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宋太祖創三衙禁軍

宋太祖創三衙禁軍

  保衛國家領導人,是各個朝代的頭等大事。如何做好安保工作,各朝有各朝的條例和做法。總的來說,越往後安保的規格越高,其中尤以宋明兩代最為嚴密。宋朝禁軍規模之龐大、體系之複雜,都是以往所沒有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曾任後周禁軍將領「殿前都點檢」,又是通過兵變坐上皇帝寶座的,深知警衛部隊的重要,所以他格外重視禁軍的組建,營建禁衛精兵的同時,又收編地方軍,擴充中央禁軍,構築出了史上最龐大的國家警衛部隊。
  宋太祖開寶年間,全國軍人37.8萬人,其中禁軍便有19.4萬人。後來每位皇帝都重視禁軍的建設,宋太宗至道年間全國軍人66.6萬,其中禁軍35.8萬。到宋仁宗慶歷年間,全國禁軍達到了82.6萬。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禁軍不只保衛皇帝,還保衛國家疆土,為國出征,所以有的駐屯地方,但大部分護衛京城,駐紮於汴京城外。禁軍很講究訓練,《水滸傳》中的林衝便是汴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其槍棒功夫尤其出色。
  「京軍」中擔任皇帝警衛任務的「精兵」,要求日日練武,騎兵每天五練,步兵每天四練。宋朝國家領導的警衛體系,主要由「殿前司」、「侍衛司」、「禦前忠佐軍頭司」、「皇城司」、「騏驥院」等幾部分組成,總稱為「三衙禁軍」,每個司內又細分若幹單位,承擔不同警衛任務。
  在皇宮和皇帝身邊的貼身警衛,都是從龐大禁軍中優選出來的,分為「班」、「直」兩批人,輪流上崗值勤。宋代禁軍不少都是擺設,儀式化明顯。因為禁軍實在太多,到國力下降時,連軍餉都沒有。宋神宗趙頊便曾為此感嘆道:「窮吾國者,冗兵也。」後來,朝廷每年都進行一次禁軍整並。到南宋時,禁軍的規模便縮減很多。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