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三國演義最經典的十句話

三國演義最經典的十句話

  1、【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由於誤會殺了呂伯奢之後對陳宮說的話。看到這句話時,俺總感覺曹操之前殺呂伯奢那些事都是為了引出這句話作的鋪墊,而且,說這句話時,曹操的形象顯得特別偉岸,其他人都只能作為渺小的背景陪襯他。儘管這句話也讓俺們這些安善良民有些心寒,但總比聽那些嘴裡喊著為國為民,實際上卻幹著跟曹操一樣的勾當的偽君子們的話舒服多了。曹操的坦率令人欽佩,難怪易中天先生說曹操可愛。
  2、【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對劉備說這句話時,劉備無兵無馬也無立足之地,正在漢獻帝或者說曹操施捨給他的一塊地裡澆園種菜,而且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常人看來,劉備這輩子沒戲了。但曹操卻慧眼識英,看得出眼前這個編草鞋的其實是一條潛伏的蛟龍,日後必將騰空萬里。而這句話也顯示了曹操的自信,他心目中的英雄標準是:「胸懷大志,腑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而符合這個標準的,只有他和劉備,至於袁紹、袁術、孫策、劉表、劉璋等人不過徒有虛名,張繡、張魯、韓遂之輩更是烏合之眾。事實也證明了他的判斷。
  3、【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曹操看到關羽斬顏良的情景已經吃驚不小,又聽關羽這麼說,簡直以為張飛是神人,急忙把張翼德的名字記在衣襟上。於是在當陽橋頭,張飛報名之後,曹操就已經嚇得魂飛魄散,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那麼拿他的首級不更是易如反掌嗎?即使沒有那麼誇張地大吼,俺看曹操也必然撤軍。俺很喜歡中國古典小說這種前有伏筆,後有照應的筆法,感覺每句話都不是白說的,很有份量,爽!
  4、【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孫策不僅給孫權留下了江東的六郡八十一州,還留下了一對黃金搭檔輔佐他。張昭、周瑜兩人可以算得上是三國第一文武組合,兩人一內一外,把江東治理得井井有條,孫權自己則可以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了。而這句話也說明兩人各有所長,卻不是全才,一旦有誰越位行事,結果就不堪設想。張昭參與赤壁抗曹,差點把東吳拱手讓出,而周瑜處理孫權家事,白讓劉備拐走了孫尚香,鬧得個「賠了夫人又折兵」。孫策臨終前還對孫權說過一句話:「舉江東之眾,決戰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其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這句話不僅指出了兩人各自的優勢,同時也說明孫策看到了江東的未來:孫權可以把江東治理得很好,但卻難以成就霸業,一統天下。果然,孫權在赤壁的防守大戰打得很漂亮,保住了江東的安全,可是取荊州這樣的攻堅戰中卻費盡了周折。
  5、【既生瑜,何生亮】這大概是《三國演義》中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話了。周瑜生不逢時,偏偏與諸葛亮生在了同一時代。諸葛亮沒有錯,但他絕對要對周瑜的不幸負責。因為他的存在,周瑜的才能無法施展,鬱鬱而終。對周瑜來說,諸葛亮的存在就是他的不幸。這倒讓俺想起了其他事情。富人的錢也許是憑本事賺的,合法收入,但畢竟他們的存在減少了窮人賺錢的機會,佔用了絕大部分的社會資源。儘管法律沒有規定富人有救濟窮人的義務,但他們也應該對窮人負有一些責任。國外的富豪們常常也是慈善家,而中國的富豪則大多是徹頭徹尾的資本家。
  6、【馬超不減呂布之勇】曹操一句話點出兩個人。一誇馬超之勇,二贊呂布之強。這兩個人都是三國數一數二的猛將,而且他們都與曹操有著不解之緣。當年呂布把曹操殺得落花流水,如今馬超又把他追得割須棄袍,曹操在兩人身上吃了不少苦頭。而這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兩人都是大帥哥。看看羅貫中怎樣描寫馬超:「面如敷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看前兩句,還以為是寫一個美女呢!呂布更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美男子,「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據俺所知,呂布在京劇中的角色是小生,而不是武生,這足可以說明呂布的帥氣。
  7、【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遇到諸葛亮,是劉備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他東奔西跑,今天賴在這裡,明天躲在那裡,連個安身之處都沒有,這是夠可憐的。而諸葛亮一來,情況就大不相同了。諸葛亮一出山就放了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三把火燒出了三分天下,劉備才在三足鼎立之勢中佔有了一席之地。沒有諸葛亮,曹操之前對劉備的那句話就等於白說了。劉備遇到諸葛亮不僅是猶魚得水,可以說是猶「龍」得水。
  8、【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很多人都奇怪,既然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為什麼劉備兩人都得了,結果還是沒能一統天下。其實這話是說,二人只能得一個,兩人一起用就不行了。所謂「一山難容二虎」,諸葛亮和龐統都應該扮演首席參謀長的角色,但這位置劉備那裡只有一個,所以,他們不應該都跑到劉備那裡去。俺覺得龐統臨死之時倒該對劉備說一句:「既留亮,何要統?」
  9、【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不知道這算不算諸葛亮以貌取人,不過他看人倒是比較準確的。魏延真是三國中比較有特點的一個武將,武藝高低倒不用論,他的經歷倒很有意思。當初魏延在襄陽時就曾經反過劉琮,在長沙又反韓玄,最後諸葛亮死後,他又要謀反,終於斷送了自己的性命。魏延可以算得上是三國第一跳槽武將。
  十、【朕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這是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評價馬謖的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死人的話一定要慎重對待。劉備雖然沒有什麼才能,這一次倒看得挺準。諸葛亮沒有把這話放在心上,終於導致了最後失街亭、空城計、揮淚斬馬謖。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大概是諸葛亮覺得這個主公太無能,沒必要聽他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