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28's Archiver

jiunn36 發表於 2017-2-12 15:13

抗戰時的徐州大突圍挽救60萬國軍撤退

  日軍大本營始終不想輕易地擴大戰爭,但在台兒莊戰役期間發現在這一地區出現了大量中國軍隊,特別是精銳部隊第20軍團,認為可以組織一次大的決戰,給予中國軍隊主力一次沉重打擊,從而挫敗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因此決定進行徐州會戰。
  4月3日,日軍大本營向華中派遣軍、華北方面軍下達了預先號令,並將華中派遣軍、華北方面軍的主要參謀人員都召到東京,對徐州會戰進行討論研究。4月7日,日軍大本營正式下達「大陸命第84號」命令:
   一、大本營企圖擊破徐州附近之敵;
   二、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以有力一部擊破徐州附近之敵,佔據蘭封以東隴海路以北地區;
   三、華中派遣軍司令官,以一部兵力協助華北方面軍擊破徐州附近之敵,佔據徐州(不含)以南津浦路及合肥附近地區。
  同時,大本營還下達了「大陸指第106號」的《徐州附近作戰指導要領案》。
  根據大本營的命令,華北方面軍與華中派遣軍協商後,於4月10日制定了徐州會戰的指導方案。計劃會戰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抑留作戰,對由台兒莊北進的中國軍隊進行有限攻勢,保持接觸,將其抑留於韓莊、嶧縣、臨沂一線,同時華中派遣軍以一部兵力從淮陰向西北方向推進,將中國軍隊牽制於徐州東南地區。
  第二階段為包圍作戰,華北方面軍以4個師團的有力兵團從微山湖以西迅速突然進攻,切斷中國軍隊向徐州以西、西南的退路,華中派遣軍將以2個師團的兵力積極予以配合,攻佔徐州,圍殲徐州附近的中國軍隊。
  第三階段為鞏固佔領作戰,以第2軍佔領蘭封以東隴海路,確保佔領區的安全。
  徐州會戰的主要任務由華北方面軍所屬第2軍承擔,因此華北方面軍調整了作戰序列,將第16師團、第114師團(欠1個大隊)、獨立混成第5旅團、戰車第2大隊、野戰重炮第3聯隊、野戰重炮第6聯隊、後備兵1個大隊以及獨立工兵聯隊等部隊都加強給了第2軍,使第2軍的總兵力達到了4個師團又1個旅團。
  4月17日,日軍在濟南召開徐州會戰作戰會議,華北方面軍、華中派遣軍負責作戰計劃制訂的有關作戰課長、副參謀長以及大本營直接指導兩個方面軍作戰的負責人作戰部部長橋本群少將都參加了會議。經過這次協調會議,華北方面軍和華中派遣軍分別於4月23日、24日下達了作戰命令。為了就近指揮徐州會戰,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在濟南開設指揮所,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中將在蚌埠開設指揮所。同時大本營作戰部部長橋本群少將作為大本營派遣班對南北兩個作戰方向進行協調、聯絡和指導。
  在取得台兒莊大捷後,追擊殘敵的中國軍隊未能挾大勝餘威給予日軍更大的打擊,最後與日軍相持於嶧縣以西、以南地區。有些史學家認為是追擊的中國軍隊缺乏主動精神,行動不夠果敢,但如果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國軍隊的機動能力相當有限,又沒有空中掩護,各部隊隨行的炮兵力量更是薄弱,在這樣的條件下,要想大舉追擊並擊破日軍,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
  當兩軍形成對峙之後,軍委會判斷日軍必定會投入增援,再發動反擊。軍令部作戰廳廳長劉斐根據當時部隊的實際戰鬥力,認為在魯南的作戰應從目前的追擊態勢改為機動防禦,除以少數部隊和日軍保持接觸外,主力應集結在有利於機動的地區,再相機出擊。同時應縮小戰場正面,主動撤至運河沿線佈防,控制強大的預備隊於徐州以西,以便可以靈活地應付各種情況。
  蔣介石雖然同意劉斐機動防禦及運動戰制敵的方針,但在具體的兵力部署上卻又不願意放棄現有要點,甚至要求一線部隊進行持久防禦的部署,這顯然是受了台兒莊大捷的鼓舞,與持久消耗以空間換時間的總戰略是背離的。而第五戰區又與軍委會收縮防線,控制強大機動兵力,實施機動防禦的思想不同,還想倣傚台兒莊的成功經驗,主張將主力投入一線,正面吸引牽制,側翼進行主要攻擊,力求以攻勢作戰殲敵,從而達到防禦的目的。
