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其他] 鮮卑族歷史簡史

鮮卑族歷史簡史

  鮮卑族中國古代遊牧民族,先世是商代東胡族的一支,秦漢時從大興安嶺一帶南遷至西刺木倫河流域,曾歸附東漢。匈奴西遷後盡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萬戶均併入鮮卑,勢力逐漸強盛。西元2世紀中葉首領檀石槐被鮮卑各部推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軍事聯盟,分東、中、西三部,各部均置大人統領。東漢遣使持印綬封檀石槐為王。鮮卑以遊牧為生,善騎射,所制角端弓為古代有名的武器。檀石槐死後鮮卑部落聯盟解體。十六國時期鮮卑的慕容、乞伏、宇文、拓跋等部都曾建立政權。特別是拓跋部於5世紀中建立北魏王朝,統治北部中國達140餘年,並竭力促使鮮卑人漢化,內遷的鮮卑人則逐漸轉向農業並與漢族融合。
  鮮卑族是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遊牧民族,其族源屬東胡部落,興起於大興安嶺山脈。鮮卑是與烏桓同時興起的東胡另支。東漢初年,活動於今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的鮮卑仍為匈奴役屬。隨著北匈奴勢力衰耗,鮮卑開始邊年出兵攻擊北匈奴。公元85年,鮮卑與南匈奴、西零及西域各族共擊北匈奴,迫使其中逃循。公元87年,鮮卑再次大敗北匈奴,斬殺優留單于。公元91年,東漢政府和南匈奴對北匈奴進行了致命打擊,北匈奴西遷。鮮卑趁勢佔據了漠北地區,留在漠北的匈奴十餘萬落併入鮮卑,鮮卑自此強盛起來。
  公元2世紀中葉,鮮卑民族中湧現出一位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領檀石槐。鮮卑在檀石槐帶領下大斷壯大,統一了鮮卑諸部,建牙帳於高柳(今山西陽高縣)北三百餘里的彈汗山(今內蒙古商都縣附近)仇水(今東洋河)。隨後,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東敗扶余,西擊烏孫,南擾漢邊、盡據匈奴故地,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軍事部聯盟。但聯盟隨檀石槐的死而瓦解,繼起的是不斷強大的拓跋鮮卑。
  中國古代東胡系民族。居於鮮卑山(今大興安嶺),因此為族名。鮮卑族名「鮮卑」一詞,在秦漢文獻中,以不同的譯音形式出現過:「師比」、「犀比」。然其時鮮卑離中原較遠,南隔烏桓,其文化影響大都間接而來,所以僅指一種胡服的帶或帶鉤。從東漢以後的史家記載中,又知鮮卑族名源於其所居地「鮮卑山」(即今大興安嶺)。「山」是漢語,顯然,「鮮卑山」是胡漢語的混合詞。這就把探討推進了一層。至隋唐,後人為秦漢文獻註釋,提及「犀比」一詞,張晏說:「鮮卑部落帶、瑞獸名也」。但我們今天仍不好把「鮮卑部落」與「瑞獸」和二為一。
  匈奴別部的烏桓、鮮卑《後漢書》中烏桓、鮮卑傳都說他們因住烏桓山、鮮卑山得名。孰不知烏桓是聰明之稱,鮮卑是瑞獸皮帶之名,與山無關。《東胡民族考》烏桓、鮮卑考。漢譯「胡」語有瑞獸帶之義。烏桓,蒙古語有聰明之義。
  考「鮮卑」與「烏桓」,同屬東胡族。東胡語屬阿爾泰語系,是蒙古等民族語言的祖源。所以很有考察國內阿系其他民族的必要。事實上,這些民族不僅語源上一致,而且地域也貼近。鮮卑族源於興安嶺,其語音應當介乎源於黑龍江流域的滿族的語音和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的蒙古族的語音之間。國外一學者對此作了一番考定,與「鮮卑」對應的音節,滿語是「仨畢」,蒙語是「斯波勒克」,都可對譯成古音「鮮卑」,其蒙滿語的含義都是「祥瑞、吉兆、美好」;當然,細說起來,鮮卑語更應當近於蒙語的含義。由此斷定:「鮮卑山」意為「祥瑞山」或「神山」。「鮮卑」一詞,表達了鮮卑族期待「吉祥、美好」的意向。鮮卑族沒有文字。
  西晉-鮮卑等部(281)西晉滅亡後,北方各族部的統治者形成了紛爭割據的局面,在100多年中先後建立了許多政權,史書稱“五胡十六國”,其實,建立政權的不只五個少數族,也有漢族,割據政權也不只16個。在這100多年中,鮮卑族先後建立九個政權即遼西(今遼寧、河北一部)、代(今內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後改北魏,逐漸統一北方)、宇文(史稱北周,今河北北部)、前燕(今河北、山西、河南和遼寧一部分)、後燕(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一部分)、南燕(今山東、河南一部分)、西燕(今陝西、山西一部分)、西秦(今甘肅西南)、南涼(今甘肅西部、青海一部分)。
