P-3B被迫返航,苏-27也没有再次采取行动,这也是苏-27第一次出现在西方国家面前.. 也充分显示了驾驶员对苏-27优良性能的信任.事件过后该机的飞行员被苏军同僚戏称为 “巴伦支海手术刀”.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53112b8a.jpg[/IMG]

冷战期间北约频繁地侦察在巴伦支海和白海的科拉半岛区域的苏联潜艇活动,给了 941 联队相当多的练兵机会。 “巴伦支海手术刀”的飞行员是瓦西里・辛巴尔(Vasiliy Tsymbal)高级上尉,这位上尉同志生性顽劣,在这之前早就“劣迹斑斑”了。有一次为了驱逐一艘挪威间谍船,辛巴尔和他的战友一边超低空飞行,一边把飞机内的废油全部洒在船上——所有挪威船员都洗了个“航空煤油淋浴”(零下好几十度,想想都头皮发麻……)。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red36-0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red36-03.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red36-04.jpg[/IMG]

这就是那一架“空中手术刀”——编号36的SU-27,注意机舱后面的位置涂了一架这黑色 P-3 作为“战绩”、荣誉的象征。碰撞后的“红色 36”回到基地进行紧急修理时,顺便把“36”刷成了“38”,并被雪藏起来。苏联政府便得以在外交上否认“红色 36”这架飞机的存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红色 38”号都被封存,直到 1999 年被重新拖了出来。此时的俄罗斯已不再是从前的苏联,941 联队的官兵们事实上一直为老兵“红色 38”自豪,因为它代表了 941 联队的好斗精神和光荣历史。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341_51755a8db12962c.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341_bdea574739d8805.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3 19:49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3-28 18:55

      作为妥协,苏-27PU 被确定为米格-31 重型截击机的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者。设计小组为苏-27PU 设计了一套选装设备,使苏-27PU 也能起到米格-31“空中防御指挥中心”的作用。但这样就破坏了原先前后舱相同便于在长时间的巡航飞行中两人分别驾驶和操纵飞机的设计思想,因为必须为后舱换装新的雷达显示器和设备才能达到使飞机作为空中指挥站的设计要求。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没有任何一架苏-30 原型机被证明装置了这一系统。此外,还计划在苏-27 上挂载专门为米格-31 研制的 R-33 半主动雷达制导远程空空导弹,这一计划也没有进行下去。

      另外,原计划为苏-27PU 配套研制的“豹”式雷达也被拖延,按国土防空军的要求新式雷达的性能应该优于 F-15 的 AN/APG-63 机载雷达。“豹”式雷达完全采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方式,装有独创的定向缝隙天线,水平面内采用机械扫描,垂直面内采用电子控制波束。这样雷达在方位平面可作为机械式天线工作,而在高低角平面是作为电扫描天线工作。当雷达波束进行水平机械扫描时,垂直面内电子波束的位移可以瞬时把波束发送到早先发现的目标上。这样当进行有规律的多行扫描时,就可以保证比机械扫描的频率快 2~3 倍,天线也能转向早先发现的目标。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在空中跟踪状态下,提高目标位置测量准确性问题,本身也考虑到同时进行多目标攻击问题。

  可保证在自由空间方位角和高低角各正负 60° 范围内进行扫描,对有效雷达散射截面积(RCS)3 平方米的空中目标迎头探测距离为 80~140 千米(在高脉冲重复频率状态下),目标后半球探测距离为 50~70 千米(在中脉冲重复频率工作时,可以在相位编码调制的基础卜进行脉冲压缩;还可以工作在高脉冲重复频率),可同时截获 10 个空中目标,并依次对跟踪的一个目标进行照射,引导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飞向目标。

  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问题,“豹”式雷达一直到 2000 年后才投入小批量生产。早期的苏-27/30 飞机也没有装置缝隙天线,而是改用卡塞格伦天线。


生不逢时的苏-30

  几经周折后,前苏联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正式决定在苏-27PU 的基础上发展一种新型截击战斗机。考虑到前苏联在北方和远东地区有着极为漫长的空中边界,在那些广阔的末开发地区只有相对较少的机场供作战部队使用,这就要求新型飞机拥有更远的航程和更强的武器配置。

     最初的那架苏-27PU 验证机是由阿穆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KnAAPO)生产的苏-27UB (编号“蓝色 02”)改装的,其后的两架则是由伊尔库茨克飞机生产联合体(IAPO)改装并交付的。这也意味着新型防空截击机的研制生产任务被转移到新的工厂。因为 KnAAPO 必须专注于苏-27 的生产工作,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大量订货使工厂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进行苏-27UB 的生产和苏-27PU 的研制工作(从 1985 年到 2000 年 KnAAPO 共生产了 765 架单座型苏-27)。


米格-31高空高速重型截击机,是苏联米格和莫斯科飞机联合生产企业(MAPO-Mig)在米格-25MP型飞机基础上,研制的双座双发全天候截击机。1975年原型机首飞,79年投产,82年形成战斗力。该机用于取代苏联空军的米格-23和苏-15,主要用在辽阔的苏联领空上,特别是在缺乏地面预警雷达支援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独立截击敌飞行器,目标包括最初的高空高速轰炸机到最先进的低空亚音速巡航导弹,北约命名“捕狐犬”。也是“老国土防空军”们所钟爱的机型。下图为米格-31最初的型号以及采用的R-33 超远程空空导弹(西方说这是 AIM-54 的翻版)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R-33.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R-33A.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az_mig-31_2m.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mig31m_4.jpg[/IMG]

由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费拮据,米格-31的改进工作严重受挫,直到2008年3月20日俄罗斯利佩茨克飞行训练中心才接收了2架最新改进升级的米格-31БМ歼击机。该飞行训练中心将对米格-31БМ歼击机性能进行测试,及对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进行改型培训。改进升级型米格-31БМ歼击机装备了现代化的机载远程搜索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更为强悍的超远距空对空导弹P-37(英文代号R37。这些系统将有助于精确判定空中和地面目标的坐标,有效拦截包括小型巡航导弹和超声速导弹在内的敌方导弹袭击。俄专家称,改进后的米格-31截击机战斗技术性能将提高1至1.5倍,它将成为俄国家防空体系中的主战机型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R37A.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01.jpg[/IMG]

米格-31重量大、速度快、载弹多、截击能力强。尤其是功率强劲的相控阵雷达十分犀利。传说米格-31的前身米格-25的雷达在地面开机的话可以煮熟一千米外的兔子,可想米格-31雷达的功率之大。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mig31m_3.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3-28 18:57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3-31 15:51

因个人工作原因,两天没能来此更新,抱歉啊各位,可在第2页才找到这个帖子,也有点郁闷啊!以下为更新内容。


      1988 年夏,代号为“蓝色 05”(工程编号 T10PU-5)的首架苏-30 原型机开始进行装配工作,并于1989年12月31日进行了首飞,试飞员为列武诺夫。由于该机的尾锥是标准苏-27 上的,上面带有盒形箔条/曳光于扰弹投放器的整流罩,这就说明最起码该机的机体不是重新制造的。该机增大了方向舵的舵弦,材料广泛采用钛合金。机翼有自动偏转的前缘缝翼,前缘后掠角41°。改用 K-36DM 弹射座椅。其内部燃油容积与苏-27UB 相同,航程为3,000千米,空中加油后航程可达到 5,200 千米。  

  在这架飞机上装有新的导航系统和标准的后座舱,航空电子设备和系统可以在超过 10 个小时的飞行中持续使用,而且考虑到机组人员的生理需要在飞机的座舱内安置了新设计的供氧装置和排泄系统。

  整个试飞工作于 1991 年初结束,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和国土防空军总司令部随即给苏-27PU 发放了新的编号--苏-30。这是“侧卫”飞机系列中除苏-27 之外唯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由前苏联政府部门和军方正式下达命令赋予的新编号。其他诸如苏-35、苏-37、苏-32、苏-34 都是由苏霍伊设计局自行发布的编号,它们其中很多没有得到俄军有关部门的承认。

  按照原先的计划苏-30 将大量装备国土防空军航空兵部队,替换苏-15/21 和米格-23/25 等老型号飞机。工厂和设计单位也做好了未来 15 年内的生产计划,IAPO 建设了新的厂房并购进了新的设备,生产多年的米格-23/27 飞机生产线被关闭。但 1991 年 8.19 事变后苏联的迅速解体使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第一架批生产型苏-30 在 1992 年 4 月 14 日由试飞员布兰诺夫和马克西缅科夫完成首飞后,这个时候国家已经没有资金为军队添置新的技术装备了,甚至连苏联这个国家都已不复存在。在 2000 年以前一共只制造了 5 架生产型苏-30,它们被交付给萨瓦斯列依卡的“空军飞行员战斗使用和改装训练中心”。

     在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随着国土防空军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被取消并最终被空军吞并,包括米格-31 在内的防空截击机的生产研制工作被停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使俄罗斯军队现代化建设举步维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军方无法为国防工业提供所需的发展经费,也无力购置任何大型高技术装备。在 2003 年以前,整个俄罗斯空军采购的飞机数量尚不及 1988 年一年前苏联空军的采购量。大批的国防企业被迫关闭,人员大量流失,这其中包括最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同时发生的是各项新型武器装备的发展计划被束之高阁。


随着苏维埃联盟在1991年的轰然倒塌,在前苏联解体基础上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因为国力严重衰弱,经济极其困难,使得新俄罗斯军队现代化建设举步维艰,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军方无法为国防工业提供所需的发展经费,大批的国防企业被迫关闭,优秀人员大量流失,各项新型武器装备的发展计划被束之高阁。前苏联的强盛时期成了整整一代俄罗斯人的回忆。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6324920500.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195264657_68494.jpg[/IMG]


Su-27PD-空中加油型, 它是Su-27家族第一种可以空中加油的机型,此机型现在属于俄罗斯试飞员表演队, 特点是没有IRST系统, 加装了空中加油系统 ,并且缩小了雷达罩 ,进气道侧的刀锋状天线也被取消。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104_b0f4cb9ee18f791eadecVoycwV.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ApG.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r9k.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3 19:56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3-31 16:37

     外国军事订购人(苏霍伊第一副总经理柯内舍夫语)编者注: 外国军事订购人实际指中国大陆)的出现使俄罗斯国防工业得到了部分缓解,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苏霍伊设计局的苏-27 战斗机获得了外国军事订购人的青睐。作为老朋友的米格设计局曾极力游说外国军事订购人引进米格-29 和米格-31,但外国军事订购人完全被苏-27 这一理想的武器平台所吸引。苏-27 的燃油重量超过一架 F-16 的空机重量,它的武器装载能力又正好是一架米格-21 的空机重量,这使苏-27 具有苏制战斗机中罕见的大航程和大载弹量。然而,就是这样的大型远程战斗机在机动和敏捷性方面即使与美国的 F-16 轻型战斗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自 1992 年起成批的苏-27 飞机被交付给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 实际指中国大陆),在 1996 年还签署了转移生产许可证的协议,由外国军事订购人在本土自行生产 200 架苏-27。所有这一切使苏霍伊设计局和 KnAAPO 成为俄罗斯所有军工企业中的佼佼者之一,KnAAPO 作为在那一困难时期内能够按时为工人发放工资并采购新机床的企业吸引了众多羡慕的目光。当然受益者远远不止 KnAAPO 一家,相关的机载设备、发动机和武器装备的生产单位也获益良多。不仅如此,KnAAPO 还成为整个哈巴罗夫斯克最大的纳税单位。

      在整个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苏霍伊集团因苏-27 系列飞机的大量出口而受益。可以说正是源源不断的外来资金成就了苏霍伊集团在俄罗斯航空工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不但将米格和雅克福列夫等老对手远远抛在后面,甚至原苏-27 试飞小组成员尼基金也成了现在米格航空生产联合体的总设计师和总经理。之前,苏霍伊集团已经被俄罗斯政府指定为第五代战斗机的主承包商,米格和雅克局只能作为“参与者”在苏霍伊局的领导下参与到第五代机的发展工作中来。最近苏霍伊设计局分别向印度和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 实际指中国大陆)发出了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斗机——T-50 项目的邀请。

  这里顺便提一下,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军事装备的出口上已经没有所谓的“猴式装备”一说。在几乎是买方市场的今天,政治因素已经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关键是看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是否有意愿购买俄制武器系统和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资本再一次明确体现了其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没有强大的国民经济作后盾,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只能是一句空话。


Su-27SK 中国大陆的最早的一批Su-27 ,相对俄罗斯军队自己装备的Su-27S升级了起落系统加大了起飞重量 ,只有有限的对地打击能力 无指导火箭和自由落体炸弹。是中国大陆空军装备和接触的第一种重型战斗机,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苏-27战斗机,包括8架SK单座型和4架UBK双座教练型,由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的吉达机场起飞,经蒙古领空,于当日上午10时15分安全飞抵中国大陆安徽芜湖空军基地,列装空军第3师的第9团。这时,苏联已不复存在,由继承了苏联国际权利和义务的俄罗斯继续履行对华合约。下图为在共青城工厂(KnAAPO )的Su-27Sk和装备中国大陆空军的Su-27Sk。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104_5e679f1e2385fca63761A2Wcuz.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104_ec5e5c79d7c502b06b0cJjMJb0.jpg[/IMG]

2009年3月,中国大陆空军第一批装备的08号Su-SK27 战机,退出现役。苏27SK是中国大陆空军接触的第一款三代重型战斗机,使用率非常频繁(可以说是折磨),使用的强度远远超过了西方同类战机的水平,第一批Su-SK27 飞机已经辗转轮换装备不下3,4个师了,完全是给大陆飞行员当高级教练机培养种子飞行员用的。最先使用这批飞机是大陆空军的空三师用的,那是一支在空中做机动战术动作往死里整的部队,这批飞机的已经延寿多次了,这些飞机用到现在有17年左右,确实有点老化了,再大改似乎不合算。还不如直接造新的歼11B给部队使用。08号Su-SK27 现在计划送给大陆的空军工程大学用于教学。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66_9841475d0482a70.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SK.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3 19:56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3-31 17:13

名不符实的苏-30MK

  很显然,早期的苏-30 是完全为空中防御和进攻而研制的飞机,也是真正的“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攻击”的型号。但是对苏俄军用航空科技发展一向敏感的西方情报机构在苏-27 服役后就一直认为苏霍伊局肯定会在这一飞机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大型远程遮断打击飞机,这与美国人在 F-15 的基础上发展出 F-15E 如出一辙。

  似乎是为了印证这一点,1993 年一架编号为“蓝色 321” 的苏-30 出现在阿联酋迪拜国际航空展上。自此,该机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国际航空展览会上。苏霍伊设计局称其为苏-30MK,是一种全新设计的用于进攻作战任务的战斗轰炸机。飞机编号后缀的“M”代表多功能,“K” 意味着这一机型用于出口。

 1994 年编号为“ 603” 的苏-30MK 在智利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展出并进行了飞行表演,同年夏天该机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国际航空展。虽然从气动外形上来说,苏-30MK 与苏-27UB 甚至苏-30 最大的不同仅仅是取消了进气道口侧壁的刀形天线,但是 603 号飞机的表面喷涂有更鲜艳的沙漠迷彩,机翼下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俄制精确制导武器。这一切还是引起了外界的浓厚兴趣,人们普遍将苏-30MK 视为苏-24“击剑手”的替代者。

  苏霍伊设计局的官员表示,由于装备了全新的机载火控系统和可摧毁地面/海上目标的制导武器使苏-30MK 在这方面的作战效能较苏-27SK 和苏-30K 提高了 24 倍,这方面的制导武器包括电视指令制导的 Kh-59M 远程空地导弹、电视制导的 Kh-29T 近程空地导弹、Kh-31A 和 Kh-31P 反舰和反辐射导弹、KAB-500 和 KAB-1500 制导炸弹。飞机 12 个挂点上的武器总重可达 8,000 千克,是早期苏-27 的两倍。为了对电视指令制导和被动雷达制导的导弹进行目标指示和导引,在战斗机的外挂吊舱中装备了武器控制设备。飞机还可装置可用外挂的激光测距+目标指示系统控制的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此外苏-30MK 可发射主动雷达制导的 R-77 空空导弹,这使飞机在争夺制空权和空中防御的效能比苏-27/30 提高了 1.4 倍。

 苏霍伊设计局称苏-30MK 装有能够同时对付两个空中或地面目标的 ZHUK-27 雷达,能执行边扫描边搜索(RWS)、边扫描边跟踪(TWS)、空战机动方式(ACM)、真波束地图测绘(MAP)、多普勒波束锐化地图测绘(DBS)、合成孔径方式地图测绘(SAR)、地图扩展与冻结、地面活动目标的识别与追踪(GMTI)、空对面大规模搜索、导航系统校正和速度的测量等任务功能。飞机的后座舱是重新设计过的,装有新型光电瞄准系统、飞行驾驶综合系统及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器(LCD)。然而实际上真正具备这些能力的飞机到 1999 年才被制造出来,在此之前所有的苏-30MK 只能携带简单的非制导空对地武器,如常规炸弹和火箭弹等。也就是说在此以前所有在各种国际航空展上抛头露面的苏-30MK 实际上都是由苏-30 重新刷了遍油漆后“冒名顶替”的。这也是为什么当时苏霍伊的官员一直拒绝开放该机的后座舱的真正原因。

Su-27SMK    中国大陆空军的第2批Su-27就是以俄空军自用型为标准的,升级了雷达可以发射R77 Kh59 kh31P Kh25PD 以及电视指导炸弹,另外增加了一对外挂点,最诡异的是3号和4号外挂点具有挂在PTB-2000油箱的能力,印度和越南以后订购的Su27同样是使用的这个标准,有种说法说这个标准是带有空中加油系统的,只是原型机没装而已(下面是原型机)。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90105_49ac8392b3aa12dbd8d9c2pVO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90105_b714b3b17ffc757a33a0b5bbk5.jpg[/IMG]

