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醫聖」張仲景破命案

「醫聖」張仲景破命案

  漢桓帝延熹年間﹐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省南陽市)發生了一起兇殺案﹐死者是張員外的小兒子張小毛。他是被捆在樹上﹐堵住嘴﹐活活勒死的。張員外報官後﹐涅陽縣令帶著衙役和仵作前來破案﹐卻發現中午剛剛下了一場暴雨﹐現場被雨水沖刷得乾乾淨淨﹐找不到兇手殺人的一丁點兒證據。仵作驗屍後報告說﹐死者死亡時間在午時左右。
  張員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張大毛﹐是原配所生﹐32歲﹔小兒子張小毛﹐為二房姨太所生﹐只有9歲。二姨太年輕貌美﹐深受張員外寵愛﹐張小毛自然也就成了員外的掌上明珠﹐事事偏向他﹐招致大兒子的嫉妒。張員外年近古稀﹐說不定哪天就撒手人寰了﹐他怕自己死後小兒子太小﹐支撐不起家業﹐就有心為小兒子多置點兒產業﹐這更引起了大兒子的不滿和嫉恨。張大毛曾私下揚言﹐說小毛不是他的親弟弟﹐他家老爺子那麼大歲數了﹐哪裡還能生育?
  張小毛的死﹐二姨太一口咬定是張大毛所為﹐目的就是要獨霸家業。涅陽縣令也這樣想過﹐但經過進一步調查﹐當天中午﹐張大毛在鄰村葉屠戶家裡喝酒﹐同席的還有葉屠戶家的幾個親戚。張員外家的人找到張大毛說小毛找不到時﹐酒席還沒散。最後﹐還是張大毛和村民一起﹐在山上一片樹林裡找到被捆在樹上、早已氣絕的小毛。
  按照小毛的死亡時間推算﹐張大毛有不在殺人現場的人證。那麼﹐張小毛會是被誰勒死的呢?案件陷入困境。
  正在縣令苦於沒有線索時﹐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身披蓑衣走進縣衙﹐看樣子是剛從山上回來的。這個少年正是當地官戶人家張宗漢的小兒子張機。張機這天跟著老師張伯祖上山挖藥回來﹐聽說張員外的兒子張小毛死了﹐連身上披的蓑衣都沒來得及脫就來到了縣衙。當他得知張小毛的死因﹐官差一時找不到兇手時﹐就對縣令說﹕「能不能帶他到殺人現場看看﹐還索要現場留下的繩子。」。
  來到現場﹐張機望了望四周﹐又撿起捆綁張小毛的繩索仔細察看﹐然後對涅陽縣令說﹕「兇犯肯定是張大毛﹐抓他錯不了。」縣令一聽﹐這小小少年口氣可不小﹐一問旁邊的人﹐才知道他是朝中張宗漢大人的兒子。縣令不好責怪﹐便說﹕「張大毛不僅沒有殺人的時間﹐而且他有不在殺人現場的證據。」
  張機指著捆綁張小毛的繩索說﹕「大人是否仔細檢查過這條繩子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什麼意思?」縣令不解地問道。
  張機說﹕「這條繩子與普通繩子不同﹐它是用曬乾了的『龍舌蘭』擰成的﹐『龍舌蘭』是一種藥用植物﹐一沾水﹐就有很強的收縮性。張大毛上午把弟弟張小毛騙到山上﹐用『龍舌蘭』做的繩子把他捆在樹上﹐並勒在他的脖子處。這樣﹐等中午下雨後﹐龍舌蘭做的繩子被雨水浸透後﹐就慢慢收縮﹐勒緊張小毛的脖子﹐使其窒息死亡。這便是張大毛仿佛沒有作案時間和不在殺人現場的原因。
  涅陽縣令聽了張機的分析﹐立刻對他另眼相看﹐但他仍有不明白的地方﹐又問﹕「張大毛就不怕中午不下雨嗎?」
  張機說﹕「他知道中午一定會下雨。」﹐早上自己和老師上山挖藥時﹐出村就遇到張大毛﹐張大毛看見他們一老一少晴天出門帶蓑衣﹐就問﹕「今天沒雨呀﹐你們為什麼還帶著蓑衣?」張機的老師說﹕「你沒看見大早晨西山起紅雲、螞蟻搬家、泥鰍翻潭嗎?中午肯定有大雨咧。」
  涅陽縣令立即派人把張大毛押到縣衙審問﹐張大毛見事情敗露﹐只好一五一十地招供了﹐與張機的分析絲毫不差。
  這張機就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人稱「醫聖」。他被舉為孝廉﹐做過長沙太守﹐寫了一部醫學巨著《傷寒雜病論》﹐成為傳世之作。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