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外夷傳奇] 席捲亞歐非影響全世界伊斯蘭教大擴張背後有何原因﹖

席捲亞歐非影響全世界伊斯蘭教大擴張背後有何原因﹖

  起源於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在默罕默德創立後的百餘年向歐亞非大陸擴散開來﹐發展速度之快﹐一舉成為世界級的宗教。伊斯蘭教的影響力範圍之廣﹐西至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葡萄牙)、北至金帳汗國(俄羅斯)、東至中國的西域﹐南及馬來半島、馬來群島(馬來西亞、印尼)﹐都曾是(至今大部分仍是)伊斯蘭文明的勢力範圍。
  在人類信息交流極為不便的時代﹐落後的文明﹐伊斯蘭教竟能在如此大範圍的傳播﹐著實讓人驚歎。而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伊斯蘭的擴張﹐並非是拓荒者的姿態去發展壯大。在當時﹐除蘇丹、馬來、印尼等少部分地區尚未開化外﹐伊斯蘭始終是與當時的世界主流成熟文明正面交鋒的方式進行擴展。在北非和伊比利亞半島﹐天主教被伊斯蘭教驅逐﹔在小亞細亞﹐東羅馬的東正教被伊斯蘭教壓制﹔在中西亞﹐伊斯蘭教徹底取代了襖教(波斯原生宗教)﹔在印度河流域與孟加拉﹐伊斯蘭教取代了印度教﹔甚至在中國的西域﹐伊斯蘭教也成功取代了在當地已有一定積累的儒教和漢傳佛教。或逼退﹐或取代﹐伊斯蘭教是從文明體系的列強夾縫中迅速成長開來。中世紀時期﹐伊斯蘭文明都曾不同程度的侵蝕著所有的人類主流文明。
  伊斯蘭教為什麼有如此兇猛之勢﹖
  以筆者立場看來﹐其偶然性和必然性共存。
  先分析一下其偶然性。穆罕默德創教時由於佔據中西亞的薩珊波斯帝國﹐與佔據東地中海與小亞細亞半島的東羅馬帝國長期爆發戰爭﹐使得地中海-小亞細亞-兩河流域-東方的傳統商路中斷﹐商人們不得不另闢蹊徑﹐開發出東地中海-西奈半島-紅海沿岸低地-東方的變通貿易道路。因商路的轉變﹐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側的紅海沿岸低地由小型邊緣之地﹐一躍成為東西交流的商貿主幹道和中轉樞紐﹐從而提升了紅海沿岸低地的地位﹐促進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原先農牧混雜的生產方式﹐轉變為以商業為主導。在此基礎上﹐孕育出獨立的伊斯蘭文明。
  這是其偶然性。商業的繁榮﹐在增加該地區的實力同時﹐也打破了紅海沿岸一直以來各自為政的政治格局。傳統的紅海地緣政治格局﹐是以麥加、麥地那為核心﹐總體上呈南北對立之勢。而在兩大核心之下﹐各部落又各自為政。導致這種局面的是由地緣結構和經濟模式共同決定。
  紅海沿岸低地呈南北長條狀﹐各部分除了緊挨著的地區﹐與板塊內部其他地區都交流不暢﹐這樣一來就會存在分化的危險。而在經濟模式上﹐傳統的紅海沿岸是農牧混雜﹐相互間的貿易需求不高﹐所以也沒有統一的必要。但隨著貿易主幹道的改變﹐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商業需要通過商品流通來實現價值。要想經濟交流順暢﹐政治的藩籬便要清除。一旦通過商業獲得的利益遠遠高於傳統農牧業後﹐紅海沿岸的內部政治、文化整合也就順其成章。完成整合後﹐紅海沿岸的阿拉伯人民族﹐以及伊斯蘭文明體系﹐便會對外擴張。沒過多久﹐阿拉伯半島中部和南部的全部荒漠化地區被佔領同化。接下來﹐他們便把擴張之手伸向兩河流域為核心的新月沃地﹐以及伊朗高原。
  這是必然的結果。因這種必然﹐商業不僅壯大了阿拉伯人的實力﹐促進了其內部整合﹐而伊斯蘭教的出現﹐這種屬於他們自己的意識形態體系又會促進經濟發展。當物質和精神文明強大到一定程度﹐擴張之路就勢在必行。
  另外﹐伊斯蘭文明的屬性﹐也決定了其擴張之路。因商業而催生了伊斯蘭文明體系﹐最大程度的謀取商業利益﹐便成了阿拉伯和伊斯蘭共同追求的目標。因此﹐獲得最便捷、性價比最高的商路﹐以及打破阻礙商業的藩籬﹐將商路控制在自己手中便是他們的手段。