1996 年智利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展出过的苏-30MK“603”号,其实就是苏霍伊设计局用来蒙人钓鱼的飞机,结果把印度给坑上了,跟以后苏霍伊设计局真正意义上的苏-30系列战机在技术上有本质的区别。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90220_64a7924ccbf4f524c3f4dQyYta.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90220_e8d5de586386ab55be79iscna2.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2 11:34 編輯 ]
作者: cdr77921    時間: 2009-3-31 18:35

這是一篇  好文章  講  重俄國冷戰的米格機  到現在蘇愷  得變化   

好文章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 08:49

    不过这一手对俄罗斯人自己可不管用,空军总司令德依涅金上将一开始就拒绝了 IAPO(伊尔库斯克飞机生产联合股份公司)用苏-30M 这一“更便宜的”战斗轰炸机替代苏-27IB 的建议(K 为出口型专用编号),前线航空兵的将领们甚至拒绝了去看一眼苏-30M 的要求。其实当时的俄罗斯空军也没有多少资金用于新式飞机的研制工作,只能将有限的经费用于几个相对更加重要的项目。实际上制约 IAPO 将苏-30MK 发展为真正的战斗轰炸机的主要因素正是资金的缺乏,在技术和工艺上并没有多大问题。


  向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推销苏-30MK 的努力也不很成功,经俄总统办公厅批准,其空军副司令,曾由前苏联空军培训并在朝鲜战争中与前苏军并肩作战的老朋友,在俄罗斯飞行员的陪伴下亲自驾驶着苏-30MK 飞上了蓝天。外国空军专家(编者注:中国大陆专家)在实际操作苏-30MK 之后没有显示出希望中的激情,俄国人被告之现有的系统配置和已经交付的苏-27UB 是大同小异,当然雷达要更好一些。即便如此,苏-30MK 上装置的 N001M(ZHUK-27)雷达也暴露出缺乏地形跟踪和回避(TF/TA)能力,无法制导精密空对地武器等一系列问题。

  其空军(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在装备苏-27 这样的大型空中优势战斗机之后已经拥有相当的空中防御力量,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以达到最高统帅部建立空天一体、攻防兼备、资讯火力一体的进攻型空军的要求。无疑,IAPO 的苏-30MK 是无法达到这一要求的。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最终从 IAPO 订购了 28 架苏-27UB 用于苏-27 部队的训练任务。不过这里要顺便提一句,这批 28 架苏-27UB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与同一时期 IAPO 交付给印度的苏-30K 没有任何区别。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称其为苏-30K。


  1996 年对 IAPO 是时来运转的一年,这一年的 11 月 30 日印度与俄罗斯签署了价值 15 亿美元的苏-30MKI 采购合同,根据合同 IAPO 将向印度提供 40 架苏-30MKI,“I”是代表印度的第一个字母。后于 1998 年 11 月双方签署了增购 10 架飞机的补允协议,使直接购买飞机的总数量增至 50 架。最终在 2000 年 12 月 28 日签署了在印度本土生产 140 架苏-30MKI 多功能战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合同。同时,该合同还包括俄方向印方转交相应的技术文件,这也是俄印合作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军售合同,总价值超过了 30 亿美元(如加上直接购买的飞机则交易总额达 48.89 亿美元)。

  这一合同不但是俄罗斯与印度长期军事关系的延续,也是 IAPO 与印度空军和印度航空制造业长达几十年合作关系的延续。在苏-30MKI 之前,印度空军大量装备的米格-23M 截击机和米格-27 攻击机就是由 IAPO 生产的,在八十年代 IAPO 曾负责帮助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 imited)在纳西克的工厂组建米格-27 的生产线和米格-23 的大修线。可以说 IAPO 是印度空中力量现代化和航空工业现代化的主要合作者之一。

  这也是印度空军第一次拥有这样规模的大型战斗机,在此之前印度曾进口过的 8 架米格-25R/U 是作为战略侦察机使用,并未购买战斗机型装备防空中队使用。在苏-30MKI 之后,印度空军获得了对宿敌巴基斯坦的绝对空中优势。



中国大陆空军第二次现代化之父:空军原副司令员林虎将军。其父早年闯关东到了哈尔滨,同一俄罗斯姑娘相爱结婚。父母双亡后,进了孤儿院,后被一林姓人家收养。参加共军后,改名林虎
在俄罗斯军界和军工集团有着强大影响力的林虎将军,是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式人物。这多少是因为林虎将军有着一半的俄罗斯血统。在莫斯科上层那个神秘的,很难被外人一窥究竟的小圈子里,中国空军中将林虎被称为“自己人”。当然,这一称呼并不意味着这位中国空军副总司令热爱俄罗斯的程度超过了他的祖国。实际上这一称呼的由来也很具代表性。在两军关系恢复的初期,双方之间的了解和信任程度远不如今天这样密切。在一次外事活动中,防空军副总司令伊万•莫斯科维杰也夫上将想知道自己将要会见的那位中国同行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当总参对外联络局的人满足了莫斯科维杰也夫副总司令的好奇心之后,心直口快的空军上将脱口而出:“见鬼!怎么说是个‘自己人’,那就别指望这家伙好对付。” 参加中俄战机交易谈判的老毛子专家经常会说:“没办法,那家伙太了解我们了!”。
1985年9月,担任空军学院副院长的林虎被中国大陆中央军委任命为空军副司令员,根据空军领导分工,主管装备、科研工作,为人民空军的装备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4年10月,67岁的空军中将离开工作岗位,解甲归隐。1997年8月24日下午,已停飞25年、年过70岁的林虎中将,在俄罗斯试飞院总顾问莫斯科维杰也夫上将的斡旋下,在叶利钦总统亲自批准下,林虎中将同俄罗斯试飞院副院长科沃丘尔一起驾驶苏—30型新式战机完成了“眼镜蛇”整套特技动作。飞行过程中,科沃丘克对林虎十分信赖,完全放手让他操作。林虎在古稀之年,操纵着当今最先进的战斗机,完成了最复杂的飞行动作,在空中腾挪了20多分钟!事后,林虎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这次飞行,还了我生命中的一个心愿,为我30年的飞行事业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林虎将军是我个人最敬重的中国大陆的职业军人。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80802_dda8e4046e31734b3dedSQBqzu.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6_9_25_66214_3666214.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80802_4221ff5ca4da83d9e198punm7l.jpg[/IMG]


由第 6 架 Su-27UB 原型机 T10U-6 改装而来的第二架 Su-30MKI 原型机,机身的黄色部位是改装部位。上图是重新涂装之后的图片。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mki06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90220_224576a932757f2d2635Fm2ejH.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7-16 11:50 編輯 ]
作者: ivyang    時間: 2009-4-1 11: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 11:55

引用:
原帖由 ivyang 於 2009-4-1 11:00 發表
好!
ed文章就最正!
好過d灌水帖多多聲!
感谢支持!我个人也很反感灌水的帖子。
作为军武爱好者发贴,就需要相对的严谨。
希望以后多多支持,更希望能就军武方面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探讨。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 17:12

  早在 1990 年两架参加新加坡航展的苏-27 飞机就顺道访问过新德里并为印度空军的将领们进行过飞行表演,同一时期与其竞争的主要是法国的幻影 2000-5。1994 年考尔空军元帅率领印度空军代表团访问俄罗斯的时候,除了洽谈采购新的一批米格-29 之外还就引进苏-30MK 战斗轰炸机进行了小范围磋商。印度空军希望用苏-30MK 取代日益陈旧的米格-27 攻击机。因为卢布-卢比付款模式的崩溃,俄罗斯要求印度方面用美元支付其军火款项。

  1996 年装置推力矢量发动机和相控阵雷达的苏-37 多用途战斗机出现在英国范堡罗航空展上,俄国人建议用苏-37 使用的推力矢量喷管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改装苏-30,俄罗斯人说这种苏-30MKI 将是未来 25 年内最强大的战斗轰炸机,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F-22 的第四代半+飞机。被这一花言巧语搞得心花怒放的新德里马上就接受了莫斯科的建议,甚至在没有看到原型机的情况下就匆忙签署了协议。当时还有一种说法,莫斯科私下表示印度的北方邻国已经在探讨采购同类型飞机的问题,如果新德里不加快动作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指中国大陆)将成为该机的买主。所有这些迫使印度代表团签署了采购协议,为这一还停留在纸面上的型号支付了数亿美元的订金。

  多年后因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I 问题百出而爆出考尔元帅接受了俄国人 150 万美元现金以及价值数十万美金钻石的巨额贪污丑闻,这位元帅大人也因此被革除军籍赶出了空军(这或许也是他们家族的传统)。

  印度空军从 1997 年开始接收第一批飞机,按照合同印度在最初的几年将得到的是基本型的苏-30K,然后逐步提升至苏-30MKI 的标准。有意思的是在第一次签署的合同文本中居然没有提及相应配套的武器系统,这或许是因为印度人考虑到最初获得的苏-30K 根本不具备发射精确制导空地武器和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能力,所以干脆就省了。

  1997 年春第一批 8 架苏-30K(印度空军称为 Su-30MK-1,实际上就是安装了空中加油装置的 Su-27UB,来与第二批区别开来)由安-124 军用运输机分 4 次运抵印度,于同年 7 月 11 日在印度空军浦那基地进行了验收。这些飞机被用于装备 1962 年 2 月 16 日成立的第 24“鹰”中队(该中队的队训为“不胜不归”,飞机的机号为 SB001 至 SB008。“鹰”中队于 1999 年 11 月接收了第二批 10 架苏-30K 型机,机号为 SB009 至 SB018,第二批飞机具有一定限度的精确打击能力,原先是为印尼制造的,后因订货被取消而被转给印度。

  自“鹰”中队装备苏-30 之后,有关飞机和其质量的负面报道一直不断。在使用过程中印度空军官员发现第一批苏-30K 中有几架根本就是原先为俄罗斯空军生产的苏-27UB,因为俄空军没钱买单而一直停放在 IAPO。早先 IAPO 曾经想把这些飞机卖给外国军事订购人被拒绝,在和印度签订合同后这些换上新编号的飞机就被送到印度来充数。在平均飞行 700 小时后,印度技术人员发现所有 8 架战机的发动机叶片都出现裂痕,迫使印度空军不得不在当年 9 月将其全部停飞。这是印度空军首次停飞苏-30 战斗机,也是这个型号的飞机在全球装备国的首次停飞。印度空军官员要求俄罗斯免费更换这些有缺陷的发动机部件,但乌法发动机生产厂(Ufa)要求印度付费更换,因为保修期已过。


Su-27PU就是后来的Su-30 ,最初是给PVO验证的双座拦截机和27P一样没有精确打击能力(PVO也用不到) ,直接以Su-27UB为基础改装开发的,不过Su-30没有UB进气道侧面的刀锋状电战天线。后期的进一步改进型号Su-30K是Su-30出口型 ,简易强化了精确打击能力,迄今为止只有一个国外用户:印度。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220_6ac77406c9d470f4d5df0AXZcH.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220_d6129da2f9baa0818e99iCVdUj.jpg[/IMG]

1999年6月12日下午三时左右,在巴黎航展上编号为01的苏-30MKI被牵引到起飞线处。这架飞机起飞后做出了几个高难度动作,它从大攻角盘旋转入小坡度下降,以接近垂直的角度连续向下做出蛇形翻滚的特技飞行,在以往只有小型的运动飞机可以完成这样的动作,对于重型喷气式战斗轰炸机来讲还是首次。但当它转到第二圈的时候,飞机高度已经很低了, 不料它又转了第三圈滚转,这时飞机已经几乎接近地面了,但凭借向量推力的协助,飞机成功地在极低的高度退出下滑,抬起机头,呈大攻角上仰姿态,准备爬升。无奈高度太低,苏-30MKI的尾部已经接触到地面,尾锥摩擦冒出火花,左侧的向量喷管喷火,左侧机身也相应着火。然而飞机在尾部擦过地面30米左右的情况下,又重新上升。升至70米左右,两名飞行员在K-36D弹射座椅的乘载下弹出座舱,十多秒钟后安全开伞着陆了。而01号苏-30MKI则宣告坠毁。这次事故的另一个结果就是K-36D弹射座椅的销售量大增,连美国都进行了大批量的订货。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0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220_cf320e36b2a9d34f4636Oefk8Y.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220_38c4b31899f2f504261b7az0Cc.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220_9dc80e57b27a4f1bded4mJwIPK.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220_11e1745a3567b6334fc42WonlH.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2 11:31 編輯 ]
作者: hn15003447    時間: 2009-4-1 17:44

不錯精采的文章

雖然我看的很累

不過還是有價值囉

感謝大大
作者: pc073059    時間: 2009-4-1 18:29

回覆後繼續給他看下去
感謝大大的分享我要看我要看!!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2 11:24

  第二批苏-30 飞机表现更是糟糕,发动机故障率非常高。飞机平均飞行 300 小时后发动机就会出现大故障,害得地勤人员只能不时进行大修。印度方面抱怨说,俄方提供的这批发动机有故障,可能会在俄方担保的使用寿命未到期之前就报废,另外在飞机加速飞行状态和垂直爬升状态中有机身滚动现象。俄方则强烈反驳这种指责,称在正常条件下,在担保寿命期内发动机不会提前报废,也不会导致飞行中各种故障现象的发生、俄方调查组认为,出现上述问题不仅是因为南亚地区的于旱炎热天气,还因为印军飞行员使用该型飞机训练时强度太高,还频繁在训练中演练垂直爬升以及“空中眼镜蛇”动作。更重要的是,印度空军的地勤维护工作不到位,在使用维护发动机时比较“粗暴”,使发动机寿命降低。

  对此印度空军参谋长克里希纳斯瓦米将军简直忿忿不平,“不是说我们的飞行员缺乏训练而无法掌握苏-30 吗?现在又说我们的训练强度过高而把飞机搞坏了!看来苏-30只有待在机库里才最保险!”另外,对俄罗斯人关于地勤维护的说法印度军方也深不以为然,他们指出与苏-30同样精密的幻影 2000 已经在印度空军部队中服役多年,却从未出现这些问题。

  印度人还抱怨说,这些苏-30K 飞机的机载雷达探测精度和识别目标能力不足。1999 年 3 月,在印度空军举行的“空中力量”演习中,苏-30K 的机载雷达虽然看得远,但却看不清,在演习中曾多次“击毁”己方飞机。印度空军司令部不得不下令苏-30 的飞行员在依靠肉眼识别目标之前不允许开火,这直接导致了在同年 11 月的边界冲突中参战的苏-30 听任巴基斯坦的 F-7P 大摇大摆地从眼皮底下溜走。

  忍无可忍的印度空军拒绝再接收“半成品”飞机,并威胁将取消整个苏-30MKI 项目。俄罗斯方面则反驳说项目进度缓慢的直接原因是印方的拨款速度停滞不前,IAPO 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来进行苏-30MKI 的研制和试飞工作。从供货方来说,俄方是没有任何理由遭到指责的。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段小插曲,上世纪八十年代克里姆林宫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以极其优厚的条件向印度提供所需的军事技术装备。其中包括向即度空军提供了米格-23/27 攻击机和全套的生产线,而付款条件是按照“卢布-卢比”的模式进行的,且付款期限长达 17 年。苏联解体后,卢布比率狂跌造成卢布-卢比结算模式的崩溃。这之后就没有收到 印方的后续款,俄方估计印度借此赖掉了所欠的 70 亿美元军火债务。所以莫斯科认为印方所提供经费中的一部分理所应当被视为以前的欠款,不过印度人却不这么看。新德里认为卢布-卢比模式崩溃造成付款困难的责任在俄方而不在印方,而且俄罗斯撕毁了前苏联时期签署的协议,不再按照友好价格和条件提供后备零件的行为实在有背信弃义之嫌。

  俄方表示,如果合同最终无法全部完成,俄方不会退还研制经费,如果印度拒绝购买俄飞机,俄将立即废除生产许可授权。此外 IAPO 还威胁要把利用印度提供的发展经费研制出来的新技术装置在苏-30KN 上出售给印度的北方邻国,该国也是巴基斯坦的长期盟友。在此之前印度人在和俄罗斯签定的合同中明确提出,苏-30MKI 型飞机和该机的技术装备不得出售给这些国家。


印度空军最早的一批的Su-30MK-1(实际上就是安装了空中加油装置的 Su-27UB),从斑驳的涂装可以看出日常保养状况不佳。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b006.jpg[/IMG]

印度空军获得的首批真正的苏-30K(SB009~SB018),但该型机接连不断的质量问题令印方大为恼火。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2004122116220800000.jpg[/IMG]

印度于1997-1998年间分两批从俄罗斯接收了8架和10架苏-30K型机,装备在印度西南空军指挥部第24飞行中队。印度此前曾指,这18架苏-30K型机存在许多问题,如没有安装所谓的“前置鸭式翼”,也没有安装先进的推力矢量发动机,因而其机动水平与苏-27区别不大。由于是双座机型,空气动力特性不如苏-27,飞不了“眼镜蛇”机动动作,也做不了更高水平的超机动战术飞行动作。在2005年印度就已经决定放弃将空军现役18架苏-30K型战机改进为苏-30MKI型机,并因各种原因(机体强度和日常维护等方面)确定在2009年底将这一批18架苏-30K全部退出现役。印度原计划准备把这批苏-30K按单价约为2000-2200万美元出售给白俄罗斯,但人家最终没买,买了俄罗斯空军旧的苏-27。下图为参加印度国庆阅兵的而重新涂装了的苏-30K。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U1335P27T1D453835F3DT20070711075445.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xinsrc_2820403101350109205924.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U1335P27T1D511522F3DT20080717093121.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2 11:27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2 15:44

    在经过一系列的讨价还价之后,印俄双方对协议进行了修改。规定在交付了 18 架飞机之后,其余 32 架飞机将在苏-30MKI 研制成功后再交付给印度空军。另外在达成协议的同时,印度开始与法国接触商讨购买 126 架幻影 2000-5 型战斗机。具有长期使用法制飞机经验的印度空军认为,幻影飞机的可靠性或许要比苏-30MKI 高一些。

 印空军第 20 战斗机“闪电”中队于 2002 年 10 月 28 日在普那的洛黑加恩空军基地接收了 10 架苏-30MKI 型战机,成为印空军第一个苏-30MKI 战斗机中队。“闪电”中队于 1956 年 1 月 1 日成立(中队的队训为“快速和猛烈”),中队的机徽是鹰和三道闪电,指挥官为贾姆瓦尔中校。

  很快,这些真正的苏-30MKI 也被证明是不太可靠的,这种比较适应俄罗斯干燥寒冷气候的飞机在印度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的故障率简直高得惊人!飞机累计飞行时间不到 120 小时就必须回厂大修,刚刚换上的发动机叶片很快就发生破损。Ufa 的专家认为,之所以在 AL-31FP 发动机的叶片上发现裂痕是由于飞机在起飞或者是降落的时候发动机进气口吸入了异物,例如石子等造成的。问题就出在印度空军糟糕的机场环境和不称职的管理。但是这些发动机目前还是可以使用的。

  印度空军对此大为恼火,他们指出同样在这些机场使用的米格或幻影飞机 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而且无论 IAPO 或是 Ufa 都没有向印方交付维修这种损伤的特殊工艺设备。另外让飞行员驾驶着发动机叶片上有裂痕的飞机执行训练和战斗任务简直是拿他们的生命在开一个“血淋淋”的玩笑!