  平心而論,劉斐的方案最符合當時中國軍隊的實際情況,但無論是軍委會還是第五戰區,都受到了台兒莊大捷的影響,高估了自身力量。4月23日,軍委會將與第五戰區的想法結合折中,出台了《徐州會戰作戰指導方案》,首先是攻勢殲敵(這是第五戰區的想法),但增加了在不得已時進行機動防禦(這則是軍委會的意見),而主要作戰方向還是在魯南。而受到台兒莊大捷的鼓舞,軍委會又向第五戰區增派了46軍、60軍、69軍、22軍的50師、騎兵第9師、騎兵第13旅等部隊,希望再來一場輝煌勝利。這樣一來,第五戰區的總兵力由戰役初期的29個師猛增到64個師又3個旅,約45萬人。第五戰區根據作戰指導方案,將所轄部隊按照作戰地區分為魯南兵團、魯西兵團、淮南兵團、淮北兵團和戰區總預備隊。魯南兵團是絕對主力,包括第20軍團、27軍團、第2集團軍、第22集團軍、第46軍、第51軍、第60軍、第69軍、第75軍、第50師、第93師、第110師、第139師、騎兵第9師、騎兵第13旅等部隊。
  軍委會對第五戰區的部署及預定作戰行動基本同意,但還是對集中使用兵力和控制機動兵力提出了一些補充意見。這樣一來,在戰略上,日軍是進攻,消滅在徐州附近的中國軍隊,並佔領徐州;而中國軍隊則是防禦,消滅進攻徐州的日軍,保衛徐州。但在戰役思想上,雙方卻都是採取的攻勢作戰,而且都是以迂迴包圍的行動來圍殲對方。徐州會戰的最後階段,就是在這種以攻對攻的局面下開始了。
  日軍第2軍在台兒莊之戰後,兵力得到了很大加強,第2軍司令官西尾壽造中將便將第114師團的4個大隊和16師團的1個大隊配屬給第10師團,將獨立第5混成旅團的2個大隊配屬給第5師團,並用114師團接替了第5師團第8旅團的後方防務,這樣就使一線的兵力大大加強。
  4月10日,第10師團師團長磯谷廉介將指揮所前移到棗莊,以便就近指揮。從18日起,兵分三路開始攻擊,以步兵第33旅團為基幹的瀨谷支隊為右路,沿棗(莊)台(兒莊)鐵路向台兒莊進攻;以步兵第8旅團為基幹的長瀨支隊為中路,向蘭陵鎮、甘露溝、禹王山進攻;以由第5師團轉隸的以步兵第21旅團為基幹的阪本支隊為左路,向向城、四戶鎮進攻。日軍3個支隊並列推進,但遭到了中國軍隊極為頑強的阻擊,直到4月底,只前進到蘭城店、禹王山、泥溝一線,在多處要點都是多次反覆爭奪,尤其是在禹王山一地,來自雲南的60軍與日軍苦戰18個晝夜。禹王山位於台兒莊東南約10公里,瀕臨運河,東依鍋山、胡山、黃石山與運河右岸之王母山連成一氣,以北為古梁王城,形勢險要。是運河北岸的制高點,因此成為雙方所必爭之地。4月30日,日軍攻上了禹王山,守軍1086團3營多次反擊,均未奏效。當晚,1086團投入預備隊1營3連展開反擊,3連以排為單位,1個排接1個排進行波浪式衝鋒,最終衝上山頂,全連傷亡近百人,但總算是奪回了山頂制高點。此後1086團不斷向山頂投入預備隊,3連就先後補充過兩次完整的新兵連,前後總兵力達450人,傷亡310人,撤離時只剩下140人!60軍在禹王山以及此前蒲莊、辛莊一線戰鬥中,總共陣亡約5000人,傷約9000人,傷亡高達三分之一。要知道60軍全部法式裝備,武器精良,士氣旺盛,訓練有素,是第五戰區各部隊中的翹楚,卻沒有用在與敵決戰決勝的地方,在禹王山的山地防禦中,付出如此巨大代價,實在令人痛心。
  日軍不僅在中國軍隊頑強的正面阻擊下,進展遲緩,而且後路也經常遭到中國軍隊襲擊,與後方聯繫經常被切斷,尤其是右路的瀨谷支隊處境更是危險,因此師團長磯谷廉介於4月28日將剛剛配屬的第16師團第19旅團為基幹的草場支隊,在瀨谷支隊右翼投入戰鬥,但進至金陵寺、白山西一帶就遭到中國軍隊第110師、30師的頑強阻擊,同樣無法繼續前進。
  第10師團在中國軍隊頑強抗擊下,難有進展。第5師團師團長板垣征四郎雖然早在3月31日就來到湯頭鎮,後又將指揮所前移至義堂集,但由於第5師團要擔負守備青島及膠濟鐵路,大量兵力被用於守備任務,無法抽出兵力來發動進攻。直到4月中旬,才得到了獨立混成第5旅團以及113師團總共5個步兵大隊的增援,於是板垣征四郎便將這些部隊用於後方守備,而將以第5師團第9旅團為基幹的國崎支隊抽出來作為進攻部隊。4月16日,國崎支隊開始向臨沂推進,經3天激戰於19日攻佔臨沂,24日又攻佔郯城、馬頭鎮,但隨後便遭到了中國軍隊第52軍的頑強阻擊,不久位於澇溝的46軍也向國崎支隊側背發起猛烈反擊,切斷國崎支隊的後方補給線,使其彈藥糧食難以接濟,同時在52軍和46軍的兩面夾擊下,即便是在號稱「鋼軍」的第5師團中也算得上是精銳主力的國崎支隊也再難向前推進,而且傷亡慘重,至4月底,各中隊傷亡都在60%-75%,每個聯隊的實際兵力甚至都不到1個大隊!
