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秋分節氣至 氣血虧虛者 採陽補陰好時刻

秋分節氣至 氣血虧虛者 採陽補陰好時刻

秋分節氣至 氣血虧虛者 採陽補陰好時刻

二十三日是秋分,為二十四節氣當中第十六個節氣。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彭溫雅昨表示,曆書記載:「斗指己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適當秋之半,故名秋分也。」意思是說,秋分是夏季結束、秋季開始,嚴格來說,北半球秋天應該是從秋分開始,此時陰陽平衡,適合按揉足三里穴。

彭醫師指出,古代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意思是說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陽氣開始收斂,所以就不再打雷。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意思是說因為天氣變冷,原本在春夏時出來活動的小蟲,又紛紛回到原本潛藏的洞穴,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住,以便防止寒氣侵入。

第三候中的「水始涸」是說降雨量開始減少,由於秋高氣爽,水氣蒸發變快,湖泊、河流的水量變少,沼澤、水窪也開始乾涸,晚上也不再出現烏雲掩月。

彭溫雅醫師指出,對於氣血虧虛的人來說,秋分算是一個重要節氣,因為此時正是採陽補陰好時刻,中醫認為,人屬大自然一部份,體內陰陽氣血也會隨著氣候變化產生影響,此時陰陽正好處於平衡,不管是偏陽盛或偏陰虛的人,都適合趁此陰陽和諧之時調整身體狀況。

從秋分開始,天氣慢慢轉涼,晝夜溫差比較大,氣候變化也沒有規律,可說是各種疾病好發季節。由於氣候乾燥,很多人容易出現咽乾、舌乾、少津或乾咳、少痰、皮膚乾裂等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說「秋燥症」,不過,秋燥症又有溫燥、涼燥之分,一般來說,秋分之前還有暑熱餘氣,所以多見溫燥,秋分以後陣陣秋風加上氣溫多變,所以多見涼燥。

秋分時節適合按揉足三里穴,這個穴道在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處,是足陽明胃經主要穴位,可說是一個強壯身心大穴,經常按摩這個穴道,可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甚至調節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幫助身體更強壯。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