  不过经过前一阵折腾的印度人不愿也不敢再和俄罗斯人较真,情愿等供应商找出问题所在。IAPO 和 Ufa 也进一步表示将同印度空军保持紧密合作,而且他们已经发现了导致发动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并已经向印度的专家提议为战机发动机的进气口加装保护装置。除此之外,他们已经研究出所需要的特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一些特别的工具已经提供给了印度空军。

  苏-30MKI 上装置的法制航空电子系统与俄制平台的匹配问题也体现出来,在飞机起降后发现法制液晶显示器的表面出现结雾现象,地勤人员往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保证飞机处于“干爽”状态。“闪电”中队的地勤人员称自己为全印度最无奈的美容师。不过这一情况未出现在印度空军最新引进的同样装置有液晶显示器的幻影 2000 上。

  另外,作为战斗轰炸机的苏-30MKI 到今天也没有装置任何精密制导空地武器的迹象,在苏-30K 和苏-30MKI 上装置的是 R-73 红外格斗空空导弹和R-77 中程空空导弹,还有一些照片显示飞机被挂上无控火箭弹和常规炸弹,这使西方观察家感到迷惑不解,到底印度空军是把苏-30MKI 作为空优战机还是当作真正的战斗轰炸机使用?俄罗斯方面对此的解释是,“或许是我们的印度朋友在采购飞机的同时忘记了给武器买单,又或许是他们忘了飞机还有这一能力,反正这种事情我们并非第一次遇到”!

 最令印度方面感到恼火的是,他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推力矢量控制技术(TVC)也出现问题。虽然装置有推力矢量喷管的苏-30MKI 能够做出“弗罗洛夫酒盅”这样的超机动动作,但印度人在感到欢欣鼓舞的间时却发现了另一大问题。俄国人曾声称 AL-31FP 上使用的这种喷管的寿命是 250 小时,并将最终延长到 500 小时。而实际上这一相当复杂的技术并未达到可大量使用状态,一般在使用 20 多个小时后就必须更换,而且极易出故障。对于印度方面的抱怨俄罗斯人的解释是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初期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需要时间来完善。俄方还要求印方提供更多的资金,以用于矢量喷管的完善工作。


印空军第 20 战斗机“闪电”中队于 2002 年 10 月 28 日在普那的洛黑加恩空军基地接收了 10 架苏-30MKI 型战机,成为印空军第一个苏-30MKI 战斗机中队,在这之后,印度空军的 Su-30MKI 也改成浅灰色涂装。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100_402485_b756f79e4655fb9.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xinsrc_2620205200833359187853.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mki20sqn.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1_15191G244.jpg[/IMG]

未完待续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2 15:56

     进入 2000 年以后,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加强了与印度相邻地区的军力建设。其苏-27 战机和苏-30MKK 战斗轰炸机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屋脊的上空。印度军方对于穿透力强大的苏-30MKK 尽量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尽管苏-30MKK 拥有更强的对地攻击能力、更大的载弹量和苏-30MKI 完全无法相比的完好出勤率。另外宿敌巴基斯坦在该国帮助下正全面推进三军现代化,“雷电”式多用途前线战斗机和更为先进的空中优势战斗机将在最近的将来装备其空军。这将打破印度空军对巴基斯坦形成的“数量+质量”的双优局面。

  面对如此压力印度空军唯有加快现代化进程,可是国产的 LCA 战机计划的裹足不前使这一努力受到影响。无可奈何的印度人意识到加快苏-30MKI 的装备速度似乎是唯一的解决之法。2003 年 4 月 16 日于普那空军基地恢复了第 30 战斗机“水牛”中队的番号,该中队装备了俄罗斯最新交付的 12 架苏-30MKI 型战机,中队指挥官为辛格空军中校。该中队原来装备米格-21FL 战斗机,成立于 1969 年 11 月 1 日(中队的队训为“无比勇敢”)。

  不过就在“水牛”中队装备该机不到一个月后,该中队和“闪电”中队的苏-30MKI 飞机因为质量原因而全部停飞。这是苏-30MKI 飞机自装备印度空军以来第二次因质量问题停飞,也是全球范围内这一型号飞机的第二次停飞。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印度本土生产苏-30MKI 的计划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IAPO 在过去的几年间向 HAL 派出协调小组,以协助印方到 2004 年生产出首架苏-30MKI 飞机。HAL 官员表示,俄罗斯小组向印方提供了技术细节和飞机图纸,生产进度被要求加快,要求在今后 10 年间制造 140 架苏-30MKI,而非原先计划中提出的 14 年期限。印度空军希望用 190 架苏-30MKI 编成 9 至 10 个中队,除部署在新德里及重要战略方向外,还将部署在孟买、加尔各答、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以担负对巴、对华机动作战任务和保卫安达曼海域及印度洋领空任务。印度海军也将装备相应数量的苏-30MKI。

  IAPO 向 HAL 在孟买附近的纳西克工厂生产苏-30MKI 的车间提供装配线设备和仪表系统。整个生产设施在 2004 年初完工。2005 年 6 月首批两套用于许可证组装苏-30MKI 战斗机的组装部件已经运到纳西克,并将由 HAL 自行组装。按计划,第一阶段将使用俄罗斯的配件进行组装。从 2007 年开始,印度专家将自行建造和组装苏-30MKI 战机。另外这个军售合同中还包括六个小 合同,包括向印提供技术装备、提供用于许可证生产的技术文件、俄专家前往印度进行技术协调和咨询、在俄为印培训专家、改造生产苏-30MKI 战机的企业和简化生产技术进程。

  参与许可生产苏-30MKI 战机的共有 5 家印度工厂,它们分别是:位于纳西克的总装厂,它将负责整个飞机的组装和生产任务,最终以每年 14 架的速度生产飞机。位于克勒格布尔的发动机制造厂将负责按照许可证生产 AL-31FP 发动机,该厂也将负责 AL-31FP 发动机的大修工作。AL-31FP 将是第一种由印度自行生产的涡轮凤扇发动机。在此之前曾经计划在该厂生产米格-29 战斗机使用的 RD-33,但 无果而终。位于海德拉巴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将负责“雪豹”(Bars)无源相控阵雷达的生产,而位于克尔瓦的航空产品生产厂和位于勒克瑙的燃料机械仪器设备生产厂负责其余的部分。

  HAL 表示将最终完成整个苏-30MKI 系统的全面国产化,但是从 HAL 自上世纪 60 年代按许可证生产的米格-21 到今天依然无法做到全面国产化的情况来看,完成这一目标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实际上苏-30MKI 从性能上来讲的确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战斗轰炸机,只是大量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测试就交付给印度空军使用,所以飞机一直无法达到完善的地步。再加上印度空军糟糕的后勤维修能力,使得苏-30MKI 毛病百出纠纷不断。但无论怎样苏-30MKI 都将使印度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获得前所末有的提高,就目前看来它在空中优势方面在南亚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


实际上苏-30MKI 从性能上来讲的确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战斗机。从目前公布出来各种迹象和技术数据来看,印度的 Su-30MKI 更侧重对空作战的格斗截击能力,而不是特别强调对地攻击能力和强大的穿透力,相对的单机的载弹量在重型战机中也算不上高。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7112683514.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MKIa.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MKI.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90220_b62b14179b718bc57b98RrPv8K.jpg[/IMG]

未完待续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2 16:09

     苏-30MKI 是由苏霍伊设计局和 IAPO(伊尔库斯克飞机生产联合股份公司) 共同研制的,总设计师拉科维奇还参加过苏-33 和苏-35 的研制工作。与常规型苏-30 相比,在苏-30MKI 的气动布局中增加了全动前翼形成了“静不稳定三翼面布局”。前翼也由飞控系统控制,能够在负 50°/正10° 的范围内偏转。除了能改善大迎角操纵性和稳定性外,苏-30MKI 已完全消除苏-30K 在类似状态下驾驶和瞄准时的抖振。前翼还能够完成一系列其他重要功能,包括能前移空气动力焦点,从而极大地降低静安定性。飞机的不安定程度在有外挂时会根据载荷的不同而改变,通过运用前翼就能够控制其不安定程度。在湍流大气层低空飞行时,前翼是纵向振动和抖动的主/被动“减震器”,这就大大地提高了飞行安全性,减小了机体载荷,增强了舒适性,尤其是在颠簸情况下提高了飞行员的作战能力。飞机上所采用的空气动力改进举措,能够降低机身和翼根部分载荷。这样一来,同样也能够在末增强机体结构的情况下保障获取持续过载达 8.5g。

  苏-30MKI 机体结构与苏-27UB 相似,飞机根据一体化空气动力布局研制。按此布局,飞机的机身和机翼形成一个统一的升力机体。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机动时的高升力系数和良好气动性能,同样能保证跨音速和超音速时较低的波阻。此布局的特点是机身沿翼展平缓过渡到机翼,能够保证更合理地使用飞机内部容积(包括增加燃油箱)。与苏-27UB 中上,苏-30MKI 飞机上的方向舵面积有所增加。机身主要由铝合金制成,也大量使用了钛合金。机翼前缘后掠 42°,前缘襟翼可自动偏转。飞机座舱里配备了 K-36M 弹射座椅。沿用了苏-30 的空中加油装置。

  苏-30MKI 装置有两台带有轴对称亚音速单铰接式可转向尾喷管,可保证正负 15° 角垂直平面范围内推力矢量偏转的 AL-31FP 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2X12,500 千克)。可转向喷管控制系统传动部分的能源由飞机的液压系统提供。AL-31FP 带有随动装置,随动装置与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电路交连。飞行员只使用发动机油门杆操纵动力装置,而喷管转向则按照电传操纵装置的指令,根据飞行员操纵飞机驾驶杆的情况和飞行条件自动完成。两台 AL-31FP 可保证苏-30MKI 在迎角 90°、速度接近零时能有效控制飞机。

 在进行所有可能的机动飞行时和在超机动状态,其中包括在接近零速度和动态负速度的情况下,苏-30MKI 的动力装置都能稳定地、无喘振地工作,这是由于所采用的低压压气机稳定性由第四级保证。为此,在低压压气机中装入了可调进气导流环,该导流环叶片的定位角可以在负 30°-0° 范围内变化,从而保证压气机的第一级在远离失速条件的最佳状态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低压压气机几乎感觉不到由超音速尖唇进气道产生的气流不均匀性。由于外驳中装有气/气热交换器,在 AL-31FP 发动机中几乎不存在加力燃烧室与低压压气机之间的音响反馈,因为无论是压力扰动,还是加力燃烧室脉动,都不会进入低压压气机。这样使装置 AL-31FP 的飞机可以用尾巴朝前的状态飞行。所有这些这使苏-30MKI 具有超机动性能力,大大提高了飞机在空战中的机动性。

早期的Su-30MKI 的矢量喷管,在技术并未成熟,因此在使用的寿命上极其的短。后期经过不断的努力,性能基本上稳定了,但离当初的设计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下图为早期在改装的SU27PUB试验二元TVC的图片,以及最终安装在Su-30MKI 的矢量喷管。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90107_d18825db8fe335b30c2f73W0ZA.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90107_f12e153b95d1248c1670XU8lYe.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al41fu12a7439oi7.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xinsrc_2820403101350109205924-2.jpg[/IMG]

感谢大家的支持,因工作上的原因,今天只能更新到这里.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2 16:32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9 15:50

寒春无尽清明近,悼念亲人九泉魂,人间最真亲情心,悲欢离合泪沾襟。" 愿天下儿女心,于清明时节为先贤至亲献上一份敬意。
因清明节回了一趟老家给去年过世的父亲扫墓,没能有时间持续更新,望谅解

 根据印度空军的要求,在飞机上配备有法国和以色列生产的机载电子设备,其中包括法国赛克斯坦公司生产的 VEH3000 平视显示器(HUD)和大气计算机。座舱内配备了两大两小的 MFD-55 多功能液晶彩色显示器(LCD),该显示器能显示数据库输出的三维或二维地形图,能将攻击地面目标的补充信息输入到改装的平视显示器上。该显示器还可实现目标识别,使雷达影像和光电雷达影像与数字地图重叠。采用法国的 LVT 数据琏总线,任务计算机由印度自行研制。导航系统为法国通用电气设备与机械公司(SAGEM)的 GPS/INS,这是一种能与俄罗斯 GLONASS 和美国 GPS系统协同工作的卫星导航装置。

 飞机上装有带抗振接收机和安装新数字软件的长寿命致冷系统的新式 OLS-30 光学雷达,它是由乌拉尔光学机械厂生产的,红外器件为 52SH。系统可根据目标的红外辐射源搜索、探测和跟踪空中目标,当飞行员目视观测可见目标时,用于确定可见目标坐标、测量距离,并完成瞄准空中和地面目标的任务。OLS-30 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用于在 60° 方位角和 12° 高低角视场内进行自主搜索空中目标,在简单气象条件和中空、对发动机在“最大”工作状态的米格-21 一级的飞机目标发现距离达 60 千米,在 3X3° 区域内,自动截获距离不小于发现距离的 70%,并能在瞄准线角度速度达 25°/秒范围内自动跟踪空中目标。红外探测仪和激光测距器在内的光电雷达及抗于扰引导设备可根据地面指挥所的命令,在指令状态将飞机导向目标。

苏-30MKI 的机载武器包括苏式飞机上传统的 30 毫米机炮,12 个外部挂点可挂载 8,000 千克的各种武器,包括主动雷达制导的 R-77 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半主动雷达制导或被动红外制导的 R-27 系列中程空空导弹,近距红外制导全向格斗的 R-73 空空导弹,Kh-31A 空舰导弹和 Kh-31P 反辐射空地导弹,Kh-29 系列空地导弹,100、250、500 千克航弹和集束炸弹。飞机翼展 14.70 米、机长(不含空速管)21.94 米、机高 6.36 米、机翼面积 62.04 平方米。空机重量 17,700 千克、正常起飞重量 25,670 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35,000 千克、机内油箱燃油 9,400 千克。飞机最大平飞速度 2,125 千米/小时,实用升限 17,500 米,航程 3,200 千米,作战半径为 1,400 千米。


N011M“雪豹”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研制的最先进的一款雷达,采用混合相控阵雷达天线设计,属于无源相控阵雷达。N011M使用与美欧国家有源相控阵雷达类似的接收机技术,并拥有类似的灵敏度和旁瓣抑制性能。发射机则由行波管和天线阵列背面的波导馈电系统组成,与B-1B和“阵风”战斗机使用的无源相控阵雷达类似。N011M的研制无疑是现有无源相控阵雷达与西方同时代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过渡产品,同时,它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俄罗斯设计人员无法获得砷化镓功率晶体管的事实,这种晶体管是美国现有相控阵雷达的基本组成部分。N011M目前仍在批量生产当中,主要配备在伊尔库特飞机生产有限股份公司为印度、马来西亚生产的苏-30MKI/MKM上。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315173946313.jpg[/IMG]

Su-30MKI 前后座舱仪表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000su30mkifwdcockpit1s2pq4.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000su30mkiaftcockpit1s2ar3.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9 17:24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9 16:48

兄弟睨墙--苏-30KN

        与外界想象的不同,实际上第一架双座型苏-27UB 教练战斗机是由阿穆尔共青城加加林厂(KnAAPO)于 1984 年和苏霍伊莫斯科试验生产厂联合制造出来的。后者直属苏霍伊设计局,该厂负责新型飞机的试制和改进型飞机的改装工作。第一批交付部队使用的苏-27UB 也是由 KnAAPO 生产的,该厂也是苏-27 系列飞机的主要生产基地。

  KnAAPO 成立于 1934 年,在航空系统的编号为 126 厂。该厂的第一批产品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 R-6 侦察机。1938 年,该厂开始生产伊留申设计局设计的伊尔-4 远程轰炸机及其改进型。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 126 厂总共生产了 2,700 架伊尔-4,有力地支援了苏军的作战行动。战争结束后 126 厂开始生产里-2 运输机,直到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开始转产喷气式飞机,最初的产品是米格-15 比斯战斗机,尔后开始生产米格-17 系列飞机。当时大量装备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17 飞机就是由该厂生产的。126 厂还直接负责支援在中国的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米格-17 飞机。到 1958 年 126 厂共生产各型米格-15 和米格-17 近 3,000 多架。

  五十年代中期,随着苏霍伊设计局的重新恢复,126 厂开始负责生产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出来的超音速战斗机。1958 年 3 月第一架量产型苏-7 攻击机首飞成功,这是由 KnAAPO 生产出来的第一架超音速喷气战斗机。两年后苏-7B 开始大量投入生产,整个苏-7 系列一直生产到 1971 年。这个时候 126 厂正式更名为“加加林远东机器制造厂”,与此同时可变后略翼的苏-17 飞机进入批量生产。1972 年装有推力更大的 AL-21F-3 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上也更为先进的苏-17M 成为该厂的主要产品。

