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28's Archiver

jiunn36 發表於 2017-6-11 11:27

古代官員的怪異「綽號」

  翻開古代典籍,有很多官員因行為舉止、「政績」或其它原因而博得了或令人發笑或令人不齒的怪異「綽號」。這些「綽號」穿越歷史的煙雲,成為典籍中的笑柄,瀆來令人深思。
  「四盡太守」:南朝梁魚泓做過南譙、竟陵、新興、永寧等地太守,他經常對人說:「我當一郡太守,要搞他個四盡:水中魚蟹盡,山中麋鹿盡,田中米谷盡,村裡百姓盡。」百姓惡其貪,稱之為「四盡太守」。
  「沒字碑」:五代後唐時,有個官員名叫崔協,長得氣宇軒昂,一表人才,遇事好發表議論,常常語驚四座。但此君胸無點墨,連個像樣的文章都寫不出來,秉筆皆假手他人,時人謂之「沒字碑」。
  「十錢主簿」:北魏時期元慶智做太尉主簿,事情無論大小,總要先有賄賂,然後才處理,連十來個錢都收,被稱為「十錢主簿」。
  「三不開宰相」:五代時後唐馬胤孫是個不通世務的書獃子,身居相位卻從不敢決斷政事,朝政任人擺佈,自己不置可否,上朝不開口議論,不開印辦事,在家不開門接見士大夫,時人譏稱「三不開宰相」。
  「餓虎將軍」:北魏宣武帝時期,元暉任侍中領右衛將軍,十分貪縱,人稱「餓虎將軍」。後來他當上吏部尚書,任命官員都是明碼標價。
  「伴食宰相」:唐玄宗開元年間,盧懷慎與姚崇同為宰相。他自覺品行、能力不及姚崇,遇事從不出頭,都推給姚崇。時人謂之「伴食宰相」。
  「八磚學士」:唐文宗時,裴顏祺官拜翰林學士。當時翰林院有個規定日光照到甬道之第五塊磚時上朝。裴顏祺性懶,總是等到日光照到第八塊磚時才到,人稱「八磚學士」,謂其經常遲到。
  「櫃中刺史」:武周時,孫彥高擔任定州刺史期間,定州為突厥軍隊包圍。他不敢去衙門辦公,需要收發文告、符節時,就從官府的一個小窗傳遞,而把州府大門鎖住。敵人攻入城中以後,他連忙躲進家裡大櫃裡,並命令奴僕說:「牢牢地掌握鑰匙,敵人若來討取,千萬不要交給他們。」時人呼之「櫃中刺史」。
  「驅驢宰相」:唐武則天時,王及善任文昌左相。此人尸位素餐,無所事事,他不許手下官員騎驢子進入官署,他自己每天就只幹驅趕驢子的事兒,很少有休息的時候,人稱「驅驢宰相」。
  「金牛御史」:唐時,有個侍御史名叫嚴升期,特別愛吃牛肉,巡查時所到州縣烹宰的牛極多。他又是一個貪官,問題不論大小,只要交納金銀,就一概不予追究。所以,此人所到之處,金銀價格暴漲。時人譏諷其為「金牛御史」。
  「弄獐宰相」:唐朝宰相李林甫,一次在寫信慶賀親戚生了孩子時,將「弄璋」(古稱生男日「弄璋」,璋為玉器)寫成了「弄獐」(獐為野獸)。後人遂以「弄獐宰相」戲稱沒有文化的權貴。
  「白兔御史」:唐朝時,王弘義曾任御史,曾向瓜農要瓜吃,遭拒絕;王弘義便稱瓜園中有白兔,叫縣吏派人捕捉,於是瓜秧盡被踩爛。百姓憤而呼之「白兔御史」!
  「四其御史」:武則天時,徐敬業在揚州起兵,郭弘霸自告奮勇請求前往討伐,聲稱捉住徐敬業,要抽其筋,食其肉,飲其血,絕其髓。武則天十分高興,提拔他為監察御史,人稱「四其御史」。
  「三旨相公」:宋神宗時,宰相王圭在位16年,尸位素餐,從無建樹,上殿面君,日:「取聖旨」;聽取皇帝指示後,日:「領聖旨」;回到衙門後,對秉事者曰:「已得聖旨」。時人謂之「三旨相公」,以譏刺其失職。
  「六如給事」:北宋欽宗時,金兵包圍汴梁。李鄴出使金軍大營,回城後盛讚金兵:「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被百姓罵為「六如給事」。
  「帶汁諸葛亮」:宋寧宗開禧年間,宋軍北伐失敗,金軍反攻,揚州守將郭倪望風棄城而逃。此人自負多謀,一向以諸葛亮自居,曾造木牛流馬以效諸葛亮。兵敗後,傷心流淚,時人嘲笑他為「帶汁諸葛亮」(「汁」指眼淚)。
  「李草鞋」:南宋寧宗時,李汝翼任九江元帥,貪慾十足,連營中最窮的士兵也不放過,規定他們每天交一雙草鞋,士兵們私下稱其「李草鞋」。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