  相比北線日軍所遭到的頑強抵抗,南線日軍遇到的抵抗可就微不足道了。南線的華中派遣軍根據徐州會戰計劃,為策應華北方面軍,並為了掩護派遣軍主力的展開,派出兩支部隊,一路是以第6師團11旅團為基幹的阪井支隊,4月24日在和縣以東新河口渡江,攻佔和縣,隨後又於26日佔領含山,30日佔領巢縣;另一路以第101師團101旅團為基幹的佐籐支隊,4月26日佔領鹽城,28日佔領新興。這兩個支隊都沒受到什麼有力的抗擊,幾乎就是如同行軍一般輕鬆。
   雖然日軍從魯南、淮南兩個方向都發起了進攻,但中國方面並未能預見到這是日軍合圍徐州的開始,而是認為淮南方面的日軍只有2個支隊,不過是為了策應魯南日軍,依然決定繼續採取「以攻為守」的方針,同時在魯南和淮南發動攻勢,以攻對攻,挫敗日軍的南北對攻。於是軍委會於4月30日以訓令的形式指示第五戰區,對魯南和淮南方面全線採取攻勢。但當這一訓令下達到第五戰區時,北線魯南方向的日軍已經加強了攻勢,第5師團和第10師團已經聯成一氣,戰場正面已經大為增加。為了應對日軍的進攻,中國軍隊的戰線也不得不向右延伸,60軍、46軍、2軍、22軍等部隊都已陸續投入作戰,整個戰線都是處在膠著狀態,要想進行全線攻勢,根本不現實。
  鑒於台兒莊的失利,以及魯南攻勢的進展遲緩,日軍大本營對第2軍極為不滿,於4月30日將第2軍司令官西尾壽造撤職,由東久邇宮接任。東久邇宮於5月7日到達兗州,立即下達了發起徐州會戰的命令,第5、第10師團繼續在魯南進行抑留作戰,吸引中國軍隊,並準備分別向徐州以東、以西前進外,命令第16師團5月9日從濟寧出發,渡過運河西進。同時將軍預備隊以第9聯隊為基幹的片桐支隊加強給第5師團,並給國崎支隊補充了 1100名後備兵員,但第5師團依然難以突破中國軍隊的阻擊。
  就在北線日軍難以取得進展之時,南線日軍卻突然大舉出動了!5月5日,華中派遣軍主力第9師團、13師團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全力北進,當天便突破了第7軍在北淝河北岸及渦河西岸的防線,第9師團沿著淮蒙公路推進,於9日晨攻佔蒙城。守備蒙城的48軍173師1033團是5月7日才剛剛冒雨到達蒙城的,工事都還來不及構築完備,但面對優勢日軍的猛攻,仍在副師長周元的指揮下,拚死抗擊了兩天,1033團官兵自副師長周元以下陣亡約700人,另有800人負傷,大部分傷員在日軍佔領蒙城後被俘,最後跟隨團長凌雲上突出重圍的只有16人,經過幾天收容,全團生還者也僅有400人。1033團在蒙城的頑強防禦,也給日軍造成了不小傷亡,因此戰後獲得第五戰區記大功一次,第21集團軍通令嘉獎。日軍退出蒙城後,當地百姓將陣亡將士骨骸收殮埋葬,並樹碑紀念。
  見日軍2個師團的主力在淮南突然出現,並全力北進,第五戰區立即意識到情況嚴峻,因為淮南是一片平原,地形開闊,很少有地形可以利用,而日軍又有2個師團的強大兵力,確實難以阻擊,魯南戰局又是膠著之勢,無法抽兵支援,兩相對比,淮南局面反而比魯南更為緊急,因此急調第19集團軍、68軍、95師,由廖磊統一指揮,在固鎮一線組織防禦,務必要阻止日軍的推進。
  相比第五戰區,軍委會的判斷要樂觀得多,即使在得知日軍第16師團渡過運河之後,還認為日軍兵力分散,正好是可以各個擊破的大好時機。第五戰區根據軍委會的指示,於5月10日下達了第七號作戰命令,要求先行擊破淮南之敵。由於此時,第五戰區是第16師團整整2個旅團,因此這個命令並未對魯西方向採取什麼措施,反而還將魯西的64軍和74軍調到淮北。當晚,軍委會又下令調整了第一戰區和第五戰區的作戰界限,將魯西地區劃歸第一戰區。這樣就使第五戰區可以騰出手來,全力對付魯南和淮北,對魯南暫取守勢,而集中優勢兵力先殲滅渡過淮河的日軍。第一戰區則集中兵力擊破魯西之敵。