  两年后 KnAAPO 开始生产改进型苏-17M2 飞机,该机装有新型机载设备并可挂载空地制导武器。1976 年该厂开始生产增大油箱和战斗效能的苏-17M3 和苏-17UM 战斗教练机。1980 年,配备有数 字式瞄准导航综合系统的苏-17M4 被制造出来。同一时期,苏-17 的出口型也在 KnAAPO 投入生产。1972 年开始生产供东欧国家使用的苏-20(苏-17M 出口型)战斗轰炸机。1976 年开始生产苏-22 飞机(装有 R-29 涡喷发动机的苏-17M2 飞机改进型)。1978 年开始生产苏-22M 和苏-22UM 飞机(苏-17M3 和苏-17UM 的改进型)。这些飞机被广泛出口到华沙条约国家、阿拉伯国家和秘鲁。KnAAPO 批量生产了 15 种苏-17 改进型飞机,生产总数达 2,500 多架。

  前苏联领导层是考虑到 KnAAPO 的生产任务过于繁重,才将苏-27UB的生产任务转移到伊尔库斯克飞机生产联合股份公司(IAPO)的。与 KnAAPO 本比,IAPO 问样是前苏联航空界老资格的生产企业,而且与苏霍伊设计局的开山鼻祖巴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本人有着一段渊源。

 IAPO 同样成立于 1934 年,当时生产的是 SB 飞机和由巴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本人亲自参与设计的伊-14 战斗机,那个时候苏霍伊设计局还没有建立。1941 年 IAPO 转产 PE-2 俯冲轰炸机,同时也生产伊尔-4 轰炸机。在战争的后期,IAPO 还生产了叶尔-2 远程夜间轰炸机。


苏-22是前苏联60年代中期研制的单座变后掠翼战斗/攻击机,是在苏-20基础上改进的出口型。虽然它没有米格-21、米格-23那么有名,但是却是冷战时期苏联空地支援的重要力量,但却被米格系列的光环所埋没,我只知道苏-22参与了利比亚与美国的作战以及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下图为波兰空军的苏-22以及能携带的武器(X-58北约代号AS-11,远距反辐射导弹)。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22a.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22.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22b.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8214233754299.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9 17:29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9 17:09

  卫国战争结束后,工厂投入图-2 飞机的生产,紧接着在 1951 年开始生产图-14 喷气式中程轰炸机,这是该厂生产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在准备生产图-14 的时候苏霍伊设计局因为苏-15(旧苏霍伊局的编号,苏局恢复后重新进行了飞机编号排列)研制失败被解散,苏霍伊本人被下放到 IAPO 劳动改造。IAPO 的工厂厂长扎日吉十分看中苏霍伊的个人能力,将组织生产图-14 的工作完全交给苏霍伊负责,两人也因此成为莫逆之交。在 1953 年 5 月苏霍伊设计局恢复后苏霍伊任命他为苏霍伊设计局莫斯科试验生产厂的厂长。

  从 1953 年到 1957 年,IAPO 参与了著名的伊尔-28 前线轰炸机的生产工作。这种前线轰炸机大量装备前社会主义国家并一直服役到今天。五十年代末开始,IAPO  组装生产出第一批安-12 中型运输机,这是 IAPO 生产过的最大型飞机,与此同时还生产富有传奇色彩的雅克-28 多用途飞机。1961 年以后,安-24 支线客机开始在 IAPO 投入生产,这种飞机曾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集团国家,中国在这种飞机的基础上生产出运七型飞机。不过在 IAPO 产量最高的是六十年代末开始生产的米格-23UB 战斗教练机和米格-27 攻击机。一直到 1985 年,IAPO 总共生产了近 800 架米格-23/27 飞机。作为远东地区的飞机制造厂,IAPO 自进入喷气时代以来几乎参与了前苏联所有主要设计局的机型生产工作,这在前苏联的航空系统中是相当罕见的。这也证明了 IAPO 有着极强的转产和适应能力。

  从 1986 年开始,IAPO 转产苏-27UB 战斗教练机。这一年的 9 月 10 日,IAPO 制造的第一架批生产型苏-27UB 的检验飞行由 IAPO 的试飞员布拉诺夫和伊万诺夫完成。之后 IAPO 就作为苏-27UB 的专门生产单位为空军和防空部队生产这种大型战斗教练机。在苏联解体后,苏-27 被允许出 口。IAPO 也参加了向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提供苏-27UB 战斗教练机的生产工作。


  与 KnAAPO 有所不同的是,虽然巴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本人曾经在 IAPO 工作过,但该厂在苏-27UB 之前没有生产过任何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飞机。也没有参与过苏-27 的研制过程和样机的生产制造。只是为了保证 KnAAPO 首够完成军方苏-27 的生产任务,苏共中央政治局和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就想当然地将苏-27UB 的生产工作调到了 IAPO。从历史条件上来说,IAPO 远不如 KnAAPO 和苏霍伊设计局之间的关系密切。再加上 IAPO 本身有一定程度的研制能力,这为日后 IAPO 和苏霍伊设计局之间因苏-30KN 造成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从 KnAAPO 的立场来说,在前苏联计划经济时代自己本身的生产任务都忙不过来,对于将自己开发出来的苏-27UB 转移到别的工厂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可是在苏联解体,军方大幅削减甚至中止军事技术装备采购的窘境下,少完成一架苏-27 的出口生产任务就意味着全厂工人少发一年的工资,这自然不能等闲视之。只是在苏霍伊集团上层的强大压力下,KnAAPO 才没有恢复苏-27UB 教练机的生产线,虽然这对后者来说是易如反掌。

  除了以前提过的外国军事订购人采购了大批 KnAAPO 生产的苏-27 飞机外,越南(Su-30MK2V)、印度(Su-30MKI)和马来西亚 (Su-30MKM)等国都已经采购了 IAPO 生产的苏-30 系列飞机。对于 IAPO 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就,反过来讲就是 KnAAPO 的痛苦。


阿穆尔共青城加加林厂(KnAAPO)生产数量最多的米格-27。米格-27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3C基础上研制的战斗轰炸机。原称米格-23Б,后改称米格-27。1969年完成设计,1970年8月20日首飞,1971年开始批生产,至80年代后期停产时共生产了1000多架,其中1973年改称米格-27以后的各型就有910多架。该机曾经出口华约多个国家,印度也于1980年代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米格-27。该机外观上与米格-23相似,但是机头取消了大型对空火控雷达,改为对地光电装置,机头变小并下倾,增大背脊面积,重要部位增加了装甲。由于对地攻击对机动性要求不高,米格-27换装了简化的进气口和喷口。这使得米格-27的超音速性能与米格-23相比有下降,但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mig-27mig23.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mig27_5.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mig27_weapon.jpg[/IMG]

未完待续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9 17:21

  在向印度推销苏-30MKI 获得成功后,IAPO 在苏-30 的基础上发展了苏-30KN 飞机。与苏-30MKI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编号“蓝色 302” 的苏-30KN 进行了首飞。这是第一架也是唯一的一架苏-30KN 原型机。苏-30KN 是苏-30 系列中最简单的改进型号。由于完全利用苏-27UB 的机体、动力装置和飞控系统,从外形上来看苏-30KN 与苏-27UB 没有任何不同,只是将武器挂架进行调整以挂载大型空地武器。另外将原来的 N001E 雷达换装为 PERO 相控阵雷达天线,不过即使有订货,雷达的改进工作也要在 38 个月之后才能完成。实际上 302 号机本身也不是全新制造的,而是 IAPO 在原先用于测试的苏-27UB 的基础 上改进而成的。这架飞机上有重新设计的座舱系统,包括有三个液晶显示屏,其中两个 MFI-9 型显示器的尺寸为 17.8 厘米X12.7 厘米,另一个小一些的显示器安装在它们中间,座舱内仍保留了备份的传统仪表。

  苏-30KN 在一开始就没有得到苏霍伊设计局的支持,而且是在后者的强烈反对之下,完全依靠 IAPO 自力完成的。IAPO 研制该机的目的是为了与 KnAAPO 争夺外国军事订购人的出口市场,这一离经叛道的行为自然使苏霍伊设计局感到不快。苏局怕因此激怒好不容易拉到的印度客户。虽然苏-30KN 没有采用任何为苏-30MKI 研制的新装备,但苏霍伊高层依然担心新德里会因此产生不快。同时苏-30MKI 在研制和交付使用过程中已经有太多的麻烦了,在这一情况下再去激怒印度人实属不智。

  苏霍伊公司第一副总经理、苏-30MKK 战斗机的项目总师柯内舍夫在接受中国《环球时报》记者石丁先生的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批评苏-30KN 是 IAPO 中一群不切实际的人搞出来的不切实际的项目,是注定没有前途的“烧钱工程”。似乎是为了即证柯内舍夫的话,从 1997 年苏-30KN 首飞成功到今天没有获得任何订单。不过 IAPO 在这个型号的基础上开发了供印度尼西亚使用的苏-30MK,这一次苏霍伊设计局负责提供技术支援。

  苏-30KN 虽然没有从 KnAAPO 手中抢走任何订单,但也为后者敲响了警钟。原来竞争者不但来自西方,自家人照样会来挖墙角。KnAAPO 拒绝再与其他兄弟厂分享自己的成果,这意味着所有“侧卫”新改型,只要是由 KnAAPO 负责研制生产的,其教练型也将由 KnAAPO 自行负责。其中包括为海军航空兵的苏-27K 研制生产教练型苏-27KUB,和为苏-35/37 飞机生产教练型飞机。前面提到过,苏-35/37 飞机的试生产工作是由 KnAAPO 和苏霍伊设计局联合进行的,而不是直属的莫斯科试验生产厂。在生产了将近 12 架苏-35 飞机后,KnAAPO 在九十年代末期生产出第一批苏-35UB 双座教练/攻击战斗机。编号“蓝色 801”的苏-35UB 于 1998 年完成首飞。


IAPO(伊尔库斯克飞机生产联合股份公司)原计划用苏-30KN这一“更便宜的”苏-30 系列战斗轰炸机来抢夺市场,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蒙到客人,彻底的变成了“烧钱工程”。不过还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供印度尼西亚使用的苏-30MK,也算起死回生捞回了损失。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kn.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KN.jpg[/IMG]

未完待续
作者: carter00544    時間: 2009-4-10 05:37

很好 很全面
非常感謝編寫
作者: hr1995    時間: 2009-4-10 19:05

雖然很麻煩,必須要自行轉換字體,才能看得懂,但這確實是一篇很詳盡的兵器發展史的說。支持一下的說了啊!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3 11:23

英雄本色--苏-30MKK

  还是在 1996 年末,苏霍伊设计局就曾透露过一种正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苏-35/37 的双座攻击型飞机。项目总指挥西蒙诺夫表示,这种新飞机与为印度研制的装有推力矢量喷管、前翼、双座的苏-30MKI 完全不同。新机的核心是在苏-27M 这一空中优势战斗机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具有强大对地攻击能力的远程遮断打击飞机。不过,在当时这一消息并没有被多数人所注意。

  1999 年 3 月 9 日,编号“蓝色 501”的苏-30MKK 首架原型机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进行了首飞,最后一个“K”代表 KnAAPO 的第一个字母。到 5 月 19 日,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配工作后再次试飞,试飞员是阿维里扬诺夫。第二架原型机,编号为“蓝色 502”的苏-30MKK 于 6 月 19 日飞上蓝天。编号“蓝色 503”和“蓝色 504”的第三架和第四架苏-30MKK 则在那一年的晚些时候被制造出来。后者主要负责武器和电子火控系统的测试工作。同年 8 月 15 日,俄罗斯联邦空军总司令阿纳托利·科尔鲁科夫上将在接受西方记者的采访中证实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已经签署了苏-30MKK 的采购合同,将购买成“打”的苏-30MKK 飞机。

  早在苏-35UB 双座教练战斗机的研制之初,该项目总师柯内舍夫就决心在这一新设计机型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双座战斗轰炸机,而不是在已经成熟的苏-27UB 基础上换些电子设备挂几枚空地导弹来做秀。考虑到俄罗斯军方和杜马中某些保守势力对于向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出口最新军事技术装备持强烈否定态度,苏霍伊局和 KnAAPO 决定让新型飞机沿用国防部已经批准的出口编号,也就是后来的苏-30MKK。不过,在苏霍伊集团和国家武器进出口总公司在上报俄政府和军方的材料中,依然将这一机型称为苏-30MK。这一手在当时不但糊弄了俄国内的保守势力,也把某些所谓的军事观察家们着实戏弄一番。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是这一军售项目的主要推动者。正是在总统办公厅的强力于预下,苏-30MKK 这一具有强大对地/海攻击能力的战斗轰炸机才得以“孔雀东南飞”。

  和苏-35 一样,苏-30MKK 是在苏-27SK 的基础上以电脑辅助设计技术(AD/CAM/CAE)对机身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后制造出来的。工程技术指导是副总工程师萨福诺夫。苏-30MKK 和苏-35UB 是 KnAAPO 第一批采用这种应用技术设计制造出来的飞机,在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确定了采购意向之后,正以 CALS 工艺技术进行苏-35UB 工程项目的设计小组迅速转向,第一架苏-30MKK 原型机从最初准备投入设计到实际制造出飞机只用了 9 个月的时间,除了 KnAAPO 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种飞机在构型上非常类似,为设计小组和试制车间提供了方便。

 在开发生产飞机的过程中对其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改变,运用了新型铝铸造合金,并更广泛地使用了复合材料。首先是作了旨在增大航程和加大载荷以及机身强度的一系列改进。为了达到增大航程的目的,为飞机配备了带加大尺寸油箱的新式外翼(油箱外壁是机翼可拆部分的第 13 翼肋,而不是以前的第 9 翼肋)和加大面积、高度和厚度的新式垂直尾翼,在这种由碳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的垂直尾翼内部设置了整体油箱,机翼和垂尾中的整体油箱为飞机增加了近吨的燃油。与苏-27 相比,苏-30MKK 的垂直尾翼弦长和高度都有所增大。其实苏-30MKK 在设计之初就沿用了苏-35UB 的机体结构,这也是为什么苏-30MKK 的垂尾乃至整个气动外形与苏-35UB 非常相似的原因,但绝不是当初某些西方军事记者认为的,苏-30MKK 采用如此设计是为了装备更大的 UHF 天线。


苏-30MKK 首架原型机 1999 年首飞成功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mkk_01.jpg[/IMG]

第二架原型机,编号为“蓝色 502”的苏-30MKK 于 6 月 19 日飞上蓝天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mkk_02.jpg[/IMG]

苏-30MKK第三架原型机“503”试验发射 Kh-29 电视制导空地导弹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MK-21.jpg[/IMG]

苏-30MKK 第四架原型机,编号为“ 504”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mkk_09.jpg[/IMG]
作者: ivyang    時間: 2009-4-13 12: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3 13:41

感谢大家的支持


   除了机翼油箱/舱加大容量和在垂直安定面里增加两个油箱外,飞机还有 4 个机内油箱,3 个在机身和中翼内,1 个在外翼内。前机身油箱/舱(1 号油箱)容量为 3,150 千克,中翼油箱/舱(2 号油箱)为 4,150 千克,后机身油箱/舱(3 号油箱)为 1,053 千克,机翼油箱/舱(4 号油箱)为 1,552 千克,在燃油密度为 0.785 时,机内油箱的总燃油储量为 10,185 千克(含垂直安全面油箱 280 千克燃油)。另外苏-30MKK 还制定了基本和中间加油方案,按基本加油方案,1 号油箱不加油,2 号油箱部分加油,此时的燃油储备为 6,962 千克。按中间加油方案,2、3、4 号油箱和垂直安定面油箱全部加满油,1 号油箱部分加油,此时的燃油储备为 9,640 千克(将根据执行任务的不同设置加油方案)。

  苏-30MKK 对机身头部和中央尾锥形梁的结构进行了修改,雷达整流罩锥体改成可拆卸式的,在机头设备舱接近雷达和光学雷达部件的位置开设了舱口。在机头段左边设置空中受油系统的伸缩管,而光学雷达的瞄准器(传感器)则从飞机轴线向右移。

  苏-30MKK 配备有空中受油系统,可用空中加油机或配备了标准加油吊舱的同型飞机为其加油。受油率 90~2,300 升/分钟。空中加油应在高度为 2,000~6,000 米,速度为 450~550 千米/小时时进行。受油伸缩管配置在座舱左前方,并配备了夜间受油照明灯。

  在所有苏-30 系列飞机中,苏-30MKK 是当之无愧的“大块头”,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 38,000 千克,仅次于苏-27IB/34。这也使苏-30MKK 的最大极限载弹量创记录的达到 12,000 千克,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先进战机中,载荷最大的,不但超过同门师兄苏-30MKI(8,000 千克)也超过了美军 F-15E(11,113 千克),甚至超过了 Tu-16 中程轰炸机。最重要的是,苏-30MKK 允许在 38,000 千克的极限重量之下起飞(满载满油状态)!

