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頭皮發癢 脂漏性皮膚炎作怪

頭皮發癢 脂漏性皮膚炎作怪

蘋果日報 2011年12月08日

皮膚科醫師鄭惠文指出,氣溫變化較大、季節交替,及壓力、熬夜等,皆易誘發脂漏性皮膚炎,最近她在門診就發現,因脂漏性皮膚炎求診患者約增2成;由於脂漏性皮膚炎好發臉部、頭皮、前胸及陰毛周圍,如發作在頭皮,因患者初期只會有頭皮油和癢,往往易被忽略,提醒有脂漏性皮膚炎體質者,應避開惡化因子,並選合適洗髮精,一旦頭皮發紅、奇癢,甚至合併毛囊疹,最好至皮膚科就診。


脂漏性皮膚炎為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病,只能控制、減少發作,但無法完全治癒,其有兩個好發族群,一是剛出生、不滿6個月大嬰兒,二是年齡介於25~45歲青壯年。平常避免累積壓力、作息正常、少熬夜,可避免因抵抗力下降而誘發;另可選具抗頭皮屑訴求的洗髮精,如含硒(Zinc Pyrithion)、二硫化硒(Selenium Disulfide)、煤焦油(Tar)、Ketoconazole等成分。


溫和清潔 別天天洗
鄭惠文醫師表示,患有脂漏性頭皮患者不需每天洗頭,除非頭皮和頭髮很油膩,才需天天洗,否則過度清潔,恐使頭皮緊繃乾燥、症狀更嚴重;另洗頭水溫不宜過高,溫度略高人體體溫,且以指腹輕揉搓洗頭皮,切忌用指尖摳抓。若已發作,此時不宜自行亂用藥,應盡速至皮膚科治療,一般會開立含輕微類固醇的外用藥膏塗抹,以及口服止癢藥物如抗組織胺。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