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其他]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兩世而亡的朝代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兩世而亡的朝代

  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兩世而亡的朝代。隋朝(581~618),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朝代之一,隋唐時期也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期。隋朝在政治上確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創建了影響深遠的科舉制度,改革律令;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在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另一方面則採取了「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措施,以增加政府收入。隋朝還興修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鞏固了中央對東南地區的統治,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的聯繫。共統治中國38年,前後僅文帝、煬帝兩代,是我國歷史上存在較短的朝代之一。
  隨著南北朝在政治、經濟上的逐步衰落,身為北周的輔政大臣的楊堅於公元581年2月迫使年輕的周靜帝讓位,自立為帝。因楊堅曾官居隋國公之職,故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建都長安,他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登基後,果斷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社會改革,鞏固了隋朝的統治,並於開皇八年(588)12月攻佔了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後陳的都城建業(今南京)宣佈了南朝的滅亡。至此,長期分裂的中國又復統一。文帝在位二十四年,曾於601年改年號為仁壽。仁壽四年,六十三歲的楊堅卒於仁壽宮。
  文帝死後,翌日其子楊廣即位,年號大業,是為隋煬帝,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即位後,就開始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奢侈豪華的宮殿,開鑿大運河為自己享用。為了擴大其統治,他還不斷向外擴張。煬帝於大業十二年(612)至大業十四年,三征遼東高麗(今朝鮮半島),但均告失利。連年征戰與煬帝暴政致使隋朝的國力大大削弱,人民的生活幾乎得不到保障。於是,全國各地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其中勢力較大的有:瓦崗山的翟讓,河北的竇建德,江淮地區的杜伏威等人。故而隋朝後期,煬帝不得不四處攘亂,但隋朝終究大勢已去。六一八年三月,隋將司馬德戡、和宇文化及乘「驍果軍」騷動的機會,於江都發動兵變,勒死了殘暴的隋煬帝。從而,結束了隋王朝短暫的統治。
  隋是承前啟後的一個朝代,文帝與煬帝共在位三十八年。在這三十八年中,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鞏固和發展。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調整了中央與地方的統治機構,恢復了被廢除多年的三師、三公、九卿的舊制。確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強了中央集權統治。通過制定《隋律》穩定了社會秩序。另外,開設了科舉制度,為以後中國封建社會人才選拔方式提供了一個藍本。在經濟方面,文帝下令整頓戶籍,清查人口,繼而推行均田制,調整賦役。與此同時,為了恢復農業生產和加強漕運力量,於開皇四年(584)開「廣通渠」引渭水直達潼關。後煬帝大業四年(608)又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自輝縣至涿郡,長達兩千餘里,這就是現在所謂的京杭大運河。另外,由於隋朝以前連年的戰亂,各朝沒有統一的幣制和度量衡,這極大的影響了市場商品的交易與流通。因而,隋朝建立以後首先宣佈禁用舊錢,統一發行合乎規格的「五銖錢」,嚴懲私鑄錢幣。同時,還規定了標準的銅斗鐵尺,頒行全國。這樣以來,為經濟的持續穩定地增長創造了良好條件。
  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隋朝的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如著名天文學家劉焯制訂的《皇極歷》,他計算的歲差與現代計算出的準確值相差無幾。而在工程建築方面,最突出的成就莫過於河北趙縣安濟橋的興建。這座由李春監造的石橋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空撞券橋」。他的興建比歐洲同類建築泰克河上的塞雷橋早了近800年。隋代的繪畫、音樂、舞蹈等各方面也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代表人物,如畫家展子虔和他的《游春圖》等。