  这样大的载荷设计和极限起飞能力,主要是为了迎合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对远程战斗轰炸机的需要,在苏-30MKK 机翼根部添加两个载重 2,000 千克的挂架,以挂载 Kh-59ME 等大型空地导弹。起飞重量的增加要求加强起落架和某些其他结构件,最显著的就是在带半摇臂式支柱的起落架前支柱上安装了一对尺寸为 620X180 毫米的无刹车机轮,以取代以前使用的一个尺寸为 680X260 毫米的机轮。除此之外对飞机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加强,飞机的最大使用过载达到 9g。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苏-27/30 在进入到马赫数 0.70 到 0.9 范围内时,其使用过载会降到 7g 左右的问题在苏-30MKK 上己经得到解决。这也是苏-30 系列中唯一达到这一指标的型号,另外,在侧卫系列飞机中,也只有苏-30MKK 和苏-35/35UB 及苏-37 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苏-30MKK 和苏-35UB 在结构上本来就极其相似,两者间超过 85% 的零部件可以互通使用。

  苏-30MKK 的飞行员座舱是串列双座式的,座舱盖也由两部分构成,即固定风档和两个飞行员共同的可向后上方打开并可抛部分(舱盖),后座位置稍高一些,以保证其在各个方向都有良好的视界。两个飞行员的工作位置都装备了第二批 K-36M 型弹射座椅,分别安装在后仰的 1 号和 2 号座舱壁上。与最初的苏-27UB 和后来的苏-30MKI 有所不同的是,在飞行员座舱的某些重要部分进行了特别加强,机身油箱和飞机的其它一些重要部位也进行了结构上的特别加强处理,提高了飞机的作战生存能力。


在所有苏-30 系列飞机中,苏-30MKK 是当之无愧的“大块头”,能挂载几乎所有的俄制空对地(海)精确制导武器系统,是苏-30 系列飞机中对地(海)攻击能力较强的,严格来说苏-30MKK是专用型战斗轰炸机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30MKKX-59.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30MKK.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73211045494.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2149735_2005030614144037828700.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2149735_2005030614144040571500.jpg[/IMG]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13 16:22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3 14:33

    苏-30MKK 采用的综合式航电系统是开放式结构的,各子系统除了有自己的主控电脑外、还以一个中央电脑为中心构成综合信息网络。苏-30MKK 的中央电脑是由国家航空系统科学研究院和拉明斯克耶仪器制造设计局联合研制的,项目总师是詹治卡瓦。核心为 MVK 任务计算机,运算速度可达 100 亿次/每秒。采用 1553B 数据总线(苏-27SM 也采用该总线),新程序及新一代计算机通过多路数据传输总线与航空电子主系统和武器系统交联。信息综合的结果,苏-30MKK 在战况意识、人性化、自动化、数据链等方面达到与西方战机相媲美的水平,高度计算机化的结果使其航电系统能以软件升级或更新积木式硬件的方式不断提升。

  添加了 A737GPS 的 PNS-10 综合导航系统,是以惯性导航为中心并加上其他自动校正设备的综合导航及飞行系统,可以接收美国 GPS 信号及俄国 GLONASS 信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小于 100 米。此外还有近距无线电导航系统,根据燃油使用状况及剩余量计算飞行距离的系统。复合导航系统能根据任务规划或燃油剩余等状况为飞机设定最适合的飞行路径,并交由自动飞行系统操作,例如指引飞机与空中加油机交会、赶赴战区、接近敌机等。

  电传操纵装置与苏-30MKI 的相同,装有新的数字式飞控电脑,发动机可接受自动飞行系统的操纵,这意味着装置了最新研制的发动机全权数字控制系统(FADEC)。其飞行限 制较苏-27SK 放松不少,飞行操纵更为人性化。

  这一点尤其被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的飞行员所赞赏。来自珠海航展的消息说,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已经自行开发出一整套的全权数字式四余度电传操纵装置(FBW),这一 FBW 系统具备 CCV 操控能力,可使飞机在没有俯仰的情况下利用直接力的控制实现上升和下滑等一系列非常实用的动作。俄罗斯人相信,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最终将用自己的 FBW 系统装置在所有的苏式飞机上。

  通讯系统方面,有可进行空对空及空对地双向加密语音通信的无线电通信能力,其中甚高频/超高频(VHF/UHF)波段可在 400 千米以内使用,高频(HF)段最大距离 1,500 千米。飞机装有 TKS-2 型战术加密高速数据链,可接受地面站台指挥,也可进行机对机指挥。按照拉明斯克耶仪器制造设计局的说法,苏-27 等俄罗斯战机虽然也配备早期的数据链,但限于数据处理能力和传输速度,只能向战机传递目标航向,预定拦截点等简单信息,而 TKS-2 可以充分支持苏-30MKK 实行联合网络作战,实现编队内的信息共享,比如编队的雷达可以交替进行开机以扰乱对方的电子侦察系统。


Su-30MKK 航电系统拓扑图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028106555_su30mkk-019.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49c3cbeb.jpg[/IMG]

中国大陆海军航空兵涂装苏-30MKK 三视图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87241581052872.jpg[/IMG]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3 16:14

 装有 TKS-2 的飞机可以一次指挥 15 架苏-30MKK,也就是说最多以 16 架苏-30MKK 组成的编队在其中 1 架长机的指挥下作战。网络内的 16 架苏-30MKK 会自动联接僚机数据,共享信息,由长机自动分配目标或由后座武器操作员手动分配,僚机可在完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进行“隐密”攻击,也就是由长机提供火控数据给僚机,僚机以此为发射出去的导弹进行无线电指令制导。另外在这里要补充一点,所谓“指挥”一说是俄罗斯的军事用语,在西方被称为“信息共享”。其实美国空军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广泛运用的技术手段,只不过被俄罗斯人换了个叫法而已。加上制造商在那里顾弄玄虚,结果被所谓“防空指挥中心”愚弄的不止是当年苏联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的委员们……

  飞机的火控系统分为两部分,由 SUV-VEP 空对空火控子系统以及 SUV-P 空对地火控子系统组成。其中 SUV-VEP 包括雷达、光电探测器、头盔瞄准器、全向雷达告警器、空对空及空对地数据链。雷达告警器精度很高,可定出辐射源方位,满足 Kh-31P 反辐射导弹的发射需要,且可显示 4 个最具威胁的地面目标,环视红外线探测器除了提供导弹预警外也可控测飞机,并可提供导弹火控资料,通过数据链可接收僚机的火控资料,使本身不开雷达作战。作为对空火控系统的 SUV-VEP 也负责控制 Kh-31A反 舰导弹的发射。火控计算机性能也予以提升,以便发射 R-77 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及进行多目标攻击并执行反辐射等任务。现有的火控电脑可同时制导 6 枚 R-77,不过前提是雷达也能同时对付那么多空中目标。未来如果有能应付更多目标的雷达,则需要新火控计算机以提升制导 R-77 的数量。

  SUV-P 空对面火控精确制导系统与 SUV-VEP 共用探测设备,仅在处理方式上有所差异。它能与精确制导武器进行宽频通信,可将精确制导武器所攻击的目标数据、武器的导航数据等显示在座舱的 4 个显示屏上。SUV-P 还与机首光电探测器中的电视导引装置结合,以发射如 Kh-59ME 这类电视导引武器(须加挂吊舱)。

  目前装置在苏-30MKK 上的是由 NIIP 研制的,装有 N001VE 雷达的 RLPK-27 雷达综合瞄准系统,设计师是在俄罗斯享有盛誉的格里申,著名的 SUV-27 火控系统就是在他的主持下研制的。它改良自苏-27SK 装备的 N001E 雷达,追加设计了对地工作模式。N001VE 在基本性能上和 N001E 雷达相同,迎头搜索距离达到 100 千米,尾追搜索距离 40 千米。使用空对空 TWS 模式时最多可追踪 10 个目标,最多同时攻击 2 个,可制导两枚 R-77 中程空空导弹。对单个目标的最大搜索角度是方位角正负 60°、俯仰角正负 55°。在格斗及敌我识别的同时搜寻、锁定、追踪目标,并具备从一群目标中准确识别出单个目标的能力,还能探测直升机类的低空低速目标。使用对面模式时,能够完成地图测绘、地面移动目标识别和标定。还增加了发射 Kh-31 和 Kh-59 空地导弹的模式。


第一批10架苏-30MKK于2000年12月20日在安徽芜湖空军基地交付给中国大陆空军,下图为在阿穆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KnAAPO)进行的出厂展示仪式。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423345.jpg[/IMG]

其实对中国大陆空军来说,SU-30MMK战机的装备服役,最大的变化是整个国土防空体系的作战思想,从消极的被动防御跨越到主动的攻击防御,从而中国大陆空军开始了向进攻型空军发展的转变。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hlzi12626_20080422202741_6.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hlzi12626_20080422202741_4.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4-1.jpg[/IMG]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3 16:58

NIIP 和 NIIR 展开的竞争

  NIIP 和位于莫斯科市的黎明公司(无线电制造科学研究院)原先都隶属于法佐特龙公司,后者对外被称为稳相加速器公司(NIIR)。本来 NIIP 专门负责研制生产苏-27 用雷达,NIIR 则是米格-29 雷达的生产承包商。进入九十年代后,双方开始涉足对方的领域。除了“雪豹”雷达外,NIIP 还发展了用于苏-27 升级使用的 PERO 无源相控阵雷达。而 NIIR 则发展出用于改装 F-8IIM 的 ZHUK-8II 和 ZHUK-MSE 以及 ZHUK-MSFE 相控阵雷达。

  NIIR 在 2000 年向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提供了 20 套 SOKOL“隼”式相控阵雷达天线用于装备试验。这是一种全新设计的系统,在其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AESAA)上集成有约 1,000 个 X 波段的 T/R 模块。对单个目标的最大搜索角度是方位角正负 85°。俯仰角为正 56°、负 40°。扫描范围是正负 10°、正负 30°和正负 60°。雷达有 3 个接收器,发射机峰值 6KW,平均功率 1.5KW,有 16 个工作频率,增益 37 分贝,对 5 平方米的空中目标的迎头搜索距离为 150 千米,下视距离 140 千米。尾追搜索距离分别为 60 千米(上视)、55 千米(下视)。对桥梁的探测距离是 150 千米,对坦克集群的探测距离为 25 千米。对驱逐舰的探测距离是 300 千米。其天线直径为 980 毫米,可同时精确跟踪 12 个目标,同时攻击 4-6 个目标。

  到 2003 年 12 月为止,俄罗斯方面已经完成了 13 次“隼”式雷达的试验飞行。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定型试飞。这种雷达将是第五代雷达没有制造出来之前俄罗斯空军用于改进苏-27/30 和研制 T-50 飞机时的标准制式装备。

  虽然有消息说“隼”式雷达将用于苏-30MKK,但是 NIIP 依然在极力游说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采用“熊猫”式雷达。“熊猫”是在 N001VE 的基础上换装 PERO 相控阵无线改进而成的。在“熊猫”雷达研制的所有阶段,都确定严格的重量、尺寸和耗电量等要求。在保留对耗电量要求的同时,雷达重量的增加不应超过 20 千克。同时,增加的部分重量将改进 SILS-30 型平视显示系统的结构来补偿。

  无论是“隼”还是“熊猫”,在它们被装置到飞机上以前所有交付的苏-30MKK 装置的是 N001VE 雷达。N001VE 是目前俄罗斯已经定型和投入使用中真正具备同时对空和对地/海目标进行工作的雷达系统,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雷达。目前俄罗斯空军中只有 15 架苏-27/30 飞机装置了这一雷达系统。它们也成为俄空军苏-27/30 机群中首批真正的多用途战斗机。

  未来苏-30MKK 不但将装置新型相控阵雷达以提升其精确打击能力,还将拥有全新的 C4ISTAR(即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情报、监视、目标定位和侦察)能力。这其中包括为苏-30MKK 加装由“圆顶”设计局研制的 M400 侦察吊舱(装在进气道两台发动机之间),这种大型吊舱可以装载包括机载侧视雷达、电视、红外装置、远距斜向摄影照相机在内的各种感应器,其中机载侧视的探测距离不小于 100 千米,分辨率为 2 米;电视/红外装置的探测距离不小于 70 千米,分辨率 0.3 米;照相机的工作距离为 70 千米,分辨率为 0.4 米。整个侦察系统有宽带实时数据链,可把信息传回地面,也能为载机分析系统复制图象。M400 还能够发现飞机后半球的远距离目标,为越肩发射空空导弹提供引导。装备了这种吊舱系统的苏-30MKK 将拥有更强的对目标识别和指示能力。M400 系统可以精确锁定海上和其它目标,可为远程攻击武器提供目标搜索帮助。

 除此之外,由乌拉尔光学机械厂研制的“游隼”(Sapsan-E)型前视红外/光电/激光目标指示吊舱也将装置在苏-30MKK 上。该吊舱长 3 米,直径为 0.39 米,重 250 千克左右,内装电视摄像机、激光测距仪和目标照明器、激光光斑方位探测器、目标跟踪单元等设备。其工作头的工作俯仰角为正 10 度到负 15 度,滚转角为正负 180 度。这样当飞机做大机动飞行时,仍有充分能力保证将目标锁定在视场内。可以提供战机对地/海面目标的搜索,跟踪与锁定能力;控制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辅助导航和空空辅助跟踪等。在没有配备这种吊舱之前,苏-30MKK 的对地精确攻击由 OEPS-30MK-E 来完成,其虽然对地面较大的目标如机场,指挥中心等具备搜索与跟踪能力,但对于车辆等小型机动目标还力不从心,“游隼”(Sapsan-E)的配备将有力的提高苏-30MKK 的攻击能力。


“隼”式相控阵雷达天线将是未来苏-30MKK 的标准配置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80531171747982.jpg[/IMG]

苏-30MKK 改进型不但装置了新型相控阵雷达以提升其精确打击能力,还将拥有全新的 C4ISTAR(即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情报、监视、目标定位和侦察)能力。这其中包括为苏-30MKK 加装由“圆顶”设计局研制的 M400 侦察吊舱(装在进气道两台发动机之间),以及由乌拉尔光学机械厂研制的“游隼”(Sapsan-E)型前视红外/光电/激光目标指示吊舱也将装置在苏-30MKK 上。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m400.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apsan.jpg[/IMG]



未完待续
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给予支持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6 10:33

  装置这一系统的飞机被称为苏-30MKK-2,似乎是为装备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的海军航空兵而研制的。末来还将提供更为精进的苏-30MKK-3,除了更为强大的探测、跟踪及攻击目标能力外,这一型号的飞机还将装置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实际上按照苏霍伊设计局的说法,完成全面改进后的苏-30MKK 将达到“四代半++”战机的水平,只是由于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实际指中国大陆)不愿意让外界过多地了解所以不便于公开这方面的信息。

  自苏-27 系列飞机公开之后,跟这个系列飞机一样其动力装置的命名也十分混乱。1996 年苏-37 公开的时候,也曾提到过该机采用的大推力 AL-37FU 发动机。在情况明朗后发现当时的苏-37 上装置的依然是 AL-31F 的推力矢量改型。其推力远未达到宣传材料上的 14,500 千克,仅为 12,800 千克。

  早在前苏联时代就制定了分阶段改进 AL-31 系列发动机的计划,但到今天为止真正的大推力型发动机还没有正式投入生产。对俄罗斯军方来说,其苏-35/37 飞机也需要推力更大的动力装置。因为第五代发动机在最快的情况下也要在 2010 年以后才能被制造出来,所以对 AL-31 系列的改进该型工作就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

  作为发动机的主要研制单位,留里卡-土星设计局在军方和苏霍伊设计局的支持下进行的改进工作已接近尾声。将在 AL-31F 的基础上安装新型涡轮,使发动机工作效率从 0.86~0.87 增至 0.92~0.93。新型涡轮的换装为用户提供两种选择,要么将发动机的推力增大 1,500 千克,从而达到 14,370 千克,要么将涡轮前温度降低 110℃,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维持不变,从而使发动机工作寿命增至原先的 2.5 倍。当然,两者不可兼得。

  负责 AL-31F 发动机生产任务的莫斯科“礼炮”机器制造联合企业则提出更为复杂的改进计划。“礼炮” 厂的前身为 1912 年建立的“土地神”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是俄罗斯第一家航空动力制造企业。与留里卡-土星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有着长期密切合作的历史。这家代号为 45 的工厂自进入喷气时代以来就为苏-7 和苏-9 飞机生产 AL-7 系列发动机,苏-17 和苏-24 使用的 AL-21 系列发动机也是该厂生产的。“礼炮”厂也是 AL-31F 发动机的缔造者之一,该厂全程参与了 AL-31F 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由该厂生产的 AL-31F 系列发动机已大量出口,是俄航空企业中创汇能力仅次于 KnAAPO 的单位。“礼炮”厂也是目前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企业中的领头羊,拥有相当的技术实力使其不断进行发动机的改进工作。

  在该厂提出的 AL-31F-M1 改进计划中,将换装一个 KND-924-4 型大尺寸低压压气机和 SAU-235 型数字控制系统。该压气机共有 4 级,最大尺寸为 924 毫米。“礼炮”厂已经完成了 AL-31F-MI 型发动机的制造工作,完成第一阶段改进的发动机已被安装在苏-27 上做了 20 多次试飞。试飞结果充分证明经过改进的发动机在飞行包线内均能稳定工作。在换装了新型压气机后,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在不开加力状态)已从原来的 7,674 千克增至 8,315 千克,最大加力推力由 12,500 千克增至 13,240 千克。发动机的重量也从原来的 1,547 千克增至 1,557 千克。但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减去了 40 千克重量,且可靠性提高了 3 倍。

  俄罗斯空军对该发动机的改进极感兴趣,计划在完成苏-27 和苏-30 型机的维修时,用 AL-31F-M1 型发动机替代 AL-31F 型发动机,同时也计划将该发动机安装在其它的苏-27 和苏-30 系列飞机上,这无需对飞机结构进行改进。预计与空军一起进行的改进型发动机的联合试验将在一年内完成。


由“礼炮”机器制造联合企业负责 AL-31F 发动机的改进计划。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863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a.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4427_bb7cba51192f9b7.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4427_992809367d3c7c2.jpg[/IMG]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6 12:00

  “礼炮”厂已经着手 AL-31F-M2 改进型发动机的制造工作。在第二阶段升级工作中,发动机上还将换装新的涡轮冷却系统,可使推力进一步增至 14,100 千克。第三阶段升级工作将在今年内完成,这种被称为 AL-31F-M3 型发动机将在结构和制造工艺上有较大的改变。发动机将换装 KND-924-3 型风扇。这种三级式风扇采用了大展弦比叶片,并应用了叶片、叶轮盘一体化设计技术。尽管与 KND-924-4 相比风扇的级数减少了,但增压比及工作效率都会有较大提高。采用此型凤扇的新型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增至 14,609 千克。后两种改进型发动机的联合试验将在 2006 年以前完成。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苏-30MKK 将采用哪一个升级计划的发动机,但来自莫斯科的消息表示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在生产苏-27 飞机的同时并没有引进 AL-31F 发动机的生产许可证,将来也没有这个计划。这表明外国军事订购人将用自己研制的发动机装置在苏-27 和苏-30MKK 上。

