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28's Archiver

jiunn36 發表於 2017-5-19 07:53

二戰時蔣介石為何抱上德國希特勒的大腿

  1927年蔣介石通過發動四·一二政變取得了對國民革命軍的領導權﹐蔣介石自此登山歷史舞台﹐成為舞台中央備受矚目的人。而蔣介石和德國的希特勒這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怎麼會有交集﹐還建立了友誼﹐這其中有著怎樣的秘密?
  東西方兩個神秘的領導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真實的歷史原來如此詭異。德國日耳曼人的精神讓人佩服﹐蔣介石在德國人身上看到了「認真、勤儉、遵紀、執著」的民族精神﹐這些精神在當時的中國人身上是很少有的﹐除了一些接受過近代思想啟迪的人外﹐大多數的中國人還是麻木無知的﹐日軍侵華就很好的證明了國民的麻木無知。
  蔣介石在日本留學期間就注意到了德國文化﹐他刻意的學習了德語﹐期待更好的學習德國文化﹐在希特勒上台之前﹐蔣介石喜歡德國的俾斯麥﹐他十分遵從俾斯麥的「鐵血政策」﹐從精神和現實兩個方面他接受並學習「鐵血政策」﹐一心想將中國軍事化﹐期望通過軍事力量的強盛來革新舊中國﹐一改當下的落後和愚昧。
  當時遠在德國的希特勒一直到1933年才登上歷史舞台﹐希特勒的上台使德國迅速走向強盛﹐他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政策使得德國走出了一戰時期的陰霾﹐工業和國民經濟得到極大的發展﹐失業率降到了最低﹐強大的經濟和工業力量為希特勒發動二戰奠定了基礎。
  在希特勒上台後﹐蔣介石了解到德國的經濟發展在希特勒的政策下得到恢復﹐軍事力量強大﹐他深深被希特勒所折服﹐他曾經還說到「中國需要自己的希特勒。」當初蔣介石這樣認為確實沒有錯﹐因為在發動二戰之前﹐希特勒對德國的貢獻是得到世界各國肯定的﹐對希特勒不好的評價多是來自於二戰之後的。
  蔣介石對希特勒的崇拜使得他同希特勒一樣建立起了自己的黨衛隊﹐也就是特務組織「復興社」﹐以暴力手段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同時在國內宣揚德意志法西斯主義治理德國的政績﹐以此來支持自己政策的合理性。通過蔣介石政府與希特勒的溝通﹐1933年6月﹐「德國國防軍之父」塞克特來華﹐並於次年被蔣介石正式聘為總顧問。賽克特積極幫助蔣介石訓練和整改軍隊﹐建議蔣介石傚法希特勒組建直屬於南京政府的先進裝備軍隊﹐蔣介石對他的建議十分贊同。
  蔣介石與希特勒的外交關係進行的十分順利﹐1937年6月﹐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應邀訪德﹐孔祥熙訪問德國受到了希特勒的接見﹐並與希特勒舉行了交談﹐會談中﹐希特勒對孔祥熙談及蔣介石﹐贊其為「中國負有天賦使命的偉人」。此時的中國面對日寇的威脅日益嚴峻﹐孔祥熙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期望通過說服希特勒遠離日本支持中國﹐然而這一目的並沒有達成。但是德國向國民黨提供了許多先進的軍火武器裝備﹐並答應為中國培訓士兵。
  二戰爆發直到1945年結束﹐希特勒在柏林的一個地下室裡飲彈自盡﹐而就在希特勒死了的一個星期後﹐中國重慶蔣介石的陪都寓所內張燈結綵的正同美國代表一同在慶祝二戰歐洲戰場上的勝利﹐因為此時的蔣介石早已經抱上了美國的大腿。

托比 發表於 2017-5-20 17:07

二戰之前,中國與德國有一個相似的地方,就是各國對這兩個國家採取相應不理的態度,一個是剛成立不到十年的共和國民政府,一個是一戰的戰敗國成立一個任西方予取予求的威瑪政府,兩國的國際地位和國家經濟在他們看來不值一提,最大的不同是,德國是扎實的工業國家,人民有著高水準的知識與計畫的執行力,而中國仍處在農業為主且被列強仍掌握著重要的經濟,人民只求能溫飽.,對國家仍有著事不關己觀念的舊社會,當兩個國家都出現強人領導的政權時,德國得以迅速恢復國力,且讓西方勢力不再控制德國,反觀中國仍和清末一般,大部分人民都只感受到,就算改朝換代,這個國民政府只是個空殼,地方軍閥才是土皇帝,雖然德國在中國的殖民權在一戰之後被日本接但和國民政府仍有一定的接觸,而蔣介石的確也看出國民政府需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的需求,雖然日本是他學習軍事知識的地方,但和德國一比,德國顯然更勝一籌,所以會和德國發展關係直到二戰爆發才結束,雖然沒有全面提升軍事力量,但至少有一定的規模,但仍不足以對抗日軍,而且是損失之後沒得補充,所以未投入對日作戰,要不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美國當時對中國也是相應不理,所以拜日軍的珍珠港偷襲之賜,中國才能得到美國的幫助,而距和德國中斷外交與軍事關係,也已經好幾年了,美國取代德國也是符合中國期待已久的需求.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