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28's Archiver

jiunn36 發表於 2018-4-26 05:08

東漢末期的黨人事件

  漢代政治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那就是官員的高自殺率。許多官員獲罪被關進監獄後﹐都會選擇自裁﹐原因是「義不受刑」﹐不願意下獄受小吏之辱。
  西漢的蓋寬饒個性剛正﹐因直言得罪了皇帝。皇帝宣佈要把他關進監獄﹐蓋寬饒一聽﹐拔出佩刀﹐在北闕之下﹐自剄而死﹐一時震動朝野。漢元帝時的著名經學家蕭立誌想打擊外戚勢力﹐被外戚陷害。皇帝要定他的罪﹐朋友們勸他先忍一時﹐等皇帝怒氣過了﹐也許還可以東山再起。他說﹕「我已六十多了﹐老入牢獄﹐茍求生活﹐不亦鄙乎。」橫下心來﹐將刀朝脖子一抹了之。
  漢代甚至還出現過「決鬥」之風。西漢末年的周黨﹐曾經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一個鄉佐出言侮辱﹐他一直耿耿於懷。後來他到長安求學﹐讀到《春秋》中的「復仇之義」﹐激起胸中往事﹐便輟學回鄉﹐約鄉佐決鬥。周黨很有風度﹐讓鄉佐先動手。決鬥的結果是白面書生打不過身強力壯的鄉佐﹐流血過多﹐昏倒在地。鄉佐服其勇氣﹐僱車把他迎回自己家中﹐親自伺候﹐直到他甦醒。這樣的故事聽起來﹐就像是發生在春秋時代。
  清代學者趙翼因此評價漢人「以意氣相尚﹐一意孤行」「往往周旋於死生患難之間」。
  東漢的讀書人還開了中國歷史上「學生運動」之先河。冀州刺史朱穆為人剛直﹐公元153年﹐他因為反抗宦官﹐遭到殘酷打擊報復。太學生劉陶奮然拍案而起﹐率領數千名太學生向皇帝上書﹐皇帝釋放了朱穆。公元162年﹐宦官誣陷皇甫規﹐又一次激怒了太學生。張鳳又率三百多太學生再鬧﹐桓帝不得不又赦免了皇甫規。
  東漢末期的「黨人事件」影響更為深遠。因為知識分子骨頭太硬﹐東漢宦官興起了兩次迫害士人的「黨錮之禍」。公元166年﹐宦官集團對知識分子反對派﹐也就是「黨人」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迫害﹐抓捕二百餘人。將「黨人」的領袖李膺「禁錮終身」。但這並沒有嚇倒讀書人﹐李膺被罷後﹐威信更高﹐被士人列為當朝「八俊」之首﹐成了道德旗幟。這就是第一次黨錮之禍。
  三年以後﹐宦官又掀起了規模更大的打擊。這一次流放、囚禁了六七百名官員﹐拘捕了太學生一千多人。史稱第二次黨錮之禍。經過這場浩劫﹐天下敢言的儒生幾乎被一網打盡。雖然政治抗爭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但是漢代知識分子那種「殺身以求仁」的氣節畢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光輝。
  不過﹐漢代知識分子反覆抗爭最後歸於失敗的遭遇也告訴了後代一個事實﹐在中國歷史上﹐理想與權力鬥爭﹐最後勝利的永遠是權力而不是理想。這對後世知識分子的心理產生了十分微妙而深遠的影響。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