  在电子对抗系统方面,以全向雷达告警接收器为中心,外加主动电子干扰系统及被动干扰系统、全向红外线探测系统,以及一个管理整个系统的电脑。苏-30MKK 的雷达告警装置是最新研制的,体现俄罗斯最新的电子技术。既可警告、自卫,又可提供火控资料。告警系统侦测并定出具有威胁的雷达波方位后,由 LCD 向飞行员提出警告、进行主被动干扰、根据数据库确定辐射源型号,并可指示雷达照射威胁来源,并将数据记录下来供日后分析。其精确度足以提供 Kh-31P 反辐射导弹射击需要,对照 Kh-31P 有 200 千米的最大射程,苏-30MKK 的雷达告警器精确警告范围应大于 200 千米。

  主动电子干扰系统位于翼端吊舱,被动电子于扰系统仍为 APP-50 箔条/曳光干扰弹发射器,在尾锥附近共有 96 个干扰弹。

  航电综合与座舱配置是由拉明斯克耶仪器制造设计局负责的。除了 SILS-30 抬头显示器(HUD)、备份用的飞行姿态显示器、高度表、速度表等仪表,其他都由 2 个 17.8 厘米X12.7 厘米的 MFI-9 型彩色液晶显示器(LCD)取代。

  前驾驶舱中,2 个显示器并列,后座的 2 个显示器则上下串列,显示器功能可互换,且可根据客户需求改变 LCD 的大小、数量、配置等。除了 HOTAS 双杆操纵系统外,两手边的控制面板有飞行、导航、火控、通信、发动机控制系统。飞行员任务配置上,前座飞行员执行飞行、发射空对空导弹等空战任务,后座飞行员负责对地攻击、空战指挥、夜间攻击等任务,其中空战指挥由数据链自动联接飞机,共享信息,除了可由长机后座飞行员指挥,也可由电脑自动配置。

  该座舱界面提供很好的态势感知能力:威胁辐射源位置、自卫系统操作状况、空对面攻击武器工作状况、僚机信息等都可由 LCD 中取得,加上其数据链可联接 16 架苏-30MKK 共享信息,因此每一架飞机都相当于一个信息源,机队自己就能构成一个预警、指挥体系,减少对预警机和地面指挥中心的依赖。



中国大陆将用自己研制的发动机装置在苏-27 和苏-30MKK 的改进上上,作为替代AL-31F 发动机的大陆国产WS-10"太行",是一种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并且已经和AL-31F一起大量混装到歼11和歼11B上(注意下列图片中歼11战机左右发动机喷口的不同),WS-10A"太行”这个发动机本身技术水平上来讲是非常了不起的东西。虽然WS-10A"太行”从技术和性能上来讲,与美国现在使用在F-22A上的F-119相比几乎有一代的差距。但是对于中国大陆航空工业来讲,WS-10“太行”的研制成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讲到WS10“太行”的性能,这基本上算是第三代发动机。是与F-110GE-129和AL-31F性能相近的东西。但关键是在研制WS-10的过程中,中国大陆技术人员掌握了一整套开发和研制以及生产先进军用大推力涡扇机的能力和方法,这样就为日后的近一步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作为一种新型号的发动机,尤其是作为中国大陆自行开发的第一款军用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在一开始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在研制和预生产期间是这样,在投入批量生产和使用后也照样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款新型发动机从研制成功到进入大批量生产再到开发出改进型号,没有个10年来完善是不可能的。当年美国的F-100和F-110是这样,俄罗斯的AL-31也是这样。同样,与美国和俄罗斯同样作为地球人的中国大陆人,在研制其自己的第一款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WS-10“太行”的过程中也会是这样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WS-10"太行",在投入批生产之后,中国大陆依然在引进AL-31FN发动机。一来是WS-10"太行"这一新型号投入批量生产后要逐步扩大产能,二来作为新型号其成熟和完善需要一个时间,是很正常的事情.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58_32a83ece139b7ed.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8681424348477804.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jszc20090410-15.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040809175622.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233848654749.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080530161233510.jpg[/IMG]


未完待续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6 16:28

鹰扬九月天

  自 2004 年初以来,外国军事订购人的官方电视台连续播放了其空军部队装备的苏-30MKK 成功进行 R-77 空空导弹、Kh-59ME 防区外空地导弹(AS-13“大螺栓”,射程 285 千米)、Kh-3lP 反辐射导弹的试射景象,同时还播放了苏-30MKK 部队在远程奔袭作战演练中发射 Kh-29 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和 KAB-500、KAB-1500Kr 制导炸弹的镜头。

  《世界军事》等杂志也就装备苏-30MKK 的部队训练成果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所有这些显示出部队在操作使用苏-30MKK 的过程中已渐入佳境,无论是在训练飞行还是后勤维护方面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部队已初步形成战斗力并开始执行战备值班任务。同时具备强大攻击力的苏-30MKK 也正符合其建立一支攻防兼备空军的需要,是完成其“叱咤万里长空,布国威于四方”的理想平台之一。

  KnAAPO 副总经理克洛托夫高度评价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积极掌握苏-27 和苏-30MKK 战机性能的表现,并对使用中飞机的出勤率和保障力量之间完好搭配感到满意。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架苏-30MKK 因为质量问题而发生事故或停止飞行,除了飞机的质量值得信赖之外,良好而专业的地勤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克洛托夫指出通过苏-30MKK 项目双方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已经更上一层楼。在整个苏-30MKK 项目进展期间,没有出现在南亚市场发生的情况。这是因为无论 KnAAPO 还是外国军事订购人都是实事求是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的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的工作非常了解。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在采购了三批苏-30MKK 之后,将很快签署第四批飞机的合同。他还特别强调,俄罗斯空军已经开始按照苏-30MKK 的标准改进所有现役的飞机,这再一次说明苏-30MKK 是成功且可靠的产品。所谓在出口中“厚此薄彼”的说法又一次不攻自破(甚至可以说和原来的传闻恰恰相反)。

     印尼武装部队四星上将,有着 2500 小时飞行经验的布迪.摩兰蒂司令在 2001 年实地考察了苏-30MKK 和苏-30MKI 后表示:“这两种飞机是在不同飞机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研制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飞机。苏-30MKK 是具有三代半飞机(西标)的机体结构,装置三代发动机和雷达火控系统的战机;而苏-30MKI 则是装置三代半发动机和雷达火控系统,具有三代飞机机体结构的战机。如果让我做出选择,我则宁愿选择前者。因为对现代化战斗机而言,发动机、雷达和机载火控系统是相对容易改变的。但是飞机的机体结构和气动布局是无法轻易进行修改的,因为那将是‘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俄罗斯国家武器进出口总公司特别顾问 Johnchin 在回答笔者关于苏-30MKI 和苏-30MKK 的问题时表示,一个国家在发展或引进军事技术装备时都是按照各自的需求来制订采购计划的,国情和发展战略的不同导致各国在具体项目上的作法不同。反过来讲也可以通过军事技术的引进,对使用国的军事发展策略一窥无遗。无论是苏-30MKI 还是苏-30MKK 都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发展出来的产物。


苏-30MKK 主要装配了 R-77 空空导弹、Kh-59ME 防区外空地导弹(AS-13“大螺栓”,射程 285 千米)、Kh-3lP 反辐射导弹.Kh-29 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和 KAB-500、KAB-1500Kr 制导炸弹等。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78481_570148dad8a2485.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6_22288_3ff9866cd67bfd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p200511181012374085.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6_22288_c2076bb481f4ce8.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6_22288_c2e90870c46015b.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6796_191d49c8d57341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6796_33ae3c77149a453.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16 16:32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6 17:02

 印度一向自诩为仅次于美俄两强的世界第三军事超强,所以在军事装备的外购或研发中总是特意追求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当年以色列建议出售“狮”式多用途战斗机给印度被拒绝,就是因为当时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许诺将提供最先进的技术用于印度 LCA 战机的开发。后来发生的情况众所周知,饱受资金缺乏和技术储备不足困扰的 LCA 到今天也没有能够交付给印度空军。当俄国的飞机工厂因为缺乏足够发展资金而推出苏-30MKI 这一先付款后享受的“钓鱼工程”时,被推力矢量喷管和相控阵雷达搞的眼花缭乱的印度人在没有看到原型机的情况下就签署了十几亿美金的合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过于大胆的举动。毕竟苏-30MKI 与 JSF 不同,俄罗斯空军自身并没有批量采购苏-30MKI 这一类型飞机的计划。另外装置全动前翼和推力矢量发动机的“超机动性大型战斗轰炸机”在实战中的用途令人感到迷惑,在花重金购买飞机的同时却不去购买配套的武器系统,这一切都值得深思。

  反观苏-30MKK,由于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本身就是一个在世界军火市场中举足轻重的供应者,拥有丰厚的实际经验。早在俄国人之前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就已经通过广泛而灵活的多种合作模式,利用他国资金发展出诸如基础喷气教练机、轻型多功能战斗机、中型坦克和自行火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型武器装备。对这种请君入瓮式的商业操作技巧可说是轻车熟路,其自身就非常了解未成熟技术在型号设计和运用上将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当别人向他们提出类似的提议时,深谙其道的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自然不会轻易接受。

  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对大型军事技术装备的采购是根据其自身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经过相当程度的研究和讨论后做出的决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的几次全球局部冲突,深感美军高科技精确打击能力的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几经修改,终于提出建设一支具备“攻防兼备、火力与信息一体”的进攻型空军。

 保持强悍的空中战力、具备远航程和大载荷的苏-30MKK,在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和诸如 M400 一类的信息侦察吊舱后,苏-30MKK 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与整合能力和全天候精确打击能力。配合其 TKS-2 型战术加密高速数据链组成的联合网络作战系统,整个机群的飞行员都可获得较为完整的战场信息。作战部队实现了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向体系作战的转变,使之成为系统对抗中的信息传感器和火力攻击平台。这将赋予外国军事订购人(编者注:指中国大陆)在东亚地区仅次于美国太平洋战区空军部队的远程遮断和穿透打击能力。


中国大陆空军从装备使用苏-30MKK战机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攻防兼备、火力与信息一体”的进攻型空军建设之路。苏-30MKK战机的投入使用以及形成战斗力的过程,只是大陆空军近几年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51231154456882.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751722201557452.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4-16 17:05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4-16 17:30

  与作风严谨、处事老练的外国军事订购人(中国大陆)相比,印度人则好像唱诗班的孩童一般天真,他们总是在所谓的高新技术和最新装备面前表现的不知所措,总是被巧舌如簧的国际军火商牵着鼻子走。往往在搞不清楚事情的状况下就匆忙做出决定,甚至在采购了价值不菲的高科技装备后也没有想好怎样有效运用。

  就在苏-30MKI 后不久,印度人又被苏-47 这一所谓的标准俄式五代战斗机所吸引。当全世界的空军专家都在猜测苏-47 是否就是在苏-27 的机体结构上换装一对向前掠构形的机翼的改进型的时候,新德里的将军们却好像新年大采购一般跑去签订合作研制苏-47 的协议。当发现俄罗斯空军根本未将苏-47 作为真正五代战机看待时,印度人又随随便便地停止了合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衰退,一直到今天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主要的出口产品依然是能源和军事装备。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当局竭力振兴军火出口以获得其所需的硬通货。经过多年的努力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军火出口业的大户,仅次于美国。仅 2002 年其武器出口总额就高达 48 亿美元,其中主要是苏霍伊公司的战斗机出口(在这一年里苏霍伊集团出口了 60 架战斗机,占世界战斗机出口量的 40%)。目前苏霍伊集团仅收到的订单就超过了 150 亿美元。在过去几年中苏霍伊集团每年的预算保持在 13 亿美元,是俄罗斯军工界和航空工业的佼佼者。苏霍伊飞机联合集团总裁米哈伊尔·A·波戈西扬自豪地说:“世界军机出口中,每 4 架中就有 1 架是苏式飞机!这其中要么是苏-27,要么是苏-30!”

  苏-30 系列飞机作为当今世界综合作战能力最强悍的多用途战斗机之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大量出口东北亚和东南亚国家。除外国军事订购人(中国大陆)和印度之外,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先后采购了近百架苏-30 系列飞机,还有更多的国家正在与俄罗斯就引进这一型号系列飞机展开接触。与此相对的,和苏-30 性能相近的美国 F-15 战机到今天也仅仅出售给日本、沙特、以色列和韩国这样的铁杆同盟国家。高性能战斗轰炸机的大量扩散和在亚洲地区的高度集结,必将对未来这一地区的军力平衡产生深远影响。


印尼2003年4月购买了源自 Su-30MKK 的型号的战机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92345539C177581447DB73D9128958D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U1335P27T1D463877F3DT20070913081338.jpg[/IMG]

阿尔及利亚也购买了有Su-30战机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SU30MKA.jpg[/IMG]

苏-47“金鹰”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的一种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1997年9月25日首飞,最早被称为S-32,不久改称为S-37,2002年又被重新命名为苏-47。其设计重点突出在大迎角下的机动性和敏捷性以及飞机的低可探测性,基本的尺寸和重量数据与苏-37类似,机头、机尾和座舱与苏-35相似,起落架与苏-27K相同,采用苏-35/37的4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 该机采用前掠机翼,有明显的机翼翼根边条和长长的机身边条,能降低阻力和减少雷达反射信号,改善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在亚音速和大攻角时有很好的气动性能,可增加飞机的航程和高空机动性,并能充分利用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由于资金限制,该机的前两个阶段的飞行试验到2000年中期才结束,共飞行了90多次,进行了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2001年5月,该机开始第三阶段的飞行试验,为研制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积累经验,飞行试验将持续到2005年。2002年5月,苏霍伊被选中作为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主研制商,加上俄罗斯空军根本未将苏-47 作为真正五代战机看待,所以逐渐放弃了发展。总共只生产了一家技术验证机。印度到2004年为止,总共为此项目出资近1.5亿美金。结果换来了一个可以继续参加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的优先名额。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008223221445617.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1aa.jpg[/IMG]


原文到此为止,自此以下为2004年以后关于SU30战机的更新内容,希望大家多支持。
未完待续

作者: carter00544    時間: 2009-4-26 05:46

::38: 真的很棒
繼續等待更新內容
作者: tomahawk2819    時間: 2009-4-27 18:33

看得真過癮
期待更新的內容
謝謝啦
作者: rafale7gtr    時間: 2009-4-29 13:17

感謝分享,這樣詳盡的文章還真是少見。
您辛苦了。
作者: 徐如疾風    時間: 2009-5-4 14:50

樓主的文章精闢

如此好帖應該要頂::1:
作者: raker    時間: 2009-5-4 15:09

第二次推,這位樓主哪天要出書
在下一定會去買一本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5-6 16:54

引用:
原帖由 raker 於 2009-5-4 15:09 發表
第二次推,這位樓主哪天要出書
在下一定會去買一本
感谢各位朋友的抬举
本人也只是大陆地区一个普通的军武爱好者
只是平时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我所做的就是在不涉及著作权的情况下
把大陆军事杂志出版社以前一些好的文章重新编辑整理了一下
以后,只要时间允许,我会尽量把大陆这边的好文章整理出来同大家共同分享

出书!?就我这样的臭水平,要在大陆敢拿出来,立马被那些“学霸大老”们拍的满头包
本来今天想更新一下内容,可工作上的事情有点忙
明天一定更新出几篇
感谢大家的支持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5-6 17:03 編輯 ]
作者: avitech    時間: 2009-5-7 0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5-7 15:41

以下内容为2004年以后,关于SU-30战机家族的发展和销售情况的文章选节

2005年12月,伊尔库次克研究与生产公司官员向俄通社-塔斯社透露:2006年,俄罗斯将向马来西亚出售Su-30MKM战斗机。日前,由马来西亚空军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到达伊尔库次克办理采购设备与物资方面的手续。早在2003年夏天,马来西亚究与俄罗斯签署了这项采购18架Su-30MKM战斗机的、价值9亿美元的合同。合同还包括在马来西亚境内提供维修以及后续的现代化升级。为此,俄罗斯将在马来西亚开办维修中心。

2006年6月,印度尼西亚空军计划从俄罗斯再购进6架"苏"型歼击机,其目的是在今后10年间组建起现代化的作战航空大队。按照编制,印度尼西亚空军航空大队应该装备12架飞机。2004年9月,印度尼西亚购进了首批4架"苏"型机,但是,2004年12月的海啸使得印尼空军的改装计划搁浅。现在,印度尼西亚方面重新表示在向其提供贸易贷款的条件下,继续购买俄罗斯的飞机。据印度尼西亚媒体报道,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已经批准空军从俄罗斯购买6架新的"苏"型歼击机。购买的机型系俄制苏-27CK和苏-30MK歼击机。贷款总额预计为10亿美元。预计,贷款资金将在5年期间每年转汇2亿美元。

2006年7月,两架俄罗斯苏-30战机已于7月2日运抵委内瑞拉,随后将进行访问表演。此外,委内瑞拉政府计划今年从俄罗斯购得24架苏-30战机。此前该国表示由于美国对其存在敌意,将可能放弃已装备的F-16战斗机。2007年,部分苏-30已经交付到委内瑞拉空军。

2006年9月,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已经取消完全在印度本土为印空军生产苏-30MKI战斗机的计划,仍改从俄罗斯进口全部飞机组件。这不仅将为印度节省大量军费开支,还将使最后一架苏-30MKI战机的交付日期提前3至5年时间。据印度防务新闻报道,根据俄印两国政府2000年达成的协议,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授权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从2004年开始以生产许可证的形式,自行组装生产140架苏-30MKI多功能战斗机。根据该协议,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计划在2017年向印空军交付最后一架苏-30MKI战斗机,且部分重要组件会在印度本土自行制造。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是一个典型的拉丁美洲民族主义领袖,由於美国长期视拉美国家为附庸,反美是任何拉美民族主义政权的基本政策,正因如此,查韦斯不但在委国大受欢迎,在其他拉美国家,人们认同查韦斯的程度甚至高於国内的领袖,可见在拉美人眼中,美国的形象实在差劲。美国正式宣布实施针对委内瑞拉的军火禁运,该禁令包括禁止商业性军备转让和第三国家转让含有美国技术的武器。实施军火禁运的理由是查韦斯政府在反恐斗争中不与美国合作,态度消极。事实上,拉丁美洲问题专家指出,军火禁运纯属政治姿态,反映布殊政府对查韦斯不断的挑衅和高油价的无奈。委内瑞拉大力的施行石油工业国有化,极大的削弱和打击了美国有关公司在石油委内瑞拉资源上的传统利益,才使得委内瑞拉成了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眼中钉,可是,美国政府早已被其在中东的军事冒险弄得分身不暇、狼狈不堪,根本不可能对委内瑞拉采取强硬措施。 查韦斯对美国军火禁运的不以为然,军火禁运可能影响来自巴西的军备,因为它们或含有美国技术,但是,近年来委内瑞拉转向俄罗斯采购军备,并已向俄国订购武装直升机、自动步枪和弹药等,因此美国实施军火禁运将不会对委内瑞拉产生太大影响。

