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28's Archiver

jiunn36 發表於 2017-5-16 05:47

西漢歷史上的功臣晁錯之死的迷霧和真相

  晁錯的這種死法﹐常常使讀書不細的人誤以為他死得很體面。這事要怪司馬遷。司馬遷在為晁錯作傳時用了「春秋筆法」﹐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似乎是皇帝給晁錯留面子﹐讓他穿著朝服去死﹐享受了「特殊待遇」。班固就沒有司馬遷那麼厚道﹐不客氣地揭老底說﹕「紿載行市」(其實司馬遷也說了這話﹐只不過是在《吳王劉濞列傳》)。紿﹐就是誑騙。晁錯是被騙到刑場的。奉旨前去執行命令的首都衛戍司令兼公安部長(中尉)陳嘉大約並沒有告訴晁錯朝廷要殺他﹐晁錯也以為是叫他去開會﹐興沖沖地穿了朝服就上車。晁錯之死﹐沒有經過審判﹐也沒有給他辯護的機會。
  這實在可以說是「草菅人命」﹐而這個被「草菅」了的晁錯也不是什麼小人物。他是西漢初年景帝朝中的大臣﹐官居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個什麼官呢?用現在的話說﹐相當於副總理兼監察部長。所以晁錯的地位是很高的。一個高官不經審判甚至還身著朝服時就被處死﹐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事情已經到了非常緊迫的程度﹐二是對手痛恨此人已經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現在看來﹐晁錯的死﹐兩種情況都存在。
  晁錯被殺的直接原因是「削藩」。晁錯是一有機會就要向漢景帝鼓吹削藩的。而且﹐正是因為他的極力主張和一再鼓吹﹐景帝才最終下了削藩的決心。什麼是「削藩」呢?簡單地說﹐就是削減藩國的轄地。所謂「藩國」﹐就是西漢初年分封的一些王國。這些王國的國王﹐不是皇帝的兄弟﹐就是皇帝的子侄﹐是大漢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削藩﹐無疑是要剝奪他們的權力﹐侵犯他們的利益﹐這些鳳子龍孫豈能心甘情願束手就擒?所以﹐削藩令一下﹐最強大的兩個王國吳國和楚國就跳了起來。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聯合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起兵造反﹐組成七國聯軍﹐浩浩蕩蕩殺向京師﹐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也叫「吳楚之亂」。
  七國興亂﹐朝野震驚﹐輿論譁然。景帝君臣一面調兵遣將﹐一面商量對策。這時﹐一個名叫袁盎的人就給景帝出了個主意。袁盎說﹕「吳楚兩國﹐其實是沒有能力造反的。他們財大氣粗不假﹐人多勢眾也不假﹐但他們高價收買的﹐不過是一些見利忘義的亡命之徒﹐哪成得了氣候?之所以貿然造反﹐只因為晁錯慫恿陛下削藩。因此﹐只要殺了晁錯﹐退還削去的領地﹐兵不血刃就能平定叛亂。」袁盎是做過吳國丞相的﹐說話的份量就比較重一點。何況這時景帝大約也方寸已亂﹐聽了袁盎的建議﹐就起了丟卒保車的心思。
  事實證明﹐袁盎的這個主意並不靈。晁錯被殺以後﹐七國並未退兵。袁盎也從此背上了一個惡名﹕挑撥離間﹐公報私仇﹐讒言誤國﹐冤殺功臣。其實﹐把錯殺晁錯的責任都算到袁盎身上﹐也是冤枉的。因為袁盎當時的身份﹐只不過是一個被罷了官的庶人﹔他向景帝提出的﹐也只不過是一項「個人建議」。然而處決晁錯卻是正式打了報告的。打報告的是一批朝中大臣﹐包括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當時的制度﹐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是「三公九卿」。也就是說﹐打報告的分別是一個政府總理﹐一個公安部長﹐一個司法部長﹐三個人聯名彈劾晁錯﹐份量很重。這說明他在朝中平時就「不得人心」。為什麼那麼多人和晁錯搞不來呢?性格是重要原因﹐《史記》、《漢書》都說晁錯為人峭直刻深。峭﹐就是嚴厲﹔直﹐就是剛直﹔刻﹐就是苛刻﹔深﹐就是心狠。這可不是討人喜歡的性格。不難想像﹐晁錯在朝廷上一定是咄咄逼人﹐逮住了理就不依不饒的。
  晁錯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也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成熟的政治家起碼看三步﹕首先﹐他事前一定要把來龍去脈和利害關係都想清楚了﹐把各種可能性都考慮周全。其次﹐事情發生以後﹐他一定得臨危不懼﹐不能自亂陣腳。第三﹐對於已然發生的問題﹐包括種種不測﹐他要有足夠的智慧指揮若定地逐一解決。用蘇東坡的話說﹐就是「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而且對欲行之事、所行之事「能不能為﹐可不可為﹐何時為」﹐都有準確判斷。晁錯是不折不扣的忠臣﹐削藩的目的絕對是力保劉姓江山﹐還為此氣得老爹服藥自盡。但正是因為他的性格缺點和政治不成熟﹐只管吵著削藩﹐一旦要削了﹐開削了﹐削出事了﹐他自己先蒙了﹐最終落得死在自己的政治之見上。綜上﹐晁錯死得很窩囊。「請誅晁錯﹐以清君側」只是吳楚起兵的藉口﹐「亡臣子禮﹐大逆無道」也非晁錯被殺的原因﹐真正原因還是削藩。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