  蔣介石惟恐這一命令不能貫徹,還特意派侍從室主任林蔚和軍令部作戰廳廳長劉斐來到徐州。蔣介石認為日軍從台兒莊之戰以後,在晉綏江浙等地,僅留置小部隊守備要點,而集中所有兵力在隴海路東段作孤注一擲的決戰,在這一地區的總兵力最多也不過約15萬人,而中國軍隊在這一地區總兵力高達60萬人,為日軍的4倍以上,而且日軍後方還受到各地游擊隊的襲擾,補給困難,因此正是各個擊破的良機。李宗仁身處一線,對戰局的判斷要比蔣介石清醒,他認為自己戰區部隊已連日苦戰,戰鬥力下降很多,台兒莊勝利時就無法乘勝追擊,而讓日軍能重新組織防線,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所以現在要想擊破淮北的日軍2個師團,也是不現實的。
  蔣介石為了進一步向第五戰區說明意圖,5月12日又以訓令形式致電李宗仁,重申了第五戰區首要任務就是擊滅蒙城方面日軍。李宗仁根據這一訓令於當晚制訂了作戰計劃,但他還是留了一手,認為軍委會對南北夾擊的日軍實行反包圍的作戰指導中,沒有提及萬一反包圍不成時如何擺脫被日軍包圍的措施,所以在作戰計劃中增加了一旦隴海路被切斷時各兵團如何轉移的內容。此外,計劃也將所轄部隊按作戰地域分為魯西兵團、淮北兵團、淮南兵團、蘇北兵團和預備兵團。
  毫無疑問,直到此時,軍委會還沉浸在台兒莊大捷的勝利之中,對日軍三路合圍徐州的企圖一無所知,還在樂觀地準備再來一次台兒莊大捷,圍殲淮北日軍。第五戰區的作戰計劃剛剛下達,各部隊的調整、集結還在進行中,戰局已經突變了!
  被忽視的魯西方面,日軍進展極快,第16師團於14日攻佔魚台,15日攻佔金鄉,還以1個步兵大隊(搭乘汽車)、1個戰車大隊、1個野炮中隊、1個工兵小隊組成快速突擊部隊。快速向中國軍隊的戰線縱深挺進,於15日上午已進至黃口附近,與華中派遣軍的13師團先頭部隊會合。另外,第1軍14師團掩護渡河的第28旅團於5月11日渡過運河,與守備鄆城的20集團軍23師激戰後,攻佔鄆城。隨後,14師團主力於12日在濮城、楊集渡過黃河,於14日攻佔曹州(今菏澤)。
  被中國軍隊作為首要攻擊目標的淮北方面日軍,進展也相當之大,13師團搶在95師趕到之前就佔領了永城。5月14日,擔任側翼掩護的第18旅團攻佔了南坪集,68軍迅速組織反擊,但被日軍擊退。13師團以2個步兵中隊(搭乘汽車)、1個戰車大隊、1個裝甲車中隊、1個工兵中隊組成快速挺進隊,全速突進,於15日下午進至汪閣以東,切斷了隴海鐵路。華中派遣軍為了加強在這一方向的兵力,又增派第3師團沿鐵路北上,15日已到達大營集,遭到31軍的抗擊,雙方激戰不已。在巢縣的阪井支隊也乘機出動,於14日佔領合肥。
  16日,日軍連陷小朱口、童亭集、張谷堆、西頭鋪與西二鋪,向77軍猛攻,77軍在達成遲滯日軍的任務後,向宿縣撤退。只有魯南方向的日軍進展甚微,第5師團跟著收縮戰線的中國軍隊,於15日進至運河東岸。第10師團,於15日渡過微山湖,從西北方向威脅徐州。另外,日軍大本營為了加強投入徐州會戰的兵力,從關東軍抽調了混成第3旅團和混成第13旅團增援徐州戰場,這2個旅團於15日到達兗州,並迅速完成了作戰準備,即將可以投入作戰。
  這樣一來,至5月15日,日軍徐州會戰的計劃已經大體完成,形成了四面包圍徐州的戰役態勢,其中徐州以北約6個師團,徐州以南約3個半師團,南北對進,兵分七路對徐州實施向心攻擊。徐州地區的中國軍隊主力已經陷入了極度危急之中。