委内瑞拉政府于1983年以6亿多美元总价从美国购进一批F-16战机,目前委内瑞拉空军共有21架这种战机。美国破坏提供配件合同,并且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以阻止委内瑞拉获取配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曾经就此问题,多次警告美国:“你要再欺负我就贱卖掉你的飞机给感兴趣的国家”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0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0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03.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04.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F-1605.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5 01:05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5-7 16:36

2006年11月,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计划在今后两个月达成一笔采购8架苏-30MK喷气战斗机和4架军用米-35攻击直升机的交易。这笔交易有可能在印度尼西亚总统正式访问俄罗斯时签署。这笔交易还包括5架货运直升机和两艘潜水艇,据悉价值达10亿美元。支付将以从俄罗斯信贷的方式进行,并纳入印度尼西亚下一个五年预算中。交付日期预计在2007年末开始,随后三年交付完成。据俄罗斯方面称,有关谈判正在进行,双方基本达成了协议,最终签署协议要到今年末印尼总统正式访问时才能确定。印尼方面决定不采购新型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16并改进它的机队而选择采购俄罗斯飞机。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对印尼长达11年的武器禁运(2006年初解禁),印尼的大部分F-16A/B机队由于缺乏备件而不能飞行。印尼在这11年当中只能通过第三方采购零件,因此它的F-16A/B机队中10架飞机只有4架能飞。印尼官方称,政府害怕美国对印尼再次实行禁运,这将严重影响本国的空中防御能力。而政府认为俄罗斯不会这么做。2003年印尼曾经采购了2架苏-27SKM和2架苏-30MK,但由于预算不够而延迟了进一步采购14架苏-30的计划。2004年12月亚洲海啸后,政府想法发生了改变。但印尼是否向俄罗斯采购直升机的计划还不太明朗。这笔业务之前,印尼的大部分军用装备是由美国公司制造的。如果印尼空军希望恢复它原来的F-16机队,则需要采购F-16零件和发动机,虽然可以动用在禁运期间冻结的1300万美元外军融资基金,但剩下的部件必须由印尼空军解决。

2006年12月,由于自主研发的战斗机仍然处于研发早期,米格-21又在逐步退役,印度国防部采购委员会已同意印度空军提出的从俄罗斯购买40架苏式战斗机的建议。该项建议仍需要财政部和内阁安全委员会通过。此前印度政府已经通过一份印度空军战斗机现代化计划,并计划为此投入2000亿卢比。 2007年初,印度在该国航空展上正式宣布订购上述40架苏-30战斗机。

2007年3月,俄罗斯现代化国有企业--莫斯科"礼炮"机械制造生产企业科研部门副总经理瓦林金·克雷莫夫向记者宣布:"礼炮"生产企业建议将AL-31F第三阶段的改进型AL-31F-M3发动机用于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未来前线航空系统(PAK FA,第五代战斗机),这种前线航空系统符合俄罗斯空军的技术任务要求。瓦林金指出,当前"礼炮"生产企业正在利用自筹资金研制AL-31F第一阶段的改进型AL-31F-M1,这种改进型发动机起飞重量增加了1吨,建议安装在苏-27系列战斗机上,发动机的替换不需要飞机做任何的改动。"礼炮"生产企业AL-31F第二阶段的改进型AL-31F-M2发动机推力达到14吨,计划安装在前线轰炸机苏-34上,因为它拥有这种飞机需要的最大起飞推力。瓦林金强调,第三阶段的发动机AL-31F-M3推力达到14.5吨,可以安装在PAK FA上,这种飞机计划在2009年首飞。克雷莫夫指出:"推力达到14.5吨的AL-31F-M3发动机可能只适用于未来战斗机PAK FA项目的第一阶段研制生产计划,因为AL-31F-M3不完全满足第五代发动机提出的单位指标要求。" 按照他的意见,第二和第三阶段改进的发动机可以安装在未来的出口型战斗机苏-35上。克雷莫夫说:"我们建议改进的发动机用于'苏'式战斗机,但这只是为战斗机的研制者--苏霍伊控股公司提供了一种选择,目前苏霍伊公司主要考虑的发动机是'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117S发动机。"


为了避免在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武器禁运,印尼逐渐改变原来主要向西方购买武器装备的传统,近几年加大了同俄罗斯和中国大陆等武器生产国的军火贸易。采购了大批战斗机等各种武器,东南亚国家除了印尼空军,还有马来西亚和越南也装备了SU-27/30战机
印尼空军空军的苏-30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006106214526790.jpg[/IMG]

马来西亚空军的SU-30MKM和MiG-29N战机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MKM0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MKM.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SU-30MKM01-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MiG-29N.jpg[/IMG]

越南空军装备的SU-27/30战机,貌似保养的环境不怎么样,本来SU-27/30战机的数量就少(好象共有12架苏-27服役,其中7架苏-27SK和5架苏-27UBK,4架苏-30MK多用途战斗机,此外还订购8架因没钱还没交付),战机的妥善使用率也让人有点怀疑,这些战机能有多大的作用就只有越南空军自己知道了。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52557_e6cf236820a2f7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537940641f273d8.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819482dd78bb56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a4fe50563e6e9c6.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7fe8a465ce024bd.jpg[/IMG]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5-7 16:43

2007年4月,俄罗斯与印度签署了18架苏-30MKИ多功能歼击机订购合同。飞机由俄"伊尔库特"科学生产综合体股份公司生产。向印度出口的苏-30MKИ歼击机将按照"折旧贴换"的交易方式进行。可能是印度将返回现用的苏-30K歼击机来交换新飞机。专家估计,合同总值可能约为7亿美元。苏-30MKИ歼击机装备两台АЛ-31ФП推力矢量发动机。飞机安装的"雪豹"型雷达,在前半球发现目标的距离不低于120∼130千米,后半球发现目标的距离超过60千米。该型歼击机能够携带总重达8吨的几乎所有航空武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飞行距离为3000千米,一次空中加油的飞行距离为5200千米。

2006年4月,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准备向马来西亚空军移交首批2架苏-30MKM歼击机。俄罗斯和马来西亚签署了共计18架苏-30MKM歼击机的购销合同。首批飞机的交接仪式将于2007年5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交接仪式安排在马来西亚总理对俄进行访问之时。在交接仪式两周后内,首批战机便将运抵马来西亚。年内另外两批4架苏-30MKM歼击机将分别于9~10月及11~12月交付马来西亚。余下的12架飞机将以每隔2个月一批,一批2架的方式移交给马来西亚。将在2008年内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全部供货。

2007年5月,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表示将在近期与印度方面签署增售40架苏-30MKИ歼击机的合同。关于现行的合同,印度方面是在班加罗尔市举行的国际航空航天展时宣布的。向印度增售的歼击机将以飞机套件的形式供应给印度斯坦飞机公司的工厂进行许可证组装。飞机将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航空生产联合体生产,并将在2008~2010年供应。目前伊尔库茨克航空生产联合体正在组装苏-30MK系列歼击机,其中包括为阿尔及利亚组装28架苏-30MKA,为马来西亚组装18架苏-30MKM,为印度组装18架新型苏-30MKИ歼击机,用以交换退出印度空军序列的18架苏-30K,同时还在为印度生产140架用于苏-30MKИ许可证生产的飞机套件,及新增加的40架用于苏-30MKИ许可证生产的飞机套件。

2007年7月,俄罗斯媒体近日指出,伊朗计划向俄罗斯采购数量空前庞大的现代化战斗机,其中包括250架苏-30,和数量不明的空中加油机。如果这项交易能够顺利达成,它将成为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在苏联解体后获得的最大一笔军事订单。俄罗斯《纽带》网报道, 以色列媒体早前指出,以色列政府目前已掌握了俄罗斯与伊朗正在筹备一项巨额军备交易的情报。据悉,俄方有可能向伊朗出售250架现代化的苏-30战斗机。除此之外,伊朗还对采购俄制空中加油机表示出了浓厚兴趣。分析人士指出,一旦伊朗获得这批加油机,将能够使苏-30的作战半径扩大至数千公里。如果这项交易能够顺利达成,它将成为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在苏联解体后获得的最大一笔军事订单。250架苏-30战斗机、相关零配件、武器系统和飞行员培训的总费用有可能高达150亿美元。目前,苏-30战斗机的最大买家是印度,其前后总共从俄罗斯进口了40架。此外,印度还将根据与俄方签署的许可协议,利用后者提供的配件在国内自行组装140架。美国情报机构早前表示,尽管联合国和美国早已对伊朗实施武器禁运,但是伊朗目前已经设法绕过武器禁运制裁措施,通过叙利亚购买俄罗斯制造的先进军火装备。美国情报机构表示,叙利亚和伊朗可以通过一系列双边协议正当地实现战机移交,让国际上无话可说。首先,叙利亚和伊朗之间签署了共同防卫条约。根据这一协议,叙利亚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该国部分战机部署到伊朗境内。这些战机可以保留叙利亚的标志,在名义上依然属于叙利亚所有,但是实际上部署在伊朗境内,同时也为伊朗方面使用。


翱翔在委内瑞拉蓝色天空的苏-30MK2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MK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a77bacd38e4849e.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80467_0dc8c4b86cc727b.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MK21.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MK2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MK23.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30MK24.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5-7 16:45 編輯 ]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5-7 17:06

早前更有消息表明,叙利亚拟向伊朗购买大批军火和军事装备,包括飞毛腿导弹、防空导弹、火箭弹发射设施、俄制陶-27型坦克及战斗机等。叙利亚方面对此表示,“两国必须为应对破坏本地区稳定和制造紧张局势的共同敌人的威胁做准备,全面加强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俄罗斯方面早前宣布:莫斯科在向伊朗和叙利亚出售先进武器方面,不采取任何限制措施。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经理拉迪诺夫指出:伊朗和叙利亚是俄罗斯的老朋友,所以我们在有关向伊叙两国出售武器的问题上,不会重视美国和以色列提出的抗议。拉迪诺夫指出:俄罗斯武器出口公司,在遵守各项国际协约和准则的范围内向世界各国出售武器,在此问题上,俄罗斯不会屈服来自任何一方的压力。

2007年12月,俄"伊尔库特"集团公司所属的伊尔库茨克航空厂于2007年12月29日对为马来西亚空军制造的一批苏-30MKM歼击机进行了初步验收。而相关议定书由订购方"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代表和直接执行方的代表签署。按照2003年签署的合同,俄罗斯于2007年6月开始向马来西亚提供歼击机。首批6架苏-30MKM歼击机用安-124"鲁斯兰"运输机运抵马六甲半岛吉兰丹州的空军基地。飞机由俄罗斯专家在当地总装,并由俄罗斯试飞员试飞,然后交给马来西亚空军。此批4架苏-30MKM歼击机将于2008年1月交付,而在2008年底前将交付剩余的8架。

2008年1月,印度国防部已经确认在2008年8月参加美国在内华达州内利斯(Nellis)空军基地的“红旗军演”,并派出6架苏-30MKI参演,但机上的NIIP Bars 相控阵雷达将不能开机工作。印度空军官员表示:“雷达的频率是严格保密的,它将直接影响飞机的作战性能,而且我们将在美俄之间保持很好的平衡,谨慎地应对未来关系。”美国人对苏-30战斗机的核心系统性能非常关注,因为中国大陆从俄罗斯订购了大批这种飞机。莫斯科方面以前曾指出苏-30 MKI的雷达频率不能外泄。印度的6架苏-30MKI战斗机曾在2007年参加了同英国空军举行的双边演习,英国参加演习的飞机有“台风”战斗机以及“狂风”F3战斗机。这次“红旗军演”印度还准备派遣一架伊尔-76 加油机和2架伊尔-76运输机随同其6架苏-30MKI战斗机一同飞赴美国。

2008年2月,俄苏霍伊航空控股公司将在2008年底前向马来西亚出口最后12架苏-30MKM歼击机。按照2003年8月俄总统访问马来西亚时所签署的合同,俄罗斯将向马来西亚提供18架苏-30MKM歼击机。2007年马来西亚空军得到了6架苏-30MKM歼击机,剩余的12架计划在2008年底前分两批交付订购方。此外,俄罗斯和马来西亚还达成协议,将建立为这些飞机提供维护和服务的技术中心。2007年12月马来西亚飞行员首次在本土展示了苏-30MKM的能力。苏-30MKM是在为印度空军研制的苏-30MKИ歼击机基础上制造的,其用途是夺取制空权,使用制导和非制导导弹打击地面和水面目标。苏霍伊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航空器材出口商。2007年苏霍伊公司向国外出口了苏-30MK2、苏-30MKM和苏-30MKИ歼击机,及为先前出售的飞机提供零件和部件。


在2008年8月参加美国在内华达州内利斯(Nellis)空军基地的“红旗军演”的印度空军苏-30MKI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650_04c4c06798db340.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650_354691f9c06ce06.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650_4bea4480fc192e7.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650_4db45b8bdfa4fa6.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02650_ff4c589778ced52.jpg[/IMG]
[img]http://i664.photobucket.com/albums/vv7/198010188/27_15836_cdcb68c828693c1.jpg[/IMG]

全文完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5-7 17:23

关于SU-30战机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解释清楚的,我只是在这里尽力的给大家提供一个了解的窗口。在整个SU-30战机的用户中,中国大陆空军和印度空军,无论在装备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上是最高的,因大陆和印度一直以来的恩怨纠缠不清,所以有很多的朋友总喜欢把中国大陆和印度的SU-30战机进行比较。在我看来,因为中印对其装备SU-30战机的使用要求不同,所以实际要求的技术侧重点也不相同,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以下是我对此类问题的具体看法。

印度的苏-30MKI是在米格29日益落后的状况下,印军引进主要做制空战机用的。它有前鸭翼和推力矢量发动机,强调的仍然是战机机动性和格斗能力。  
而苏30MKK和苏30MK2是根据中国大陆空军特有要求生产的战斗轰炸机,在兼顾制空性能的前提下重点突出对地攻击能力,相当于F15E在美国空军的作用。可携带各种对地/海等精确攻击弹药。同时也可携带R77,R73等先进空空导弹,并保留了改装矢量喷口和NO10雷达的潜力。空战不是SU30MKK的主要任务,当然就没有特别强调诸如机动性等指标。但空战能力也不亚于SU27,特别是中距空战能力,更超过了SU27。而SU30MKI则是根据印度空军要求生产的高性能空优战斗机,用途是争夺战场制空权,以空战为主要任务,那理所当然的就必须突出雷达的对空性能和机动性能,但执行空对地(海)攻击则实在是勉为其难,最多是和SU27SK差不多。  
从一些数据来看,MKK似乎比MKI要差一些。的确是的,比如说,MKK的机动性能比苏-27SK要差一些,而MKI则被称为“双座的苏-37”,其机动性能可想而知。不过,MKK的座舱要比MKI简洁得多。雷达方面,许多人说印军的MKI的雷达探测距离可达400千米;中国大陆的军事刊物介绍MKK的雷达时一般是说100千米;而俄军用的苏-30FN的雷达也才100多千米。表面上看MKI的要优越很多,实际上,MKI的400千米是对轰炸机、预警机等大型目标说的,对5平方米的小型目标,探测距离也才100千米左右。SU30MKI嘛,我就一直不明白印度把作为多用途战斗机引进的SU30MKI,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进配套的对地(海)攻击武器,用俄罗斯人的话说就是“看来我们的印度朋友已经忘记了他们的新飞机还有这么一项功能”.


这是俄罗斯苏霍伊公司苏27战机总设计师柯内舍夫在2002年11月接受记者专访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

记者:你认为印度空军装备苏30MKI战斗机和中国空军装备的苏30MKK战斗机那种更为先进?

柯内舍夫: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要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俄罗斯空军要选择一种新型战斗机,有一种性能较好的和一种性能较差的飞机可供选择,那么你认为他们会选择哪种呢?无论如何俄国空军不会选择一种较差的飞机,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俄罗斯空军将按照苏30MKK战斗机的标准改进现有的战斗机。这并不是说苏30MKI战斗机不先进,主要是因为这种战斗机现在还没有研制完成,目前的飞机还无法达到设计性能指标,如果它的研制完成,那么他还是要比苏30MKK战斗机先进,但是目前他还是不如苏30MKK战斗机。当然到那个时候,更先进的苏30MKK2战斗机就会出现了。

记者:既然伊尔库茨克厂自己推出了苏30战斗机的改型,那么同样生产的苏30系列战斗机的阿穆尔共青城厂是否也有类似的独立改进项目?

