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28's Archiver

jiunn36 發表於 2017-5-7 18:14

清幫起於漕運

  乾隆三十三年(1768),大運河南段重鎮蘇杭兩地的33座羅教庵堂,一夜之間被清廷夷為平地。誰曾想到,這次掃蕩「邪教」的行動,卻催生了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一大幫會清幫。相傳羅教祖師爺山東即墨人羅清,大約在明正德年間(1505~1521)創立該教。他糅合佛道教義,宣稱可「救人出苦海」。此時,距明成祖朱棣推行漕運制度已近百年,大運河上日常來往的運糧漕船上萬艘,隨船水手達二三十萬之眾。操作糧船是十分繁重的體力活,南方人難以勝任,水手大多向山東、直隸(今河北)等地招募。從江南產糧區到北京,船程甚遠,往返需時數月,而且運糧有季節性,空船返回後水手們要在江南呆上半年。於是,蘇杭一帶羅教設立的庵堂,就成了這些遠離故土的底層勞動者解決日常食宿、打發閑暇時光,乃至求醫問藥、老有所依的好去處。久而久之,水手們聚集的庵堂,成了他們互相幫助求生存的據點,禮拜羅祖,祈求平安,已是一種必要的精神寄托。但北方人性情粗獷,不免常常尋釁滋事,這讓視「維穩」為第一要務的地方官員感到頭疼。清廷以異族入主中原,對潛在的反叛苗頭又尤為敏感,故決意先下手為強。
  乾隆三十三年之後,以羅教庵堂維繫的水手們,不得不轉移陣地到船上,與船幫組織合為一體。每幫設「老堂船」,依舊供奉羅祖,並推舉幫中首領,(稱當家或老管),訂立「幫規」、「家法」,規定「凡投充水手,必拜一人為師,派列輩分,彼此照應」。自此,以大運河南端的江浙為中心,漕運全行業的水手,都成了幫會中人。據幫內傳說,羅祖之後,直接創立清幫的有活躍於雍正年間(1722~1735年)的翁、錢、潘「後三祖」,他們共收徒弟七十二人,故幫眾代代相傳:「荷葉蓮花藕,翁錢潘一家。」
  這些早期傳說,頗多神異之處,但從中仍可窺見「清幫起於漕運」的歷史脈絡。清沿明制,設置漕運總督與河道總督,以及監管押運漕糧的漕軍官兵。同時另設一套特殊的組織制度「糧幫」,以有效管理和控制數量龐大的水手。以乾隆時期為例:糧幫總公所設於杭州武林門外;糧幫公所兩處分設於南京、揚州;糧船幫共一百二十八幫半,分屬十大總幫,有漕船一萬一千二百餘艘。如淮安府所屬的江蘇省,就有二十一幫,船一千六百餘艘,與浙江省並列各總幫之首。
  各大糧幫既按省區、地段區分,各幫都有名稱,也有特定的兌糧地點。各幫平時及進出京師時各打何種旗號,船上的裝飾標誌等等,都有詳盡繁瑣的規定。早期清幫支派領袖,有機會借此發展各自內部的「山頭」(即所謂收徒弟)。羅教庵堂被毀,水手們大舉「上船」,這一套已成氣候的半官方組織系統,為清幫直接採用,恐怕也是清廷始料所未及的吧。
  近世江湖上,流傳「清洪一家」「清出於洪」之說。但洪門源出天地會,矢志「反清復明」,而清幫以漕運起家,在體制內謀生活,與清廷並無根本利益衝突。雖然一些幫眾有參與反清起義的記錄,清廷整體上未將其定性為反政府組織。因此,除了乾隆年間羅教庵堂被查封外,清幫再無遭受大規模的官方鎮壓。
  自道光五年(1825)起,因河道時遇洪水,長年淤積,清廷試圖以海運取代漕運,江浙一帶近百萬漕船水手、縴夫、搬運工及小商販,日常生計大受威脅。到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定都南京,控制了揚州等地,漕運全部停止,大部分清幫幫眾不得不另謀出路。一些人分別加入太平軍、湘軍或撚軍,兩淮地區眾多「堂口」,則變為武裝販運私鹽的鹽梟集團,還有些幹脆淪為劫匪,以盜搶為生。
  19世紀下半葉,即太平天國起義到光緒年間,清幫與洪門、哥老會(以遣散後的湘軍為主力)會眾所從事職業及活動範圍,多有重合。他們常爆發搶佔碼頭的仇殺械鬥,擾亂社會治安,讓本已內憂外患、疲於奔命的清廷大感頭疼,於是一律將其視為「匪類」,痛加懲治。清幫、洪幫、哥老會,本來都是底層民眾的秘密結社,彼此並無嚴格的界限。幫會領袖意識到,與其兩敗俱傷,倒不如抱團合作,共同對抗官方強權。因此,「清洪合流」,也就水到渠成了。清末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正是看中了清洪幫的這一點「革命性」,鼓動幫眾,屢次發動起義,動搖了清帝國的根基。孫中山本人曾在檀香山加入洪門,當上了「洪棍」(即首領),他的嫡傳門人蔣中正,早年則是上海清幫中人。
  清幫之名,出自何處,未有定論。或說水手們飽嘗江河風波險惡,希望世間「海晏河清」,故幫名曾定為「安清」。或說太平天國失敗後,以該幫為主體的「梟黨」橫行太湖流域,當地青皮、流氓聞風歸附,故又稱「青幫」。進入民國以後,幫眾諱言「清」字,青幫名號遂大行其道。近世最具傳奇色彩的清(青)幫大佬,非「三百年幫會第一人」杜月笙莫屬。20世紀30年代初,在上海灘呼風喚雨的杜月笙,決意涉足航運業。他指使幫內人馬,上演「佔領碼頭」的武戲,連日鬧事,迫使原來的董事會成員讓步,最終接管了著名實業家張謇創辦的大達輪船公司。
  杜老闆此舉,可謂重操本幫「漕運」舊業,並且「繼續發揚光大」了。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