  蕭縣古稱蕭國,又名龍城,歷史悠久,人文發達,距徐州西南約20公里,是徐州通往永城的重要門戶。東有鳳凰山,北有龍山,南有老鴉山,西南有黃山、帽山、五洞山。瓦子口為蕭縣主要的城鎮,是南往濉溪、西往永城的交通樞紐;南北皆山,西臨大沙河,沿著山麓往南流,雖是個彈丸之地,但在軍事上頗為重要,自古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日軍第9師團一部自濉溪向北進犯。此時瓦子口尚未設防,即被佔領,日軍繼續向北邊的五洞山與帽山店前進。5月15日,68軍於蕭縣之張莊砦,以119師向瓦子口日軍之側背進攻,遂收復瓦子口及周圩。日軍退守大寨山。95師也從宿縣臨渙直趨濉溪,但進展有限。
  16日,日軍第9師團以1個聯隊,自濉溪向瓦子口增援,被守軍擊退,大部退到瓦子口以西之陳蔣山一帶。稍後,日軍第9師團又從濉溪增兵4000餘人投入進攻。瓦子口外圍孫圩、周圩等據點都是反覆爭奪,數次失而復得,最後雙方對峙在陳蔣山一線。5月16日,李宗仁已意識到戰局非常危險,為避免在不利情況下的決戰,果斷命令放棄徐州作戰計劃,全軍進行戰略轉移。首先命令張自忠統一指揮徐州西北的59軍、92軍21師、27師、139師,在蕭縣、郝寨一線阻擊日軍,掩護主力撤退。接著下達了主力轉移命令:
  以第2集團軍、第22集團軍及51軍、60軍、48軍、22軍、75軍之第6師、93軍之132師和140師為魯南兵團,由孫連仲為總指揮,守備徐州,掩護大軍撤退。
  以第20軍團及第2軍、68軍、59軍、92軍為隴海兵團,湯恩伯為總指揮,由徐州西南向毫縣、太康、鹿邑、淮陽、渦陽一線轉移。
  以第21集團軍、31軍、77軍為淮北兵團,廖磊為總指揮,由宿縣、固鎮向太和、阜陽、潁上、鳳台、壽縣、正陽關一線轉移。
  以第26集團軍、27集團軍為淮南兵團,李品仙為總指揮,確保官亭、舒城、懷寧一線。
  以24集團軍為蘇北兵團,韓德勤為總指揮,確保淮陰、東海一線。
  挺進軍(69軍)在費縣附近的魯南山區經營根據地,進行遊擊戰。
  為了避免被日軍飛機發現,所有部隊撤退都是晝息夜行,撤退途中都強調隱蔽行動。
  張自忠接到掩護任務後,立即以27師佔領徐州東北的九里山,以59軍(欠180師)佔領郝寨、夾河集一線,以92軍(附180師)佔領蕭縣、霸王山一線,構築防線,阻擊日軍,掩護主力轉移。對於第五戰區主力的大撤退,李宗仁與白崇禧都絞盡腦汁,譬如撤退的方向、道路與先後秩序的分配、掩護部隊的組成和派遣、要點的先期佔領與時間的管制等等,都完成了極其詳盡的計劃,才能亂中有序,像孫子說的:紛紛紜紜,斗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日軍判斷中國軍隊,不論兵員補充或後勤補給都來自西方,徐州會戰已歷時五個多月,已經為武漢會戰爭取了充分的時間。如果中國軍隊撤退的話,自然是向西撤退。而李宗仁則是將計就計,魯南兵團與淮北兵團力拒日軍進攻;魯西兵團則佯順敵意,向徐州方向進攻,使日軍確信中國軍隊將向西撤退,而魯西兵團真實目的是與淮北兵團連手,掩護主力向皖北、皖中撤退。魯南戰役告一段落後,日軍未再對中國軍隊保持接觸和施以壓力,反而橫越微山湖向魯西一帶轉移,企圖在隴海沿線上攔阻中國軍隊。這是日軍用兵的最大敗筆,也是徐州會戰成敗最大的關鍵!正是因為日軍的錯誤判斷,將主攻方向放在隴海線,這才使徐州守軍的主力能從容部署撤退。
