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一闊臉就變,齊懿公難有善終

一闊臉就變,齊懿公難有善終

   說起姜商人,多數人會搖頭,這小子是誰啊?姜商人史稱齊懿公,雖然也做過幾年齊國的國君,卻只是籍籍無名之輩。其父大名鼎鼎,是有名的齊桓公,他以「尊王攘夷」的手段,成為春秋第一位霸主。可由於立儲不當,死後幾個兒子爭鬥不休,以至於屍體都腐爛了,也沒人來打理,淪落如斯,讓人一歎。
  桓公之後,其子昭公立,為君十九年。姜商人早在桓公去世之時,就有心奪位,可惜年紀尚輕,在朝中軍中沒有足夠的勢力支撐,於是對齊昭公俯首低眉。十九年忍氣吞聲的生活,姜商人並沒有就此沉淪,而是韜光養晦,積蓄力量。《史記》中說:「(姜商人)陰交賢士,附愛百姓,百姓說。」《左傳》中說。「公子商人驟施於國,而多聚士,盡其家,貸於公,有司以繼之。」說起玩弄政治,姜商人是一把好手。在政治遊戲當中,最重要的有兩種力量:
  一個是朝中權貴的支持。作為桓公之子,昭公之弟,姜商人身份尊貴,且十九年對齊昭公信誓旦旦,昭公信之不疑。且姜商人暗地裡結交賢士,培植黨羽,十九年之後,已經和當年形勢大不相同,以至於可以輕鬆殺掉齊昭公之子薑捨。而當自己的哥哥公子元回國後,姜商人假意謙讓,請公子元為君,公子元擔心自己以後被殺,竟然不敢承當,可見其政治力量之強大。
  一個是百姓的支持。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雖然此說不完全正確,但控制民心,確實可以左右朝局。孔夫子有言「名正則言順」,就算是周文王那麼修行德政,可依然不敢貿然豎起反旗。何況是廢立國君的大事。在西漢末年,孺子嬰王莽輔政,世人都稱之為當世周公,讚歎不已,可一旦王莽廢帝自立,就招來天下唾棄。而姜商人奪位,竟然如此順利,可見在其即位之初,從朝廷中的「官心」看,從百姓間的「民心」看,姜商人的支持率都非常高!
  由此可見,自古人心趨利,一方面我們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群眾又都是盲目的、短視的。相對民眾,那些權貴們就明白多了,連太史公都不得不感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掩卷而思,姜商人何以成功?其一,執著堅忍,矢志不移,十九年磨一劍,其志不在小;其二、散盡家財,巧貸公款,竭盡全力糾集朝廷勢力,獲取百姓歡心,可見確有遠見卓識;其三,待昭公去世,當機立斷殺掉其子捨,可見其有決斷;其四,當公子元回歸,能假意以君位試之,又以實力逼之,好人壞人做盡,可見其權謀。如此有大志,有遠見,有決斷,有權謀之人,竟然一朝被殺,且死後群情洶湧,官民共棄!為何?
    只為一闊臉就變。中國人大都可以共患難,難以共富貴。患難時分君臣相惜,就如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時,可以和各路諸侯稱兄道弟,可坐天下的時候,「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有些微痕跡就貶官抄家,甚至於夷滅九族;沒有反跡,也刻意羅織,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姜商人在登上國君之位之前還能夠刻意收斂自己,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睚眥必報,張牙舞爪,而毫不克制。而之所以能夠一闊臉就變,其一,和姜商人自己的性格有關。商人其性陰忍,恩情或者忘記,仇恨絕對記在心中。其二,和姜商人得國君之位的政治基礎有關。雖然有十九年的積蓄,可是姜商人並非修善政,行仁義,而只是以利誘人,以勢逼人,故一旦變故,樹倒猢猻散,身邊無人可用。
  姜商人的死,直接原因和兩個人有關:一個是父親死後被斷足的邴歜,一個是妻子被姜商人奪走的閻職。姜商人明明和兩人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卻依然把兩人留在身邊,且一人擔任御(國君車伕)一人擔任驂乘(貼身侍衛),如此大膽只能是說姜商人肆無忌憚,膽大包天,隨意踐踏他人尊嚴而毫不在意,被殺也就在所難免了。
  其實,對比我們熟悉的三國人物,姜商人有曹操之奸詐卻無其愛才,有劉備之堅忍卻無其仁義,有孫權之權謀卻無其凝聚力,所以雖然一朝得勢,卻注定了難以善終。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