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28's Archiver

jiunn36 發表於 2017-6-15 21:17

阿斗其實不笨

  一說到劉備之子劉禪,大家自然就會聯想起一個大腹便便,貪圖享樂的二世祖,特別是他那句樂不思蜀的話,更是讓他贏得了扶不起的阿斗這個光榮稱號。在有這麼能幹的諸葛亮的幫助下,他沒有匡復漢室,還丟掉了先輩創立的江山,成了敗家子的代名詞,確實也夠冤枉他了。
  實際上劉禪其實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麼愚蠢,他的悲劇正好是他的父親和諸葛亮一手造成的,我們回到劉備白帝城托孤的場景,章武三年春,劉備於永安,召諸葛亮,李嚴,來交待後事,他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這句話給了諸葛亮廢立太子的權力,聽到這句話時候,諸葛亮下意識冷汗直流,痛哭流涕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得到了諸葛亮忠心的表白以後,劉備還是不放心,又封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所以劉備白帝城托孤的本意是,諸葛亮主內政,而李嚴主軍事,主外,頗有孫策對孫權托孤之時,外事不決可問周瑜,內事不決,可問張昭的味道,然後才發詔敕給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句話聽起來非常耳熟,歷史上有這種仲父待遇的人不少,如秦始皇的仲父呂不韋,項羽的仲父范增,這些仲父的待遇都很悲慘,呂不韋被滅了九族,范增後來有病沒人理,活活痛死,就算是在漢朝也有竇嬰因為懷有廢立皇帝的聖旨而被滅了九族。
  所以劉備托孤的囑托其實是暗藏殺機的,如果自己的兒子劉禪夠厲害,就能突破顧命大臣的束縛,如果他無能,至少也給他準備了兩個忠心的文武大臣可以使用。可惜諸葛亮不是普通的權臣,他的權力慾望非常強烈,他內心裡是想建立象管仲,樂毅這種偉業的。於是在劉備一死,太子劉禪接位的第一年,他就開府治事了,很快又自領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都決定在諸葛亮了。劉禪雖然是皇帝,可是劉氏家族並沒有形成宗族勢力,他成了傀儡了。這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早年跟隨父親顛沛流離,在長阪坡還差點丟掉了性命,現在好不容易過上了好日子,面對父親的囑托,面對父親這麼崇信的大臣,又剛剛經歷喪父之痛,頭腦發暈之際給了諸葛亮這麼大權力,也是可以原諒的。我們不能說劉禪愚蠢,我們只能說他老實,聽話,善良。而諸葛亮開始的表現也確實給蜀國帶來了安定,所以劉禪的選擇是正確的。
  權力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東西,諸葛亮嘗到了甜頭之後,就不願意再放手了,本來根據遺詔,他的職權範圍在內政,而軍事的決定權在李嚴手上,另外一個軍事的重要力量就在漢中太守魏延手上,魏延這個時候官封鎮北將軍。本來漢中太守大家都認為非張飛莫屬,後來劉備破格提拔了魏延,也算是為後事作準備了,畢竟張飛跟劉備年紀相若,所以培養獨當一面的接班人很重要。
  但是諸葛亮開府治事之後猶嫌不夠,又把權力伸向了軍隊,這個時候另一個顧命大臣李嚴也想開府治事,被諸葛亮拒絕,這樣埋伏在蜀國的危機慢慢的檯面化了,蜀國的政治勢力基本由三部分構成,一是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勢力,而是李嚴為代表的東州勢力,三是益州的本土勢力,即使劉備在世的時候,這幾股勢力已經鬥爭的很厲害了,孟達反叛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而劉備去世之後,劉禪新君初立之時,益州的本地勢力因為權利被削弱南郡已經開始造反了,只是那個時候諸葛亮剛剛開府治事,權力還不穩固,所以沒有去討伐他們,等到建興三年,蜀國跟吳國重新恢復友好的外交關係,國家內政外交趨於穩定,諸葛亮這個時候就準備討伐南郡了,這三年裡另一個顧命大臣李嚴不斷伸手要權力,已經封為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後來又轉為前將軍,這個前將軍是關羽擔任過的職位,面對東州勢力的膨脹,諸葛亮和劉禪採用的是給他名義,不給實權的做法,盡力的穩住他們。
  作為少年天子的劉禪並沒有犯什麼錯誤,為了抗衡東州的軍事力量,劉禪在建興三年下詔賜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命令諸葛亮平定南郡,這樣諸葛亮的丞相府具有軍事征討的權力了,負責內政的丞相府從此具有命令軍隊的權力,變成了集軍事,內政,外交一體的丞相府,這件事情劉禪做的欠長久考慮,因為劉備的遺囑已經明確說明,李嚴主內外軍事,諸葛亮主內政,他們一文一武可以相互制約,而如此的偏向諸葛亮一是因為叛亂的地方太多了,二是劉禪和劉備的大臣不信任李嚴,不願意給東州人太大的權力,這種力量平衡的破壞,直接導致諸葛亮從此把握軍政大權,通過不斷的征討來打擊異己,他先殺李嚴,後兼併了魏延的部隊,徹底壟斷了軍政大權,架空了劉禪和他的家族勢力,當然劉禪對諸葛亮一直不歸政於劉氏頗有微詞,諸葛亮死後曾經不想給諸葛亮立廟,這個大半輩子沒有機會管理國家的劉禪,到晚年才開始執政,志氣已經被消磨乾淨,當然也做不出秦昭襄王這種壯舉來,運氣又不好,成了亡國之君,事實上正是諸葛亮建立的專制丞相府導致人才無法湧現,又加上連年的窮兵黷武導致蜀國經濟破滅。國家滅亡,諸葛亮成就前所未有的偉業和好名聲,卻把自己的主人陷入與不仁不義,無能的境地,不知道劉備在地下會怎麼評價自己的兒子和諸葛亮。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