柯内舍夫:共青城厂的人是一群实事求是的人,他们不浪费钱,一直同苏霍伊设计局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得到了苏霍伊设计局最大的技术支持。


从下面几张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印度的侧重点在于制空权的夺取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hlzi1061_20071107114107_1-1.jpg[/IMG]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U2142P27T1D470827F3DT20071107080-1.jpg[/IMG]

如果大家喜欢,就请支持一下,感谢


[img]http://i645.photobucket.com/albums/uu175/131056555/27_8777-1.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5 01:01 編輯 ]
作者: FLANKER    時間: 2009-12-14 23:20

good man 你的資料 太豐富了 真的感謝你用心
作者: 魯拉拉    時間: 2009-12-14 23:53

引用:
原帖由 FLANKER 於 2009-12-14 23:20 發表
good man 你的資料 太豐富了 真的感謝你用心
所以快去投票吧.
好的文章需要你的支持.
而軍需版更需要你的參予.
http://www.plus28.com/thread-3131760-1-1.html
這是投票區.記得要到
http://www.plusbb.com/thread-3131790-1-1.html
回文喔.
感謝你.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12-15 10:07

感谢 vr0908版主 把我这个主题贴打捞提升起来,也感谢鲁拉拉等朋友的支持
以下为有关SU-30战机情况最新的资料内容


2009年6月马来西亚通讯社报道说,马来西亚空军期待在2009年底前从俄罗斯接收最后一批6架苏-30MKM战机。马来西亚皇家空军总司令指出,在接收全部的18架最新型歼击-轰炸机后,马来西亚皇家空军保卫国家空域的能力将会大大加强。先前供应的12架苏-30MKM战机已在马来西亚空军中服役。全部歼击机均装备了最新式雷达,并具有超机动能力,使得该型歼击机拥有空战优势。

2009年7月印度空军计划到2015年把苏-30战斗机机队的飞机架数增加到230架。印度国防部长称,印度空军认为苏-30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最适合印度的作战环境需求。目前,印度空军拥有98架苏式战斗机,其中的一些已经升级为苏-30MKI。印度空军计划把苏-30MKI战斗机,同126架中型多用途作战飞机以及本土研制的轻型作战飞机一起组成其主战力量,在不久的将来逐步汰换其他类的战斗机。

2009年7月,据俄塔社报道,印度空军司令部日前提出,应加快在印国内生产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的速度。印空军已正式致函根据俄罗斯许可负责苏-30MKI组装工作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希望其能将该型的年产量由14架提升到至少18架。根据俄印此前签署的总价值超过85亿美元的双边协议,俄方将通过两种方式向印空军提供苏-30MKI:一种为具备直接飞行能力的整机,另一种则是需要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进行组装的飞机部件。自1996年与俄方签署采购40架苏-30和根据授权在印境内组装140架苏-30的合同以来,印空军已接收了总共 98架该系列战机。这些战机目前已被升级为苏-30MKI。按照印军方的计划,到2015年,该型战机的总装备量应达到230架,并逐步转变为印空军最主要的打击力量。不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目前对苏-30MKI生产技术的掌握不尽理想,导致组装速度一直无法提升,这种情况已引起了印军方的强烈不安。按照最初的计划,该公司应负责组装总共140架苏-30MKI,但根据俄印稍后签署的补充合同,这一数量被增加至了180架。据估计,增购的苏-30MKI将于2011年开始交付印空军。印空军司令部强调称,这些战机的交付时间不得被推迟至2011年底。有分析人士指出,印空军高层之所以希望加快苏-30MKI的生产速度,是因为其现役的老式战斗机即将在近期达到使用年限并开始退役。而新服役的苏 -30MKI将被用来弥补战机数量的下降。此外,据《印度时报》报道,如果就采购126架新型战斗机所举行的国际招标被推迟,印空军不排除再次向俄罗斯增购苏-30MKI的可能性,并将考虑装备由印自行研制生产的LCA“光辉”轻型战机。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12-15 11:30

2009年8月,俄罗斯方面表示将于2010年完成向越南出售8架苏-30MK2战斗机的合同。国营的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宣布,俄罗斯将于2010年完成向越南出售8架苏-30MK2战斗机的合同。根据俄越两国于今年1月签署的协议,越南将向俄罗斯购买价值5亿美元的8架苏-30MK2战斗机。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副总经理Alexander Mikheyev在本届莫斯科航展(MAKS-2009)期间向媒体表示,上述飞机将会在2009∼2010年间分两批交付,每批4架。他同时还透露,目前越南方面已经根据合同为这批飞机预付了数笔资金。

2009年12月,来自俄联合航空公司的消息人士星期四透露,俄罗斯与越南有望在最近1-2个月内完成有关再向越方出售12架苏-30MK2战斗机的谈判。东方网引述报道说,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的专家马基延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即使不考虑采购配套机载武器的费用,单是这12架苏-30MK2的总价值就将超过6亿美元。除此以外,来自俄联合航空公司的消息人还透露,越南军方目前还在考虑购俄制米格-29和苏-35战斗机的可能性。需要提醒的是,越南曾于今年1月份与俄方签署了采购8架苏-30MK2的合同,而在此之前,越空军总共已获得了16架苏-27/30战机。俄罗斯直升机公司驻东南亚地区代表德米特里.维普利亚日钦曾于12月2日宣布,俄方有可能在近期与越南签署有关提供大批米-17军用运输直升机的合同。在继续大批量采购新型战机的同时,俄越之间有关出售6艘636型常规动力潜艇的谈判也基本完成,双方将在最近数月内签署最终的合同。据一位来自俄圣彼得堡造船业的消息人士透露,双方的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而“俄罗斯技术”公司经理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表示,合同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提供潜艇和培训人员,还包括在越海岸建造用于驻扎潜艇的基础设施。据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马基延科估计,有关出售6艘潜艇的合同的总价值将超过18亿美元--几乎是俄独立以来获得的最大一份潜艇出口订单。


最近的新闻提到越南与俄罗斯即将签署新的购买12架苏-30MK2战机的协议以加强原有的4架苏-30的队伍。原有这四架是2003年底越南与俄罗斯签署协议购买的并与2004年11月通过海运交付给越南空军的,目前主要部署藩朗空军基地,由370航空师统一负责指挥。
越南的苏-30MK2一共四架,机身编号分别为:8531, 8532,8533,8534
但据维基百科说,越南正在使用12架 Su-30MK2V,可能是它的统计数据出了差错(前几年越南是增加订购了8架Su-30,但后来因为越南经济上的原因取消掉了)。这次订购的12架 Su-30MK2 将于2010年开始交货,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1a-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3.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a.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4-3.jpg[/IMG]

越南的苏-27/30机队
越南有一型苏30和三型苏27共四个分支型号的苏系战机,其苏27机队虽然有三个型号,但实际上型号之间前后有一定继承,彼此差别不算太大,所以三种27的后勤保障基本上是通用的。
越南一共采购三批16架苏-27/30,95年五月接收第一批六架(五架苏-27SK及一架苏-27UBK),97到98年接收第二批六架(二架苏-27SK,二架苏-27UBK,二架苏-27PU),2003年后接收第三批四架(苏-30MK2V)。
越南的苏-27机队三个型号的编号分别为:苏-27SK     苏-27UBK     苏-30MK2V
七架Su-27SK,机身编号:6001,6002,6003,6004,6005,6006,6007 。
2007年7月1日(确切时间存疑),6007号苏-27SK与友机在海上进行飞行训练时失踪,编队中其他飞机未能及时发现该机坠海,后封锁事故海域约67平方海里进行拉网搜索,均未发现坠海飞机痕迹。6007号机驻防基地推测为藩朗空军基地,藩朗基地以其独特的战略地位成为越南空军苏系机队的主要部署地点。越南境内多山,该基地身处地形复杂的山区,周围有较高的山峰,周围山区及金兰湾方向的海上气象条件较为复杂,有季节性大雾天气。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600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5-2.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6004.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9_9123_f895883fe9bc74e.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7_9123_f1dae39c514a0b9.jpg[/IMG]

三架Su-27UBK:8521,8522,8523。
本来是五架苏-27UB,但是1997年12月6日运送8524及8525号机的AN-124在离开俄罗斯伊尔库次克时坠毁,两架苏-27UB严重损毁,后来以两架稍早生产的苏-27PU填补了空白
两架Su-27PU,机身编号:8526,8527。是较早生产的机型,但经过一些改装,弥补两架苏-27UB的损失。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9_9123_49540e49dc167bb.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7UBKA.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7_122428_881cd57b0709c41.jpg[/IMG]



湛藍天空的紅色"劍客"—蘇-30 戰鬥機的傳奇還再繼續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27_135516_fadf4cbc24c6715.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6-1.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5 11:58 編輯 ]
作者: chung217    時間: 2009-12-15 12:35

真的是軍武迷才做的到
給你大大的鼓勵...
作者: Tomchiang    時間: 2009-12-15 19:06

如此詳盡系統化的貼文真是夫復何求,謝謝大大的用心分享。

當年神秘的蘇愷15北約呼號酒壺,印象深刻。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12-15 21:38

马来西空军订购了18架苏-30MKM,苏-30MKM目前是马空军战力最强战机.但并不是最好的飞机就能有最强的战斗力,现代的武器终究是要靠人来操作,人的因素始终还是最重要的。马来西亚空军到现在为止只有4人能熟练驾驶苏-30MKM战机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59_7778191.jpg[/IMG]



       由于国土被大海一分为二,马来西亚特别重视空军建设,在短短数年内就购买了数十架先进战机。不过,马空军战机的来源非常杂,既有美制F/A-18,也有俄制米格-29和苏-30MKM。其中技术最先进、性能最好的当属18架苏-30MKM。这种以俄罗斯苏-30为基础研制的战斗机号称达到“四代半”水准,可以对抗世界上任何一种先进战斗机。

        然而,新装备的到来并未让马空军高兴几天。他们发现,这些高科技武器的确先进,但也特别难伺候,否则就只能“趴窝”。更麻烦的是,美制武器和俄制武器从设计思想到后勤体系的差异都很大,马空军必须准备两套维护班子,相应支出也增加了不少。经过一番分析和研讨,马空军认为仅凭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必须寻求外部帮助。

  据马《吉隆坡安全评论》网站报道,日前,马来西亚国防部长纳吉在答复国会议员的提问时称,解放军空军司令许其亮上将曾在今年4月访马期间,表示中国大陆准备与马进行国防工业合作,其中包括苏-30战斗机维修和操作方面的内容。纳吉表示,尽管中国大陆空军使用的是苏-30MKK,与苏-30MKM有差别,但中国大陆空军拥有的经验肯定会让马方受益。

  他还强调,苏-30MKM去年的维修费是770万林吉特(约合1500万元人民币),今年初至5月的维修费是1370万林吉特(约合2700万元人民币),随着俄罗斯原厂商对战机维护的保证期结束,今后的所有修理费均需由马方承担,寻找可靠而便宜的维修供应商迫在眉睫。

    马来西亚空军之所以向中国大陆同行寻求帮助,而不是其他苏-30系列战斗机的用户,其中有很大的必然性:

  首先,在全球所有苏-30系列战斗机的用户中,惟有中国大陆空军的使用和维修经验最丰富。中国空军的苏-30虽没有印度多,但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包括原产国俄罗斯),较大的机队规模使得中国大陆空军能更快地积累使用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空中力量》杂志2008年曾披露,马来西亚的邻国印度尼西亚当年1月同中国大陆签署了组建TNI-PLA军事合作委员会的协议。同年10月底,印尼空军的4名飞行员来到中国大陆空军某训练中心受训一周,受训科目可能包括苏-30战斗机的模拟操纵。印尼军方甚至表示,中国大陆的模拟训练设施比俄罗斯的还先进。毫无疑问,印尼此举对马来西亚有很大示范性。

  其次,中国大陆空军的自主意识很强,不愿依赖俄罗斯维修飞机,而是靠着自己的艰苦努力与扎实的航空技术实力,最终掌握了苏-30的几乎全套维修技术。

  相比之下,俄罗斯虽是苏-30生产国,但由于俄空军无钱装备该型战机,所以无法积累使用经验,维修技巧也无从谈起。至于印度空军,虽有庞大的装备规模,但因为一味追求技术领先,导致该国的苏-30迟迟不能形成战斗力。直到今天,印度空军苏-30的发动机大修还得靠俄罗斯帮忙。马来西亚空军正是经过调查,才放弃了寻求印度帮助的念头。

  此外,俄罗斯媒体曾称赞,中国大陆空军是世界上使用和维修苏-30战机最熟练的国家。来自该机出生地的赞扬,无疑为马来西亚空军最终决定寻求中国大陆帮助,再添一个分量十足的砝码。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63_558692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64_119170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66_582394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62_9628791.jpg[/IMG]
[IMG]http://i298.photobucket.com/albums/mm255/13105655/323_10367_3204071.jpg[/IMG]

[ 本帖最後由 13105655 於 2009-12-15 21:41 編輯 ]
作者: ongweihwa    時間: 2009-12-16 12:56

F18 比su30MKM 还差吗?? 那跟F35 和 F22 呢? 在军事知识严重缺乏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12-16 18:49

引用:
原帖由 ongweihwa 於 2009-12-16 12:56 發表
F18 比su30MKM 还差吗?? 那跟F35 和 F22 呢? 在军事知识严重缺乏
你可以把你的问题提的再详细点吗!?有点没看明白你的意思。

F18要看是哪个型号的,每个批次的F18 的技术水平都是有差距的
就论单机性能,su30MKM 比F-18E/F之前的型号都强,这一点应该是没错的
作者: 魯拉拉    時間: 2009-12-23 01:51

引用:
原帖由 13105655 於 2009-12-16 18:49 發表


你可以把你的问题提的再详细点吗!?有点没看明白你的意思。

F18要看是哪个型号的,每个批次的F18 的技术水平都是有差距的
就&#3 ...
老哥別太在乎他的疑問.我想他可能是單純的想用二分法來分階級.
以輕兵器的例子.很多人會以為M16/M4槍族比AK槍族先進和強悍.
那是因為M16/M4家族在西方文化下的確被宣染的比較深.(說難聽點就是拿M16/M4系列的就是比較有文化的主角.
拿AK的不是恐怖份子就是壞人).
且在M4之後開始模組化.無論是配件裝備與後勤零件通用性的確大於AK.
但卻忘了AK天生比M16家族耐用.不論是價格.新手易用度.卡彈.維修與最重要的子彈口徑(7.62*39MM確實
比5.56*45MM破壞力高).AK都比M16系列來的平易近人.
我只能說.每種兵器.在不同國情文化的國家裡.都會被賦予不同的任務與價值.
君不見F4幽靈式是美軍淘汰的飛機.但在日本與其他國家還是一線主力(隨著要求不同有不同的任務取向.如電戰與偵查).
F18系列與SU30是兩各不同的國家依據本身不同的需求.國情.科技跟任務取向所研發出的不同戰鬥機.
硬要跟美軍第5世代的F22與F35來比就完全不同了.
不是每個國家的軍事預算和國情需求都跟美國一樣.
就好像被美軍即將淘汰的AV8B2海獵鷹戰機是印度.泰國和西班牙的一線空母的艦載機.
但如果到了台灣就會變成戰略攻擊機XD.
所以我只是要說.別急著為兵器本身打分數.
不同的兵器在不同的國家.都被賦予不同的價值.
美軍M1A2主力坦克夠屌吧.但是萬一在菲律賓或是印尼那種島國地形.
他們反而覺得美軍的史崔克(Stryker vehicle).8*8輪型裝甲車會比較適合快速打擊.
你們覺得呢?
作者: 13105655    時間: 2009-12-24 15:57

引用:
原帖由 魯拉拉 於 2009-12-23 01:51 發表


老哥別太在乎他的疑問.我想他可能是單純的想用二分法來分階級.
以輕兵器的例子.很多人會以為M16/M4槍族比AK槍族先進和強悍.
那是因為M16/M4家族在西方文化下的確被宣染的比較深.(說難聽點就是拿M16/M4系列的就 ...
魯拉拉说的很对,赞一个哦

严格来说,各种武器装备在技术本质上是不能有好坏之分的
只有合适不合适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武器发展研制方向跟他的军队作战体系和国防思想是有很大关系的
而一个国家或者军队的作战体系和国防思想又跟国家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人员素质等等有关联
根据自己军队执行任务的实际需求研制武器,并给予合适的性能指标,这是武器研发的基础
武器技术指标的高低,是由执行任务的难易要求而定
能适应战场环境,协助完成特定的作战任务的就是合格的武器

当然,武器的发展技术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军队作战体系和国防思想的建立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 魯拉拉    時間: 2009-12-25 01:43

我上面的回文有提到.美軍的AV8B2 海獵鷹垂直起降戰鬥機到了台灣就會變成"戰略攻擊機".
這不是我說著玩的笑話喔.
只是要借用老哥的帖來說一下這件事.有點抱歉XD.
也拜託大家別用政治角度來看.請遵守版規.

話說1980-1990年代.因為英國與阿根廷的福克蘭群島戰爭中.
英軍的AV8B在此役中表現優異.充分利用垂直起降的優勢.對阿根廷的海空軍造成很大的破壞.
"轉貼WIKI百科對福克蘭群島戰爭的介紹.對戰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6%8F%E5%85%8B%E8%98%AD%E6%88%B0%E7%88%AD

所以國軍也因此對AV8B有高度興趣.積極想跟美軍採購(同時期爭取的還有F4幽靈式).
當然眾所皆知的是後來這兩款戰機的採購案都沒有成功.取而代之的是F16A/B型.
後來.我跟一位父親的朋友聊過這件事.他是退休的跑軍事記者.
他就提到.當年AV8B的採購會失敗.是必然的.
因為老美擔心兩件事.所以根本不可能賣你.
1是怕台灣買了AV8B後.利用油輪或貨船改裝成平台.善用它的垂直起降功能.
  直接去自殺式攻擊大陸沿海城市(別忘了大陸改革開放後這些城市都是GDP最高的).
  別以為不可能.那個年代.如果在金門跟馬祖與大陸沿海城市最接近的邊線起飛.當時解放軍
  的反應能力比現在低多了.AV8B加上改裝船掩護是可以達到最佳效果的首殺效果.
  所以美軍以"戰略攻擊機"直接否定這筆交易.
2是怕台灣把AV8B部署在南沙群島中.會對當時的南海情勢投下一顆震撼彈.
  造成東南亞邊界局勢不穩定.這對美國在後越戰時期想穩定東南亞局勢的戰略相違背.
  因為198X年代.海獵鷹的戰力與機動性是當時那些國家的空軍望塵莫及的.
我上面提到的.我相信有在研究台灣軍購案的老人都有聽過類似的消息.
會提出來只是要跟各位朋友說.不同的武器在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時期絕對有不同的價值XD.
先別提台灣了.AV8B這寶貝在2009年的現在.如果讓索馬利亞海盜弄到幾台.
那索馬利亞海盜會比現在還囂張10倍以上喔XD.




歡迎光臨 PLUS28 (http://plus28.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