  雖然紅海沿岸低地孕育了阿拉伯和伊斯蘭﹐但他們要獲得更大的利益﹐或是出於自保﹐掌控地中海-小亞細亞-兩河流域-東方的傳統商路也就是大勢所趨。否則﹐一旦東羅馬與薩珊戰爭結束﹐恢復了傳統商路﹐阿拉伯民族通過商業而獲得的利益也會隨之削弱甚至消失﹐伊斯蘭文明也面臨著衰落瓦解的結局。
  如此一來﹐阿拉伯軍事攻擊控制中西亞核心板塊的薩珊波斯也就順理成章。當時﹐波斯人控制的新月沃地和伊朗高原﹐地緣實力遠遠高於阿拉伯人荒漠綠洲﹐波斯人壓制阿拉伯人也是常態。退一萬步說﹐就算波斯衰落﹐來自東地中海的歐洲地緣勢力如﹕希臘、馬其頓、羅馬、東羅馬等﹐也會對傳統商道虎視眈眈。
  如果不是因為歐亞兩大地緣勢力多年火拼﹐兩敗俱傷﹔阿拉伯人獲得了新商路的滋養﹐實力大增。此消彼長﹐後來﹐薩珊波斯直接被阿拉伯消滅﹐東羅馬也被阿拉伯人打得落花流水﹐不僅無力於掌控傳統商路﹐連自己原先在亞洲和北非的地盤﹐大半都被阿拉伯人瓜分了去。
  看似偶然背後﹐也有歷史必然性。中世紀依然是農耕社會﹐但歐亞大陸普遍進入文明社會已有一兩千年﹐一方面﹐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促進交通工具和設施的進步﹐使得商業的流通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人類社會財富總量的累加﹐使得富人們的購買力提高﹐購買慾望也加強。
  商業成本下降﹐商業購買力加強﹐伴隨而來的是商業價值的大幅提升。正因如此﹐商人們才願意開通紅海沿岸的新商路﹐阿拉伯人也才從中受益匪淺﹐物力財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便有能力幹掉波斯﹐驅逐東羅馬。總而言之﹐商業造就了阿拉伯﹐讓阿拉伯打破了歐洲和波斯的壟斷﹐成為中西亞的王者。此時的王者﹐與之前的王者有著截然不同的物質基礎。中世紀的人類文明發展水平﹐已有能力支撐相當規模、距離的商業貿易。商業交流不再局限於某一區域地緣板塊﹐而是擴散到了除極寒北部外的整個亞歐大陸﹐以及北非。
  在阿拉伯興盛時期﹐歐亞大陸整體的商業鏈條所蘊含的巨大利益﹐也加速了其擴張之路。就這樣﹐阿拉伯成了橫跨歐亞非的超級大帝國。由於實力和地緣關係﹐阿拉伯終沒有完全征服中國、印度、歐洲這三個亞歐大陸上最重要的農耕文明﹐但阿拉伯去掌控了他們之間的所有交流通道﹐即三大農耕文明對外交流必須經阿拉伯之手。
  商業之中﹐渠道為王。阿拉伯壟斷了中世紀各文明間商業貿易渠道﹐這其中的受益程度不言而喻。而伴隨阿拉伯的輝煌﹐伊斯蘭也獲得了成為世界級宗教的大好時機。伊斯蘭是阿拉伯的原生文明體系﹐阿拉伯人自然會尊奉它。但如果不能將伊斯蘭教普及到阿拉伯人擴張之地﹐將擴張之地伊斯蘭化﹐那麼﹐終有一天﹐因人心渙散而失去擴張之地。後來的蒙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蒙古建立了一個規模空前的大帝國﹐但因其原生文明體系卻並沒有隨之普及﹐西進的蒙古人紛紛被伊斯蘭化﹐在中國的蒙古人﹐也被漢化。
  文明體系終究是為統治階級的現實利益服務。伊斯蘭教是商業催生出來﹐有極強的商業基因。加上紅海沿岸低地的地緣環境﹐決定了伊斯蘭對農牧生產體系有一定的兼容性。
  阿拉伯帝國本身又以商業為紐帶﹐一個商業基因極強否認文明體系才是他們的最佳伴侶。同時﹐阿拉伯控制的中亞、西亞和北非﹐大多是農牧業混雜的地區。以商業為主﹐以農牧混雜為輔﹐中西亞和北非的地緣經濟條件﹐與伊斯蘭高度契合。如此一來﹐阿拉伯當然大力促進伊斯蘭文明的壯大。這種物質基礎和意識形態體系的高度融合﹐使伊斯蘭在阿拉伯帝國的政治扶持下迅速壯大﹐成長為與基督教、儒家並立的人類古代的三大主流文明體系。
  伊斯蘭雖為阿拉伯國教﹐保障了阿拉伯大一統帝國的意識形態。但這種格局並未持續太久。兩百多年後﹐隨著阿拉伯帝國衰落﹐突厥人、蒙古人、波斯人相繼興起﹐伊斯蘭世界也從此四分五裂﹐並且再未統一。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