  在短短三十幾年中,隋王朝恢復了幾個世紀以來因割據紛亂幾乎中斷的對外關係。通過「絲綢之路」的商業往來,促進了中國與西亞的相互交流,為後世盛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隨著對外關係的改善和交流的發展,當時的地理學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煬帝下令撰寫的《區宇圖志》共1200卷,是一部圖文並茂的全國地理專著,在中國地理學發展史上佔有相當的地位。隋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兩世而亡的朝代。它與另一個兩世而亡的朝代秦相比,的確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隋與秦都是憑借強大的武力統一分裂多年的中國,而緊接著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經濟得以發展。與此同時,又對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終於使政權毀於一旦。然而,也正是憑借此時國家對物資財富豐盈的積累,為後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從而,帶來了隋之後中華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盛唐文化。
  隋文帝即位以後,擺在他面前的有兩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一是消除北周後期的積弊,維新朝政;二是出兵江南,消滅陳朝,統一中國。北朝時期,居住在黃河流域的各少數民族基本上與漢族融合,北方的社會經濟也由恢復而發展。至隋建國,中國南北方的民族矛盾與經濟、文化差別基本上消除了。可是這時南北在政治上的對立和鬥爭,不僅阻礙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也給兩地人民造成很大的負擔和痛苦。因之,結束南北對立,實現國家的再統一,是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也是南北方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就南北方的實力而言,陳朝的政治黑暗腐朽,其統治已分崩離析,國力薄弱;而隋朝的政治比較清明,生產發展,國力強盛。因此,由隋滅陳來實現統一是歷史的必然。陳朝是陳霸先建立的。陳朝末年,皇帝陳叔寶荒淫奢侈,大建宮室,日夜與妃嬪群臣縱酒作樂,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政治黑暗,邊防薄弱。隋開皇八年(588),隋文帝楊堅命其子晉王楊廣率兵五十餘萬,分數路大舉攻陳。次年初,隋將韓擒虎、賀若弼率軍渡江,一舉攻下建康,俘虜了陳叔寶,陳朝滅亡。嶺南諸郡也在少數民族首領洗(xiǎn冼)夫人的率領下,歸順隋朝。至此,中國重歸統一。
  隋文帝即位以後,即大力革新朝政,廢除北周的落後制度,採用了一些漢魏以來實行的符合需要的制度,另外還有所創新,史稱「維新朝政」。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對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都有較大的改革。在中央,廢除了北周實行的「六官制」1,確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為內史省1、門下省和尚書省。內史省是決策機構,負責草擬、頒發皇帝的詔令,其長官為內史令。門下省是審議機構,負責審核政令,駁正違失,其長官為納言2。尚書省是執行機構,負責貫徹執行重要政令,其長官為尚書令,副長官為左、右僕射(ye葉)。三省為中央最高統治機構,三省長官(包括僕射)同為宰相,共同負責中樞政務。六部即尚書省下屬的吏、民、禮、兵、刑、工等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免,民部主戶口、賦稅等,禮部主禮儀制度,兵部主軍政、刑部主法律、刑獄,工部主水陸工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長官為侍郎。三省分權改變了以往宰相一人執掌大權的狀況,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三省六部職司劃分明確,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強了中央統治力量。
  州縣制在地方上,隋文帝撤銷了郡一級建制,改地方行政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3,又合併了一些州縣,裁汰冗員,消除了過去層次、機構過多的弊端,改善了吏治,節省了開支。後來還規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吏都由吏部任免,每年進行考核。州縣佐吏三年必須更換,不得連任,而且不許用本地人,必須用外地人,這改變了秦漢以來地方官自聘僚屬的慣例,防止了本地豪強地主壟斷地方政權,進一步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改革府兵制開皇十年(590),隋文帝對府兵制做了重大改革。府兵制原為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為職業軍人,兵士都由軍府統領,不列入州縣戶籍,家屬也隨營居住,編為軍戶。改革後,軍人除仍有軍籍、隸屬軍府外,又與其家屬一起編為民戶,隸屬於州縣;有了固定的住處,可以按均田令分得土地,從事生產;同則還要按規定輪番到京城宿衛,或執行其它任務。從此,府兵制與均田制結合起來,成為兵農合一,寓兵於農的制度。
