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林彪出逃後留下的機組人員命運如何

林彪出逃後留下的機組人員命運如何

  每天除了吃飯、放風之外﹐就是交代問題﹐交代與256號專機有關的問題﹐交代與機長潘景寅的關係問題﹐交代思想認識與行為上的錯誤問題。「九一三」事件已經過去四十二年了﹐而當時留下來的五位機組人員的命運又將如何﹖
  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專機強行起飛近一個小時後﹐林彪警衛團的指戰員們撤離了現場﹐空曠的山海關機場又出現了少有的寧靜﹐在沉重的夜色中靜得有些可怕﹐與這種客觀環境極不相稱的是機組剩下五個人的心情卻無法平靜下來。面對停放過256號專機的停機坪與三位機械師睡過的房間﹐回想起剛剛發生在眼前的那怵目驚心的場面﹐真好比五雷轟頂﹐機組五個人的腦子就像要炸開一樣﹐不知如何是好。從調度室主任那裡﹐從山海關場站那裡﹐該問的都問到了。8341部隊警衛團的領導丟下的話就那麼多﹐當時﹐能夠得到的信息太少了﹐其餘任何方面的情況都無法繼續瞭解。突然間﹐機組人員就像陷入了無底深淵﹐感到一種空前的孤立。
  此外﹐還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向我們襲來。大家心裡都明白﹐在國家最重要的專機任務上出了問題﹐肯定是很大的問題。因為﹐一個普通專機任務的派遣﹐都要經過空軍最高領導機關﹐然後逐級往下﹐層層落實。在專機部隊﹐除了對飛行、領航、通信、機械等各個業務部門分頭把關外﹐機組的搭配情況也要經過主管領導的批准﹐保衛部門甚至航空醫生都要以某種形式表示對任務機組的負責。普通專機任務尚且如此﹐重要專機的涉及面就會更大、更廣。
  因此﹐這個問題的發生﹐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很難設想。具體會影響到哪些單位、個人﹐也無法預料。但不管事情有多麼嚴重﹐首要的一步就是先弄清是怎麼一回事。可是﹐眼前叫天天不應﹐叫地地無聲﹐機組五人相對無言、一籌莫展。緊張的心情趕走了困乏與睡意﹐昨晚雖然只睡了一個小時﹐但意外事故的發生把機組的每一個人都推到了極度興奮的頂端﹐心裡懸著一塊大石頭﹐怎麼能安然入睡呢﹖機組五人雖然年齡各異﹐經歷不同﹐但不得不承認﹐從沒有像現在這樣使自己陷入六神無主、無限被動的境地。
  作為軍人﹐在如此典型的軍事行為中發生了意外﹐很自然地聯想到要向自己的領導匯報事情發生的經過並得到下一步行動的指示。奇怪的是在如此關鍵的時刻﹐除了256號專機起飛不久﹐機組第一副駕駛員陳聯炳回答過空軍參謀長的電話詢問之外﹐就再也沒人主動過問機組的任何事情﹐機組人員急於找上級組織匯報情況的心情一下子被冷落了﹐以往執行專機任務在外時那種處處得到各方面呵護的景像一點兒都沒有了。在一時找不到組織、找不到領導、短時間失去依靠、感到非常孤獨的時候﹐機組五人﹐包括還是戰士身份的空中服務員小魏在內的五名黨員﹐沒有忘記一名黨員在任何時候都應具備的組織原則。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