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媽祖也不能保護你 繞境做「足」準備防水泡

媽祖也不能保護你 繞境做「足」準備防水泡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大甲媽祖繞境進香」已起駕,民眾最常發生腳長水泡的狀況,而有些老人家使用偏方(如貼藥布)來治療水泡,反而導致細菌感染。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陳世宜醫師表示,若水泡面積小且沒有開放性傷口時,不要自行弄破表皮,避免患部受感染;如果水泡過大、發紅或發熱,就應立即求助專業的醫護人員。

長者常用偏方治療水泡
幾乎每年都會隨行的童綜合醫院中級緊急救護技術員白圓宏表示,民眾最常出現腳長水泡,而有些老人家使用偏方來治療水泡,如將針穿線後再穿過水泡,利用引流方式將水泡的水延著線流出;還有要長水泡前,在紅腫患部貼上藥布等。這些偏方療法常常導致民眾因為細菌感染而求助。

小水泡通常會自行痊癒
因為繞境需要長途步行,所以腳與鞋子長時間接觸摩擦而容易長出水泡。陳世宜醫師表示,當水泡面積比較小且沒有開放性傷口時,通常不用特別護理就能自行痊癒,建議不要自行弄破表皮,避免患部受感染,有時可貼藥水膠布遮蓋水泡進行保護。

大水泡應立即求助醫護
如果水泡體積過大、患部因感染而發紅或發熱、患部有膿狀液體流出時,就應立即求助專業的醫護人員,以避免讓症狀加重或出現其他感染問題(如皮膚潰爛、蜂窩性組織炎、細胞壞死等);另外,罹患糖尿病、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民眾,無論水泡大小,都應交由專業醫護人員來進行患部治療處置。

預防水泡做足準備就OK
陳世宜醫師呼籲,穿著合適好走的鞋子、不要穿新鞋、走路時穿著兩雙襪子(減少摩擦)、攜帶足夠的襪子進行替換(保持乾爽)、鞋內置放防滑內墊(減少滑動摩擦)、腳上塗上一層薄薄的凡士林、在經常起水泡的部位貼上膠布等都是預防水泡發生的方法。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