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明太祖朱元璋審理春聯案

明太祖朱元璋審理春聯案

  話說朱元璋定都南京那一年的春節之前﹐他下旨讓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迎新年。可正當大家忙著過節的時候﹐不想卻因春聯出了一樁官司。消息傳到朱元璋耳朵裡﹐朱元璋勃然大怒﹐說:「寫春聯、迎新年是朕的旨意﹐今天居然鬧起官司來了﹐這還了得?快快傳旨﹐朕要移駕知府衙門親自審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時的南京城設有應天府﹐朱元璋沒有驚動百姓﹐暗中到了知府衙門﹐換上知府的官服﹐端坐公堂﹐將驚堂木拍得震天響說:「呔!速帶原告、被告!」
  不一會兒﹐衙役帶上來兩個人。
  朱元璋發問:「你們誰是原告﹐誰是被告?」
  「稟老爺﹐我是原告﹐他是被告。」跪著的兩個人同時指著對方回答。
  朱元璋一聽﹐心裡翻騰開了﹐看樣子﹐這案子還挺棘手。不過既然是「春聯案」﹐不妨先以春聯開場。想到這裡﹐他一指堂下其中一個秀才模樣的人說:「你聽著﹐我這裡有一上聯﹐若是對不出來﹐休怪本官大刑伺候。且聽這上聯:『雲鎖高山﹐哪個尖峰突出』。」
  秀才頭腦也活﹐一眼瞧見一縷陽光從大堂旁邊的漏光處射進來﹐便立刻說:「日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
  朱元璋心裡想:「話中有話﹐事出有因。」他又把驚堂木一拍﹐說:「你們都自稱原告﹐公堂之上豈容混淆?今日眾目睽睽之下﹐誰說得有理﹐誰就是原告。秀才﹐你所告何事﹐一一道來。」
  秀才說:「青天大老爺﹐小的遵照當今皇上聖旨﹐在街坊設攤寫對。小的寫對有個講究﹐不求之乎者也﹐事主想啥、說啥、要啥﹐小人就寫啥﹐一文錢一副對子。」
  秀才的話讓朱元璋覺得有點意思﹐忙問:「快說﹐都寫了些什麼?」
  秀才指著大堂外旁聽的人群說:「口說無憑﹐證人都在外頭﹐大人可以傳喚他們。」
  只見陸陸續續走進來幾個證人﹐第一個說:「大人﹐小的開茶館又開酒店﹐想讓秀才給寫一副招呼人家喝茶、喝酒的對子。秀才一揮筆就寫好了﹐寫的是『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喝一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杯酒來』。」
  第二個說:「大人啊﹐我兒子娶了媳婦以後﹐婆媳間總是吵呀鬧的﹐兒子呢﹐夫妻一口氣﹐常常與老母翻臉… …我想讓秀才寫一副對子勸一勸﹐討個吉慶。秀才善解人意﹐馬上寫了一副﹐說的是『女無不愛﹐媳無不憎﹐勸天下家婆﹐減三分愛女之心而愛媳﹔妻何以順﹐母何以逆﹐願爾輩人子﹐將一點順妻之意以順母』。」
  第三位看穿著打扮有點像農民﹐說:「老爺﹐小的姓李﹐妻子姓龔﹐所生一子﹐聽了算命的話﹐自幼姓宋﹔娶了一個兒媳婦﹐姓龐。我想要寫兩副對聯﹐一副體現皇帝對百姓的好處﹐一副要說明我家四姓。秀才寫的第一副是『日在東﹐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子居右﹐女居左﹐世間配定好人』。第二副是『李宋二先生﹐木頭木腳﹔龔龐兩女眷﹐龍首龍身』。才花了我兩文錢﹐好著吶!」
  眼見每一副對聯都在稱讚皇恩浩蕩﹐朱元璋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對秀才說:「這都寫得好好的﹐還告什麼狀呀?」
  秀才從懷裡取出一副對聯﹐指著商人說:「大人﹐我要告他平白無故訛詐人。」
  朱元璋對商人說:「大膽被告﹐何故訛詐他人?」
  商人嚇得跪地磕頭﹐說:「大人明察﹐小人冤枉!」