  創立科舉制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主要按門第高低選拔官吏,庶族出身的士人很難有仕進的機會。隋文帝即位後,廢除九品中正制,選官不問門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選送三人,參加秀才、明經等科的考試,合格者錄用為官。隋煬帝即位後,創立進士科,這標誌著科舉制的產生。「科舉」即分科取士之意。這一制度產生後,把讀書、應考和做官三者聯繫起來,成為以後士人仕進的必由之路。科舉制的產生,打破了數百年來世族門閥壟斷仕途的局面,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貧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從此,選拔官吏之權從世家大族手中收歸中央政府,從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權,為庶族地主參與政權開闢了道路。
  編製《開皇律》北周時期,法律時寬時嚴,刑罰混亂。隋文帝即位後,制定了《開皇律》。該律分為十二卷,共五百條,將刑罰分為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五種二十等。還規定對犯「十惡」者要嚴懲不貸。《開皇律》廢除了前代的一些酷刑,簡化了律文,是唐及其以後各代法典的基礎。
  實行均田制開皇二年(582),隋文帝下令實行均田制。隋代均田制規定每丁(十八歲以上)受露田八十畝,桑田或麻田二十畝,婦人受露田四十畝。露田在受田人死後要歸還國家,桑田或麻田為永業田,可以傳給子孫,可以買賣。奴婢受田與平民相同,但對受田人數有限制,親王之家限三百人,平民之家限六十人。丁牛(壯牛)一頭受田六十畝,一家限四牛。親王至都督皆給永業田,從百頃遞減至四十畝(一說三十頃)。京官皆給職分田,一品為五頃,每低一品,減少五十畝。至九品遞減至一頃。外官除職分田外,還有一定數量的公廨田。職分田的收入是官吏俸祿的一部分。公廨田的收入則為官署的辦公費用。這兩種田在新舊任官吏交接時,要隨之交接,不得出賣。
  雖然農民受田往往不足定額,但繼續實行均田制畢竟使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到一些土地,提高了他們的勞動積極性,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併,因而對當時農業生產的恢復、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租調力役制隋文帝實行「輕徭薄賦」政策。開皇二年規定:十八歲以上為丁,要負擔租調力役;六十歲為老,免除租調力役。租為田租,調為戶調,力役即勞役。一夫一婦為一床,每年交租粟三石:受桑田者交調絹一匹(四丈)、綿三兩,受麻田者交調布一端(六丈)、麻三斤。無妻室的單丁及奴婢納一半租調。丁男每年服力役一個月。開皇三年,減輕租調力役,規定成丁年齡由十八歲提高到二十一歲,受田年齡仍為十八歲。受田者前三年不納租調不服力役。調絹由每年一匹減為二丈,力役由每年一個月減為二十天。開皇十年(590),又規定五十歲以上者,可「免役輸庸」,即納布帛以代替力役。租調力役的減輕和輸庸代役制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大索貌閱」與「輸籍之法」南北朝時期人民脫離戶籍或佃客為豪強隱瞞戶口的很多。開皇五年(585),隋文帝下令清查戶口,依照戶籍簿上登記的年齡體貌進行核對,此即所謂「大索貌閱」。如有不實,三長要發配遠方。清查的結果,使國家戶籍增加了四十四萬餘丁,一百六十四萬餘口。另外還根據宰相高熲(jiǒng窘)的建議,實行了「輸籍之法」。即由國家制定「輸籍定樣」(劃分戶等的標準),發到各州縣,每年正月五日,縣令派人到農村,依定樣劃分戶等,作為徵調賦稅、力役的依據。由於國家規定的賦稅、力役數量低於豪強地主對佃農的剝削量,許多原來依附豪強地主的農民紛紛脫離地主,向官府申報戶口,納稅服役,成為國家的編戶。
  由於「大索貌閱」與「輸籍之法」的推行,政府增加了所轄戶口和財政收入,擴大了力役來源;豪強地主勢力受到很大削弱。
  營建東都隋在統一全國後,為了加強中央對東方和南方的控制,決定修建洛陽以為東都。隋煬帝大業元年(605),開始營建東都,歷時十個月,每月徵調民夫二百萬人。東都在舊洛陽城之西,規模宏大,周長五十餘里,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宮城是宮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處所在地。外郭城有居民區一百餘坊,另有豐都市、大同市、通遠市等三大市場。隋煬帝常住洛陽,將其作為東方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
  開鑿運河隋煬帝在營建東都的同時,又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分為三大段。中段包括通濟渠與邗溝。通濟渠北起洛陽,東南入淮水。邗溝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陽(今江蘇淮安),南達江都(今揚州)入長江。南段名江南河,北起長江南岸之京口(今鎮江),南通餘杭(今浙江杭州)。北段名永濟渠,南起洛陽,北通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大運河分段開鑿,前後歷時五年,全長兩千餘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偉大工程之一。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中央對東方和南方的統治,同時也是為了從南方漕運糧食和便利對東北用兵。大運河對中國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和鞏固國家的統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隋朝對邊疆的少數民族採取積極的政策,既有軍事對抗,也有和平交往。民族關係的主流是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當時主要的少數民族有突厥、吐谷渾以及流求人等。突厥突厥原居今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游,以狩獵、遊牧為生。五世紀中葉,被柔然征服,遷於金山(今阿爾泰山)南麓為柔然做鐵工。六世紀中葉,突厥逐漸強大,打敗柔然,其首領土門(姓阿史那氏)自稱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國。其子木桿可汗時,全部佔據柔然的疆土,又西破厭噠,東敗契丹,北並契骨1,其疆域東至遼河上游,西至裡海(一說鹹海),南至大漠,北至貝加爾湖。這時突厥已有文字、官制、刑法和稅法等。
