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28's Archiver

e48585 發表於 2017-6-21 08:52

大腸瘜肉:大腸癌的罪魁禍首,30歲以上篩檢5成有瘜肉

[img]https://c1.staticflickr.com/5/4272/35291666741_6793284103_b.jpg[/img]

早安健康/李翊慈

器官內膜所長出來非正常、凸出於平滑表面的組織,就稱為瘜肉:
體內有黏膜的地方就可能長瘜肉,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子宮內膜等等。
在腸胃道內膜,胃瘜肉、大腸瘜肉、膽囊瘜肉最為常見。
名氣最大、最具威脅性的就屬大腸瘜肉,大腸瘜肉是癌變成大腸癌的罪魁禍首。

依照病理的變化,分為:
.發炎型瘜肉,良性
.增生型瘜肉,良性
.腺瘤型瘜肉,最有癌變可能性

好發族群
依照流行病學研究,大腸瘜肉形成的原因主要與遺傳、飲食習慣有關,大致可分類如下:
1、50歲以上
2、有大腸瘜肉病史或家族史
3、大腸癌家族史
4、高脂肪、紅肉飲食
5、抽菸
6、喝酒
7、體重過重
8、缺乏運動

瘜肉發生有年輕化趨勢
根據WTO資料顯示:國人大腸癌的發生率世界第一。
台灣癌症基金會一項調查結果發現:
.30歲以上的民眾經瘜肉篩檢,有高達50%發現瘜肉;
.40到49歲之民眾,更有60%以上發現有瘜肉。
.台灣民眾的瘜肉發生率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

及早發現預防大腸癌
台灣每年約有一萬四千多人罹患大腸癌
.已連續五年蟬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最高,
.有近95%是腺癌,腺癌是正常的黏膜先發展成腺瘤狀瘜肉,再逐漸進展成腺癌。

生活中能發現瘜肉的發生嗎?
.大多數胃腸道內的瘜肉並不會有症狀,很多人是在健康檢查時發現。
.少數長在胃部瘜肉,因磨碎食物時導致瘜肉破裂出血,會有解黑便的症狀。
.長在乙狀結腸、直腸、肛門瘜肉由於較硬的糞便通過而破裂,出現血便、肛門出血等症狀。

如何檢查
.胃鏡、大腸鏡是偵測胃瘜肉和大腸瘜肉的利器。
.膠囊內視鏡也可診斷瘜肉的存在。
.腹部超音波掃描是篩檢膽囊瘜肉的首選,瘜肉的大小、數目、位置皆可清楚呈現。

如何治療
.內視鏡醫療愈來愈進步,大多數切除瘜肉並不需要外科手術。
.大腸鏡檢查發現瘜肉時,可同時將瘜肉切除。
.切割後的瘜肉加藉病理分析以分辨良性或惡性瘜肉,作為日後追蹤依據。
.內視鏡瘜肉切除偶有併發症為出血及腸穿孔,但機率極低。

如何預防
流行病學研究,現代人的胃腸道瘜肉是因為食物與消化道接觸的時間拉長有關:
.少吃油膩難消化的食物
.少吃高溫油炸燒烤食物
.少吃醃漬、加工食品
.高纖、多蔬果飲食
.多喝水
.不抽菸
.少飲酒
.維持正常BMI值與腰圍 (女生80公分以下、男生90公分以下) .飯後適度運動,促進腸胃蠕動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