  西晉滅亡後,匈奴部族統治者劉聰佔有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公元318年劉聰死,劉曜乘內部變亂之機,奪取政權,遷都長安稱帝,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公元319年,石勒反劉曜,自稱大單于、趙王,定都襄國(今河北邢台市),以河內等24郡為趙國,擁有民戶29萬,史稱後趙。後趙羯族地位優越,時稱「國人」。石勒為鞏固其統治,重用漢族人趙郡張賓為謀士,採用漢族的一些統治政策,國力日強。公元321年,遣石虎進取幽州,俘刺史段匹磾,幽、冀、並三州皆歸屬後趙。不久,石虎又率軍進討鮮卑郁粥於離石,郁粥逃奔烏桓,石虎悉降其眾,繼爾南下,盡收河南之地。前趙與後趙為爭奪地盤,多次交戰,公元329年,石勒攻滅前趙,並有關隴之地。後趙之地南逾淮海,東濱於海,西至河西,北盡燕代,統治了北方廣大地區,與江南的東晉政權形成北南對峙局面。石
  石勒死後,石虎繼位,於公元335年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石虎荒淫殘暴,任意迫害人民,在鄴城大建宮室,築樓台高閣,眾役繁興,加之征遼西、征東晉的窮兵黷武,終於引發了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強烈反抗。公元349年,梁犢率邊兵起義,打擊了後趙的統治者。石虎病死後,他的兒子們為爭奪帝位,自相殘殺,後趙大將軍冉閔(漢族人)乘機依靠漢族人民的支持,起兵攻殺後趙皇帝石鑒,奪取政權,國號大魏,史稱冉魏,仍都鄴城。
  冉魏主張民族復仇,號召漢族人起來殺胡羯,結果爆發了多年來漢族人對胡羯的積忿,致使北方各地漢族人民群起響應而斬胡羯(史載僅鄴城即殺死20多萬人),引發了胡人的猛烈反撲,冉閔領導漢族軍民進行了英勇的反擊,並於公元352年正月破襄國,殺後趙主劉顯(匈奴人)。公元352年,鮮卑族首領慕容俊從東北攻入冀州,冉閔率軍殊死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而兵敗被殺,企圖南逃的20餘萬漢族人民也慘遭屠殺,冉魏政權僅兩年零8個月就覆滅了。
  前秦統一北方慕容俊滅冉魏後,自稱皇帝,遷都於鄴,國號燕,史稱前燕。前燕佔據北方東部廣大地區,但在北方西部又分裂為四個政權氐族苻氏建立前秦,佔據今陝西省;氐族楊氏建立仇池,佔有今甘肅東南部;漢族張氏建立前涼,佔據今甘肅西北;鮮卑族拓跋氏建立代,佔據今內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前秦苻氏政權,廢除了石虎統治時的一些苛政,又以漢人王猛為謀主,整頓吏治,加強軍備,發展生產,10餘年間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勢力。從公元370年至376年間,先後攻滅前燕、仇池、前涼、代四個政權,統一了北方。
  前秦結束了北方分裂割據局面後,苻堅又於公元378年派軍南向進攻東晉,企圖統一全國,淝水之戰為東晉謝玄所敗。由於國力大傷,鮮卑和羌族上層分子,乘機脫離前秦控制,各自建立政權,3年間相繼出現了後燕、後秦、西燕、西秦、北魏、後涼六個政權。分裂林立的各個政權,經過10年左右的相互戰爭,後燕滅西燕,擁有北方東部地區;後秦滅前秦、後涼,擁有北方西部地區;後燕與後秦東西相對。公元395年,後燕攻北魏,慘遭失敗而衰落,分裂為南燕、北燕,北魏則強盛起來。北方西部,匈奴、鮮卑、漢族上層分子又擴張勢力,先後建立了南涼、西涼、北涼、夏四個政權。北方又呈現分裂割據局面。各政權統治者紛爭戰亂50多年,使北方的農業生產遭受到極大破壞,是歷史上北方各族人民極度痛苦的時期,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北方才結束了這種局面。
  公元439年,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魏政權統一了北方,與南朝形成南北對立的局面。公元534年,魏又分裂為東魏、西魏。後來北齊代東魏,北周代西魏,北周又滅北齊,至公元581年北周為隋所代。天下經歷的四百年的折騰重歸一統。而北方這140多年,歷史上稱之為北朝。
  鮮卑拓跋部,原來居住於今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過著遊牧生活。東漢以前,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跋部在酋長拓跋詰芬的率領下,也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北匈奴駐地,即漠北地區。到酋長拓跋力微時期,拓跋部又南下遊牧於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後又遷居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與曹魏、西晉發生往來,但這時,拓跋部仍處于氏族部落聯盟階段。公元338年,首領什翼犍建立代政權,都於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逐漸強大起來。