  隋初,突厥強大,有戰士四十萬,不斷入侵內地。隋朝被迫修長城,駐重兵,加強防守。開皇三年(583),隋軍大敗突厥。不久,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東、西突厥互相對立,兩部內部各派也互相攻戰。開皇十九年(599),東突厥突利可汗戰敗降隋。隋封他為啟民可汗,並以宗女義成公主嫁之。大業七年(611),西突厥處羅可汗亦降隋。突厥與隋的政治、經濟關係日益密切。吐谷渾吐谷渾,原是鮮卑族慕容部一支的首領的名字。該部原居今遼寧一帶,西晉末,吐谷渾率部西遷至今甘肅,青海之間。後來以吐谷渾為姓氏,建立國家,都伏俟城(青海湖西十五里)。其官制、衣服、器用都倣傚中原王朝,並使用漢文。隋初經常入侵。開皇十六年(596),隋文帝以光化公主嫁於吐谷渾可汗。大業四年(608),隋煬帝派軍大敗吐谷渾。在其地設河源(今青海興海東南)、西海(今青海湖西)、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且末西南)四郡。流求隋代之流求是指今台灣。當時島上的居民是今高山族的先民,其文化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文化有密切關係。隋煬帝曾於大業三年(607),派朱寬、何蠻前往流求。次年,覆命朱寬前往。大業六年,又派陳稜、張鎮州率兵萬人前往。「流求人初見船艦,以為商旅,往往詣軍中貿易」。2可見台灣與大陸之間在此之前已有貿易往來。
  隋統一中國後,消除了南北長期對立的局面,為南北經濟的交流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隋文帝時期,採取勸課農桑,輕徭薄賦的政策,有利於社會的安定,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都較快。隋代農業的恢復、發展,主要反映在田野墾闢、戶口增殖和府庫充實等方面。田野墾闢,戶口增殖隋初,全國墾田數字為一千九百四十萬頃。到隋末,增至五千五百八十五萬餘頃。這個數字雖包括了許多過去未登記的田地,但顯然也包括大量新開墾的田地。隋初,僅有三百五十九萬餘戶,九百萬口。滅陳時,得五十萬戶,南北合計近四百一十萬戶,三千餘萬口。至大業二年(606)戶口已增至八百九十萬餘戶,四千六百餘萬口。戶數增長了一倍,口數增長了三分之一。這個數字當然包括大量原來隱漏的戶口,但人口的迅速增殖也是事實。府庫充實由於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國家的賦稅收入也不斷增加,官府為儲存糧食,在各地修造了許多官倉,除京師的太倉外,其中較著名的有黎陽倉、河陽倉、常平倉、廣通倉(後改稱永豐倉)、含嘉倉、子羅倉、洛口倉(又稱興洛倉)、回洛倉等。這些糧倉規模巨大,儲糧多者可達數千萬石,少者也有數百萬石。各地府庫中儲存的布帛也很多,如京都和并州(今山西太原)府庫的布帛就各有數千萬匹。由於收入遠超過支出,至隋文帝末年,「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1
  隋代的手工業有較迅速的發展,當時主要的手工業有紡織業、制瓷業和造船業等紡織業紡織業中以絲織業最為有名。主要產地為今之河南、河北、山東、四川等地,所產綾、絹、錦等都很精美。當時還採用外來的波斯錦的織造技法,織出了質量很高的仿波斯錦。在今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地,麻布的產量很大。豫章(今江西南昌)婦女勤於紡績,「夜浣紗而旦成布者,俗呼為雞鳴布」。制瓷業隋代的制瓷業有很大的發展。隋代已經出現了白瓷器,其造型美觀,色澤晶瑩,質地堅硬。隋代的青瓷製造技術也有所發展,其胎厚重,釉透明,硬度遠勝於前代。造船業隋代造船業也有很大發展。當時我國的造船技術與規模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隋文帝準備伐陳時,大造戰船,其中的大艦名「五牙」,高百餘尺,上有樓五層,前後左右設置六個拍竿,各高五十尺,可載戰士八百人。隋煬帝即位後,造龍舟等各種船數萬艘。他游江都時所乘龍舟高四十五尺,闊五十尺,長二百尺,上有四層樓,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房一百二十間,下層為內侍居處。除官府外,民間造船的也很多,尤其是吳、越、閩等地,濱臨大海,善造大船。
  由於農業、手工業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國內外市場的擴大,隋朝的商業也迅速發展起來。長安是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也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城市。長安有東、西兩市,國內外商人雲集。東都洛陽也是重要的國內外貿易城市。有東、南、北等三市。商旅眾多,貨物山積。江都(今江蘇揚州)、丹陽(今南京)、成都、太原、餘杭(今浙江杭州)、南海(今廣東廣州)、宣城等城市也都很繁榮。各州(郡)縣都設有市,州縣治所往往是本地區或更大範圍的商業中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