  5月17日,92軍在霸王山的陣地、139師在蕭縣的陣地以及77軍在宿縣西南的陣地均被日軍突破,另外徐州西北的豐縣也被日軍攻佔,徐州已萬分危急,當晚,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撤出徐州,但火車剛過宿縣,前方鐵路就被工兵部隊炸毀了,李宗仁只好率司令長官部人員和特務營以及中央留徐州機關人員等千餘人徒步轉移。
  這時戰役的重心發展到了徐州的西南,蕭縣的地位更加重要了,因此白崇禧為了激勵守軍139師的士氣,許下了五萬元的重賞。139師以1個旅守帽山前緣丁裡及沿龍河之線,另1個旅佔領縣城周圍的高地。17日,21師抵達蕭縣以北的魯山,因徐州近郊霸王山失守,該師又被調回徐州,致使139師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18日,日軍自城北突入城內,守軍在城內仍堅持巷戰,至12時守軍退守東門一隅,師長李兆瑛也在巷戰中負傷,參謀長鄧佐虞陣亡。最後李師長率殘部突圍向西撤退。
  5月18日,第3集團軍遭到日軍第10師團的圍攻,經激戰後突圍。宿縣、蕭縣、郝寨、夾河集、台兒莊等地均被日軍佔領,萬幸的是日軍要捕捉的最重要目標中國軍隊的精銳第20軍團勝利地從蒙城以西突圍,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當天清晨,第20軍團和戰區司令長官部在宿縣以北相遇,第20軍團軍團長湯恩伯提出一起突圍,20軍團絕對可以保障戰區司令長官部的安全。但李宗仁認為20軍團是中國軍隊的精銳,是日後堅持抗戰的骨幹力量,掩護司令長官部行動,會影響部隊行軍速度,拖累整個軍團,因此拒絕了湯恩伯的好意,命令20軍團立即向西,自己則率司令長官部向東繞過已被日軍佔領的宿縣再向南。在茫茫的蘇北大平原上,確實一支只有千餘人的小部隊目標還是很小的,日軍如果沒有確切的情報,是很難發現的。司令長官部途中在一處村落休息時,曾被日軍偵察機發現,李宗仁立即果斷決定轉移,使日軍隨後的空襲完全撲空。最危險的一次,是與一支日軍騎兵擦肩而過,距離很近,幸虧未被發現,使李宗仁和司令長官部躲過一劫。19日到達渦河北岸後,遇到第7軍派來的接應部隊,最終安全地進入第21集團軍的防地。李宗仁、白崇禧在組織撤退時一連數日夜不曾合眼,據白崇禧兒子著名作家白先勇回憶,他父親曾告訴過他,在徐州突圍時就因勞累過度,行軍途中在馬背上打瞌睡時就不時栽下馬來。
  5月19日上午10時,日軍13師團從霸王山進入徐州,徐州淪陷。此時,日軍16師團已到達九里山,第10師團已到達徐州以北,第5師團到達徐州東南的雙溝,第1軍的14師團進至蘭封東南的內黃。68軍軍長劉汝明發現自己即將陷入日軍第9與第10師團的包圍之中,處境危險,但掩護主力撤退的任務已經達成,便在當晚向西南撤退。
  但日軍得到的僅僅是徐州一座空城,中國軍隊的主力基本都勝利跳出日軍的包圍圈,魯南兵團從徐州西南撤退,隴海兵團撤向毫縣、渦陽。淮北兵團撤至太和、阜陽。淮南兵團仍在濟寧、舒城一線與日軍對峙。蘇北兵團仍在淮陰、東海。挺進軍及海軍陸戰隊在魯南、魯中建立游擊根據地,不斷在膠濟、津浦路沿線襲擾日軍。
  筆者以為,徐州撤退的成功絲毫不比台兒莊大捷遜色。徐州突圍首先是中國軍隊終於不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真正開始貫徹以空間換時間的持久戰方針,其次是保全了幾十萬部隊的有生力量,這些部隊將是日後抗戰的骨幹。和此前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的撤退相比,淞滬會戰的撤退可以說是敗退,南京保衛戰的撤退就是一場災難,而徐州撤退可以說是一場勝利!