  公元376年,前秦苻堅攻代,什翼犍戰死,代滅。淝水戰後,前秦統治瓦解。公元386年,鮮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孫)恢復代政權,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公元395年,後燕攻北魏,拓跋珪在參合陂(今山西大同東南)大敗後燕軍,並乘勝南下,奪取中山(今河北定州市)、鄴(今河北臨漳西南)等重要城鎮,擁有黃河以北地區,成為北方的強大勢力之一。
  公元398年,北魏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珪稱皇帝--即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擊敗後燕進入中原後,獎勵農業生產,其奴隸主貴族也逐漸漢化轉化為封建地主。拓跋珪招納漢族大地主參加統治集團,加快了鮮卑拓跋部的漢化進程。2、北魏太武帝馬踏漠北,一統北方。拓跋珪死後,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孫魏太武帝拓跋燾承其前業,擢用漢族大地主范陽盧玄、博陵崔綽、趙郡李靈、河間邢穎、渤海高允、廣平游雅、太原張偉等數百人擔任官職,形成了拓跋貴族與漢人世家豪族的聯合封建政權,國勢大盛。拓跋嗣死後,16歲的拓跋燾即位,即位之初就以少勝多,頂住了當時北方大漠政權柔然的瘋狂入侵。拓跋燾開始主動反擊柔然,先後13次出兵柔然,以429年戰果最為輝煌征服了漠北一帶,柔然臣服,為日後統一北方又邁出重要一步。另外,在對柔然的作戰中,俘獲的牛羊駱駝等牲畜也為北魏緩解了後來的饑荒。
  北魏孝文帝的卓越改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帝王,在位期間,進行了許多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實行均田制和改革鮮卑舊俗、實行漢化政策。492——493年遷都洛陽。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北魏統治者力求限制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使鮮卑貴族進一步封建化,並與漢族地主緊密結合,更有效地共同統治各族人民。因此馮太后和魏孝文帝元宏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首先整頓吏治。延興二年(472),政府規定,地方牧守治績好的可以久任,滿一年陞遷一級;治績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處罰,甚至降級。
   2、延興五年,為改變過去州、郡、縣爭收租調的混亂局面,政府確定只能由縣一級徵收,徵收時禁止使用大斗、長尺、重秤。
   3、太和八年(484)頒布俸祿制,申明俸祿以外貪贓滿一匹絹布的處死。次年頒行的均田令中,又規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職高低給一定數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買賣,離職時移交下任。
   4、九年十月,頒布了均田令,對不同性別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詳盡的受田規定。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別。露田種植穀物,不得買賣,七十歲時交還國家。桑田種植桑、榆、棗樹,不須交還國家,可以出賣多餘的部分,買進不足的部分。還授土地時對老少殘疾鰥寡都給予適當的照顧。
   5、九年或十年初,以三長制取代宗主督護制,採用鄰、裡、黨的鄉官組織,抑制地方豪強蔭庇大量戶口。
   6、十年,孝文帝對租調製度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新租調規定以一夫一婦為徵收單位,每年交納帛一匹,粟二石。十五歲以上的未婚男女,從事耕織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頭的租調,分別相當於一夫一婦的數量。
   7、十八年,孝文帝排除穆泰、元丕及太子恂等鮮卑舊貴族和保守勢力的反對,把都城從平城遷至洛陽。
