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強秦權臣魏冉「落馬」內幕

強秦權臣魏冉「落馬」內幕

  事實證明,沒有舅舅魏冉的力挺,年少稚嫩的秦昭王無論如何也難登大位,後來長達56年的執政神話更無從談起。不過雄才大略的昭王並沒有忘記曾為自己孤獨吶喊的親舅舅,即位第一年,昭王便將兵權交由魏冉,後來太后又把朝政全權托付於他。
  軍政通吃而又忠心耿耿的魏冉自此開啟了異樣的璀璨人生,對內為昭王清理障礙,打擊反對派;對外則起用堪稱霸業鷹犬的白起,意圖橫掃三晉。僅僅十數年,秦國便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內政穩定外事強硬的超級大國,魏冉也受封為尊貴的穰侯。
  可惜世上終究還是沒有完人,本領不凡又懷揣忠肝義膽的魏冉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愛財。愛財本身並非不能原宥,可魏冉非但愛財,而且有同人拼富的癖好,絲毫不遮掩自家金庫滿滿。直至最後,秦國婦孺皆知「穰侯之富,富於王室」。日積月累,昭王的猜忌之心漸漸顯露出來了,多次公開表現出不悅,只不過魏冉功勞齊天,想要辦他還需要更加充分的理由。
  然而,富可敵國的財寶起碼讓魏冉有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嫌疑,更何況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魏冉集聚金錢的方式大家都心知肚明。其一,政治搜刮。民脂民膏歷來都飽受權力潛規則的壓搾,而對任相國的魏冉來說,巧立名目徵收賦稅自然易如反掌。其二,軍事掠奪。伴隨著輝煌的軍事勝利,戰敗國例行慣例的割地賠款是少不了的,深知上司心思的秦將,不免會投其所好。《史記》中用了一個深意重重的詞「相善」,來形容秦將白起和魏冉的關係。「相善」導致的結果便是「穰侯之富,富於王室」。除此之外,爭相攀比事秦誠意的故晉三國,暗中偷運到穰侯府上的金銀珠寶更是不可勝數。
  這一系列瘋狂的斂財手段,為那些善於見縫插針、誇大其詞的求職說客提供了上位機會,也令秦昭王日益感到威脅。更重要的是,繼位36載的昭王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唯唯諾諾的毛頭小子,但志得意滿的魏冉顯然沒有察覺親外甥正在暗處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
  公元前271年,利令智昏的魏冉抱著「廣其陶邑」的私心,竟想跨區域打擊遠在海邊的齊國,再創蓋世功勳。此諫一上,蟄伏已久的新貴范雎一躍而起,對昭王先是「譏穰侯之伐齊」,開門見山地表明立場,繼而一一細數穰侯的滔天大罪:獨霸朝堂,壟斷外交,太侈,富於王室。
  對於范雎之言,秦昭王認為內政上畢竟還有太后的制約,而外交上,各國拉攏穰侯說到底還是因為懼怕秦國的虎狼之師,只是太侈,富於王室實在不可饒恕。心思細膩的范雎巧妙地利用了昭王的顧忌,大肆渲染魏冉聚財企圖不軌,最後使用反諷的方式激昭王道:「秦安得王,秦獨有太后、穰侯耳。」話音剛落,昭王立刻表現出強烈的憤怒。於是,一紙免相詔書飛快誕生,接著昭王又下令將穰侯逐回關外封地,永世不得再入關。百口莫辯的魏冉狼狽逃回封地。
  滑稽的是,命不長矣的穰侯落到這番田地,居然還不忘炫耀自己的巨額財產,一路上「輜車千乘有餘」,浩浩蕩蕩毫不遮富。雖然太后的力保使昭王難下殺手,但親外甥隔三差五的悉心「關懷」令魏冉終日惶恐不安,不久便撂下金銀珠寶撒手人寰。
  早就迫不及待的秦昭王聞說此信,馬上派專使去強行「繼承」舅舅的遺產。當然,在秦昭王除惡務盡的宗旨下,魏冉經營一生的封地也被收回設郡,魏氏子孫從此窮困潦倒史籍無蹤。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