  當然不能不提到的是,第五戰區部隊的成功撤退,離不開第一戰區的薛岳兵團在豫東地區的有力掩護,該兵團與當面日軍展開了多日激戰,頑強地阻止了日軍西進,保障了第五戰區部隊撤退路線的側翼安全。第五戰區主力約20萬人勝利地突出日軍苦心經營的包圍,撤到大別山地區進行休整補充,隨後又投入到了武漢會戰中,而李宗仁也於6月到達武漢,受到了民眾英雄般的熱烈歡迎。
  日軍於24日佔領碭山,28日攻佔商丘。但卻撲了個空,一心想要捕捉的中國軍隊主力早已不知去向。百般無奈之下,日軍覺得既然已經到了豫東,不如乘勢沿著隴海路西進,一路殺到鄭州之後再轉平漢路南下進攻武漢,反正進攻武漢時的盲腸--徐州已經被割除了,那就儘快開始武漢會戰吧。
  6月9日,日軍攻佔開封,鄭州指日可下。軍委會急調17軍團、39軍與71軍迎擊,但仍抵擋不住日軍的攻勢。於是只好在花園口決堤,「以水代兵」來阻止日軍的推進。黃河決堤之後,豫東南盡成澤國,近40個縣被淹沒,據統計有80多萬人被淹死,500萬人流離失所。日軍因為無法越過洪水氾濫區,進攻鄭州的計劃自然無法實現,只好折返轉而進攻皖北,經合肥向湖北信陽進攻,企圖與溯江西進的日軍會師於武漢。這樣一來,日軍原來計劃從南北向進攻武漢,被迫改為東西向進攻,這個改變,使日軍無法在便於機械化部隊行動的平原南北方向組織進攻,只好沿著地形更為複雜的東西方向路線來進攻武漢。而最關鍵的是,進攻武漢的時間也被大大拖延了。
  1937年7月,抗戰全面爆發以後,日軍在半年時間裡佔領了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內的大片中國領土,在接連失利的嚴重陰影下,台兒莊之戰成為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的第一次輝煌勝利,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儘管台兒莊之戰,只是一場局部戰役,對於抗戰的大局不可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是這場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的驕橫氣焰,以事實打破了所謂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鼓舞了國民政府及全國民眾的抗戰意志,消除了一些人的恐日心理,增強了抗戰勝利的信心。
  在國際上,正在中國的美軍觀察員後來成為中國戰區參謀長的史迪威就認為台兒莊戰役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英、美、法、蘇、德等各國的新聞界都對台兒莊之戰進行了報導,這些輿論對於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爭取國際援助,都有相當大的作用。
  這一仗也使日軍開始重新評價中國的抗戰力量,更嚴重左右了日軍的戰略決策。本來日軍大本營考慮到因為兵力不足,在佔領南京之後並不打算繼續進行大規模的作戰,甚至還制定了「戰爭不擴大」方針,計劃在國內開始建立總體戰體制,爭取時間擴大軍事力量。但由於台兒莊之戰失利後,日軍為了挽回顏面而強烈要求擴大戰爭,而且還發現中國軍隊主力正集結在徐州附近,所以不得不改變了既定的不擴大方針,決定發動徐州會戰。但這時日本國內尚未轉入總體戰體制,擴軍計劃也未完成,根本無法從國內增派部隊,因此只好從在中國的部隊中調集兵力,結果是將在中國的約15個師團中幾乎調集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即約10個師團來投入徐州會戰,即便如此,這10個師團的兵力要想合圍殲滅在徐州的近60萬中國軍隊,談何容易。
  由於抽調了如此多的兵力到徐州,使廣大的佔領區留守兵力嚴重不足,連守備平漢、京滬、膠濟、正太、津浦、同蒲等主要鐵路幹線要點都不敷使用。特別是在晉南的第20師團遭到了中國軍隊第二戰區部隊的強力反擊,被迫放棄了蒲州、平陸等地,但其後方補給線被中國軍隊完全切斷,而此時的日軍已經沒有任何兵力可以支援20師團,打通補給線,空投補給則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20師團的需要,因此20師團在徐州會戰期間,只能靠劫掠民間糧食,甚至不得不以野菜、樹葉充飢。在華北地區,不僅20師團身陷困境,而且其他所有佔領區都因為兵力嚴重不足,只能作被動防守。這種形勢,對於八路軍開闢敵後戰場,是極其有利的。