   8、孝文帝改革鮮卑舊俗,主要是禁著胡服,改穿漢人服裝;朝廷上禁鮮卑語,改說漢話;規定鮮卑貴族在洛陽死後,不得歸葬平城,並改他們的籍貫為河南洛陽,改鮮卑姓為漢姓;鮮卑貴族門閥化,提倡他們與漢族高門通婚。
   9、太和中,議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從。從品為北魏之首創。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標準,將代北以來的鮮卑貴族定為姓、族,姓為高,族次之,其中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勳著當世,位盡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謂四姓,一說為中原漢族高門崔、盧、李、鄭,一說為漢族甲、乙、丙、丁四種郡姓,後者似為確。班定姓族,使鮮卑貴族與漢士族得以進一步結合。
  北方廣大地區由於戰亂,戶口流徙,田園荒蕪,大量土地無人耕種。北魏政權為增加財政收入,穩定社會秩序,頒行均田制。先審定戶籍,再按戶口分配土地,實行新的租調製。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均田制在當時地曠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損害地主階級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有益於生產發展和穩定的。北方大量的荒地被開墾,耕作技術也有了提高,農業的發展,使養蠶、牧畜、釀造等農村副業也發展起來,改變了北方荒涼殘破的景象。
  北魏統治下的中原,以漢族為主,具有較高的封建文化,魏孝文帝在政治和社會風俗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消除鮮卑與漢族之間的隔閡與矛盾,加速了鮮卑族的漢化--即封建化,在服飾、語言、喪葬、通婚、吏治、門閥等制度方面都有相關的漢化規定。這些改革促進了北方各少數民族進入封建社會,適應了各族人民間的自然融合趨勢,對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民族的大融合起了積極推動作用。
  北魏末年的農民大起義動搖了統治者的基礎,內部發生變亂。公元530年,魏孝莊帝殺死了專權的爾朱榮,爾朱兆(爾朱榮弟)又殺死北魏孝莊帝,立元恭為帝,政權又為爾朱氏所握。後來爾朱氏又為其部將鮮卑化的漢人高歡所滅,高歡殺元恭,另立元修為帝(魏孝武帝)。元修為擺脫高歡所控,從洛陽出逃,奔鎮守關中的將領宇文泰。此後,北魏分裂為兩個政權:高歡立元善見為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宇文泰殺元修,立元寶炬為帝,都長安,史稱西魏。
  公元547年高歡死,其子高澄、高洋相繼執政,550年高洋廢魏孝靜帝元善見,自立為帝,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都鄴。西魏在漢化很深的鮮卑人宇文泰執政下,國勢日盛,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廢魏恭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採取了一些經濟政治的重大舉措,國勢日漸強大。
  北齊與北周東西對峙。公元576年,北周發兵攻北齊,先占晉陽,繼又東進,577年攻陷北齊鄴城,北齊亡,北方歸於統一。周武帝滅北齊後,又進軍南方的陳朝,取得了長江以北的土地,北周領域擴大,為後來隋朝的統一打下了基礎。隋唐以來,鮮卑已不再作為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存在,但他們的後裔卻在這兩個朝代居於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國者楊、李二家即是鮮卑化的漢人,而他們的母、妻又是漢化的鮮卑人。至於兩朝的達官顯宦有很多鮮卑人--位至宰相的就有20餘人,其他如尚書、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勝枚舉。這不僅表明了這時北方與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顯示了鮮卑人在社會重要性方面的廣度,如隋代築造學家宇文愷,《切韻》作者陸法言,唐初權相長孫無忌,中唐詩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等,都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