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泌尿系統微創手術再進化

泌尿系統微創手術再進化

泌尿系統微創手術再進化

醫療技術進步、器械改良加上醫師手術經驗與技術累積,微創手術已成為泌尿外科手術主要方法之一,不僅能應用於攝護腺肥大、腎結石、疝氣、包皮過長等不同的泌尿系統疾病,且因手術切口小、出血少、併發症少、恢復快、住院天數少等優點,可減少患者痛苦和恢復時間,降低手術風險和併發症發生率,成為目前醫療趨勢。

柳營奇美醫院泌尿外科王脩仁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及攝護腺癌是中老年男性常見健康問題,患者會有小便困難、頻尿、急尿或夜尿,嚴重者會因膀胱排尿受阻,造成尿滯留、膀胱變形、腎臟水腫,甚至腎衰竭需洗腎;初期攝護腺肥大可透過生活習慣調整及藥物改善,若成效不彰則考慮經由手術根治。

王脩仁醫師說,過去治療攝護腺肥大症多經尿道用內視鏡電刀將攝護腺刮除,可快速處理攝護腺堵塞,但缺點是出血多、恢復慢、不適合高齡患者,也有術後尿失禁、陽痿等副作用,近年「攝護腺雷射手術」採雷射切割氣化加上止血方式,出血少、安全性高,即使服用抗凝血劑者也可安全施行手術,術後可快速拔除尿管,減少疼痛感及血尿情形,成為傳統電刀刮除術外新選擇。

台灣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有結石問題,尤其南部夏天氣溫高,流汗多、尿量少,是結石好發季節。王脩仁醫師指出,近十年發展出的微創「軟式輸尿管鏡」技術,是可彎折二百七十度的內視鏡,從尿道膀胱經輸尿管到腎臟,搭配高功率雷射及取石網,可無死角巡視腎臟各角落,針對體外震波不易定位的結石也能擊碎,如有好幾顆結石或兩側均有腎臟結石都可一併處理,目前主要處理高位輸尿管結石及二公分上下的腎臟結石。相較傳統經皮腎造廔取石手術,優勢是無傷口、出血少、恢復快、疼痛感低,通常術後隔天即可出院。

台灣每年約有四萬名患者因疝氣接受手術治療,又以腹股溝疝氣佔九成以上,「腹腔鏡疝氣修補術」是利用腹腔鏡器械經由下腹部小傷口,在肌肉筋膜缺損處舖上人工網膜,達到無張力式修補目的,相比傳統開放式手術,無須破壞鼠蹊部肌肉與筋膜,可減少手術創傷和疼痛,且可由同一傷口修補兩側疝氣,復發型疝氣也能避開之前手術粘黏部位,術後傷口小、恢復快、患者的康復時間更短,術後隔天即可出院。

王脩仁醫師說,男性生理構造包皮能保護脆弱的龜頭,若有反覆發炎、嵌頓性包莖或性交及清潔困難,可考慮割包皮治療。傳統包皮手術需卅分鐘以上,環狀切除法較易出血,傷口需一針針縫合,手術時間長易疼痛,縫合處難以平整,稍微影響美觀;「包皮槍」又名一次性包皮切割吻合器,是新型手術器械,相較於傳統手術,切除多餘包皮時會將釘子釘入同時進行止血縫合,縮短手術時間,術後疼痛感較低、組織不易腫脹瘀青、復原較快、切口也更美觀平整。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