  朱元璋說:「你有冤情?快快說來。」
  商人說:「老爺﹐小人姓陸名金山﹐原本想皇恩浩蕩﹐藉著逢年過節的機會沾一沾春聯的光。小人家裡開酒坊﹐又開醋坊﹐還養著許多豬﹐怎奈家裡老鼠特大﹐就邀秀才上門寫一副對聯。當場言明﹐寫得稱心如意﹐我雙手奉上一兩紋銀﹔若寫得不稱我心﹐他賠我一兩紋銀。如今﹐他對聯寫得不好﹐按理賠償﹐怎麼能說我訛詐他呢?小人要告他詛咒小人。老爺手中的對聯就是證據﹐望老爺明察。」
  朱元璋拿著對聯左瞧右看好一會兒﹐對商人說:「你念來聽聽﹐他怎麼詛咒你的?」
  商人念道:「『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瘟﹔釀酒缸缸好造醋﹐罈罈酸』。橫批:『人多病﹐少財富』。這不是詛咒是什麼?望大人為小人做主。」
  朱元璋問秀才:「你是這個意思嗎?」
  秀才說:「是他自己斷句念錯了﹐怎麼能說我詛咒他呢。」
  朱元璋說:「那你再念一遍聽聽。」
  秀才念道:「『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瘟﹔釀酒缸缸好﹐造醋罈罈酸』。橫批:『人多﹐病少﹐財富』。」
  一副春聯兩種解讀﹐聽審的、看審的都等著朱元璋判案。這時候﹐朱元璋的心裡又翻騰開了:嘿!都是原告﹐又都是被告﹐這種案子﹐連宋朝的包公都沒有審過哩!朕要勝過清官包拯了。他看一眼陸金山﹐問道:「現在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陸金山回答說:「正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現在已經到了這般地步﹐全望大人公斷。」
  這是稀罕事﹐又是公審﹐看的人很多。有人在門外大聲說道:「這秀才挺對人心思的﹐想我做鞋、賣鞋都快三年了﹐還沒賺過大錢﹐本想也寫一副對聯討個吉利﹐不想他卻被陸老闆拉去了﹐如今他纏上了官司﹐我找誰寫去呀?」
  朱元璋本來就喜歡對聯﹐也寫過對聯﹐聽鞋匠議論﹐心裡早就癢癢得難受了﹐馬上接過鞋店老闆的話茬兒說:「好吧﹐你的對聯由我寫﹐寫完再判案。」
  說著﹐磨得墨濃﹐醮得筆飽﹐朱元璋當庭寫道:「大楦頭﹐小楦頭﹐乒乒乓乓打出窮鬼去﹐莫要糾纏小弟﹔粗麻繩﹐細麻繩﹐吱吱嘎嘎拉出財神來﹐不妨照看晚生。」寫畢﹐將筆一擱﹐重新拍起驚堂木﹐喝道:「被告陸金山﹐你可知罪?」
  陸金山也在看著寫對呢﹐聞聲立即又俯伏在地:「大人開恩﹐小的不知有罪。」
  朱元璋說:「古人云﹐上謂風﹐下謂俗﹐當今皇上開一代新風﹐天下百姓聞風響應。這寫一副春聯﹐討一份吉利﹔討得吉利﹐心生喜悅﹔人有喜悅﹐家庭和睦﹔家庭和睦﹐百姓安康﹔百姓安康﹐百業興旺﹔百業興旺﹐天下太平。可你陸金山﹐竟然無事生非﹐打起春聯的壞主意。」
  陸金山磕頭都沒勁了﹐癱在那裡像一堆泥。朱元璋繼續說:「本案黑白分明、是非清楚﹐原告擺攤寫春聯﹐一為歌頌皇恩﹐二為百姓吉利﹐三為養家餬口﹐按照常理﹐不存在詛咒心思。倒是陸金山﹐先有邀請上門寫對的舉動﹐繼有高價付酬的承諾﹐還有違約索賠的約定﹐儘管也在口口聲聲說著贊皇恩的話﹐話裡始終難掩訛詐的不軌用心﹐更有索討不成﹐告狀打官司的惡行﹐真相面前又不肯自省﹐末了又不知罪在何處﹐這種人﹐不懲不治難以安民心。如今春節將臨﹐特判決如下:被告陸金山﹐免打二十大板﹐罰銀五兩﹐以儆傚尤!」
  判詞條分縷析、有理有據﹐堂上堂下一個勁地喝彩:「好﹐知府大人判得好!」
  說話間﹐朱元璋一甩手﹐脫下了官服。這一脫﹐黃色的龍袍在眾人的眼前閃閃發光﹐眾人這才知道審案的原來就是當今皇上﹐連忙高呼「皇上英明」。這樣新年寫春聯的風俗一代一代傳了下來﹐朱元璋親自審理春聯案的故事也同時傳了下來。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