  徐州會戰前期的台兒莊大捷,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信心。而後期的徐州突圍,則堅定了持久抗戰的決心,真正開始貫徹以空間換時間的持久消耗戰略。1938年6月9日,蔣介石發表聲明,表示戰爭的重點不是在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防禦是否成功,今後的戰爭重點將在全國廣大的鄉村。同日軍委會下令在武漢的政府機關、中央黨部、各大學以及由上海、南京等地遷來的工廠繼續向重慶、昆明轉移,完成將西南建設成抗戰大後方的戰略部署,進行持久抗戰。
  台兒莊大捷後,中國軍隊統帥部缺乏對勝利的深入分析研究,忽略了對日軍實力的真實評價,使對戰局發展的趨勢作出了錯誤的判斷,甚至李宗仁開始期望進行一場「確定勝利基礎的戰略性戰役決戰」,而軍委會也同意了這一企圖,因此向徐州調集了大批部隊。但這種戰略完全背離了持久抗戰的總戰略,結果幾乎遭到日軍圍殲。好在最後關頭,李宗仁和軍委會都清醒地意識到了這一錯誤,果斷地放棄徐州,組織撤退,從而保留了大量有生力量。
  徐州會戰前期的台兒莊大捷,後期的徐州突圍,無疑對於八年抗戰的戰略戰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日軍在徐州戰場的作戰與之前在華北、淞滬等戰場的作戰相比,有著極其明顯的差異:首先從形勢上看,華北與淞滬戰場都只是單獨一個戰場,在一個指揮系統之下。而徐州戰場,正好是在兩個戰場的中間地帶,因此有兩個指揮系統。日軍最大的失誤就在於沒有進一步建立職權責明確的指揮聯繫機制--南北兩個指揮系統之間聯繫不夠密切,由遠在日本本土的大本營統一協調,不僅造成了在指揮層次上疊床架屋,而且大本營遠離戰場,無法根據戰場上千變萬化的狀況,進行迅速的判斷與處置。還由於南、北兩個戰場互不統屬,對於作戰指揮、行動配合以及情報互通等方面,都難以具體落實。南、北兩個戰場沒有主次之分,也就沒有了主攻與助攻,無法形成重點,很難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且南、北兩大戰場之間又受到天然地形如山嶽、湖泊與河流等的阻隔,難以實現相互策應。
  日軍的戰略架構,北線以濟南與青島作支撐點,以津浦鐵路與青島至臨沂作為兩條攻擊軸線。南線以蚌埠與淮陰作支撐點,以津浦路南段與揚州、南通至淮陰、阜寧作為攻擊軸線。在東側的隴海路會師之後,再分南、北、東面向徐州實行夾擊。乍一看,有主有次,設計周詳,不失為一個理想的計劃,但仔細一推敲,就不難發現其中問題多多了。第一,日軍的計劃充滿了對中國的輕視,輕視對手其實就是輕視自己。老子說:禍莫大於輕敵。由這個錯誤的定位開始,戰略戰術的錯誤就在所難免了。日軍妄自尊大,認為中國軍隊不堪一擊,對中國軍隊的抵抗意志選擇性失明。戰爭就像獅子搏兔一樣,即使獵物再小,也要全力以赴。這也就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所強調的「慎始」吧!也就是說,興師前先要廟算。廟算要有所根據,那就是****,而****要靠間諜取得。但日軍因為太過自大,「廟算」與「用間」自然也就一概全免了。兵力部署上出現嚴重的錯誤,所投入的兵力與戰場幅員極不相稱,一開始就是一著壞棋。日軍似乎對中國軍隊的部署與兵力根本不在乎,只相信自己的判斷,如在最後的徐州會戰中,認定中國軍隊是向西撤退,不惜從南、北、西三面調集了10個師團的重兵,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次,日軍在用兵上最大的敗筆是南北兩個戰場不能相輔相成與相互策應。在兩淮、淮陰、阜寧、臨沂與台兒莊等各次戰鬥中,都分別遭到被割裂而導致被各個擊破。因為用兵分散,就不能形成重點,這並不能歸咎於戰場所涵蓋的面積太大,或南北的地形和氣候差異太大,因而限制了兵力的集中與發展。這暴露了其兵力結構上的脆弱性,給了處於內線的中國軍隊以可乘之機。無論兵力組合還是戰力結構,中國軍隊都遠不如日軍。但從戰場的結構上看,中國軍隊卻能充分利用戰場形勢,集中兵力形成局部優勢。後來擔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的岡村寧次大將,在回憶錄裡說:徐州戰場的幅員廣大,日本的兵力小,想在徐州包圍中國軍隊,兵力是明顯不足。
  日軍的作戰指導與計劃,最後都不能真正落實,即使在紙面上,也不夠客觀,計劃中都靠著僥倖的心理來應對可能的變故。所遂行的手段與設定的目的也不相稱,所以到了後來,都無法真正落實。孫子說: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日軍顯然不懂得這個道理。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